3月28日,位于浙江溫州甌江口的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歷經16個月的建設,生產線全面貫通,首批威馬旗下EX5量產車正式試裝下線,即將于下半年大批量交付用戶。這是國內新造車企業中首個自主建成投產的智能化整車工廠,也意味著威馬汽車率先拉開了產品真正量產化的序幕。
另外,此次試裝下線的EX5量產車定位為緊湊級純電動SUV,官方數據顯示該車最大續航里程可達600km,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450km,起步售價20萬元左右,將于4月開幕的北京車展開啟預售。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表示,自2017年12月11日至今,EX5預定數量已突破10000臺。
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
2018年顯得格外重要,這一年不僅被認為是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水嶺的一年,也是見證新造車勢力在兩種模式上的較量:代工or自建工廠。而威馬汽車屬于一開始就堅定走“自建工廠”模式的企業,因為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說,“把生產交給別人,我會睡不著”。
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
工廠已獲生產資質
3月28日晚上,向大家展示了威馬汽車生產線及工廠建設進度的沈暉在與媒體交流互動時,言語之間頗為輕松,“作為新造車勢力,我們首先是沒有那么大的包袱,所以威馬汽車的節奏比較快。”威馬汽車成立于2015年12月,在三年時間里不僅獲得生產資質,還建成了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動駕駛試驗四大功能的工業4.0數字化工廠及下線旗下量產車EX5,這樣的進度在傳統車企是難以想象的。
據第一電動了解,目前工廠已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2018年1月,威馬汽車通過控股中順汽車的方式,獲得汽車生產資質,并將這一資質轉移至其溫州自建工廠。此前威馬汽車還曾2017年收購大連黃海100%股權,沈暉表示,這一系列的收購除了生產資質之外,更大的意圖在于順利造車,進而布局智慧交通產業園,實現智慧出行。
威馬溫州工廠全景
據介紹,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圍繞“智能化、自動化、質量保證體系”三大核心任務建設,意在智能制造和智慧交通領域,打造中國未來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工業4.0園區的標桿。“我們用更快的速度,建設了一座比國內最一流的整車制造工廠還要先進、數字化程度和系統能力還要強的制造基地。未來的幾個月,我們會讓所有人知道,這里即將出產的產品,不僅性能和質量過硬,智能化水平和用戶體驗也會毫無懸念地超過目前市場上的所有產品”,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現場表示:“我們的初心是一定要把安全可靠、質量穩定、體驗好的產品交付用戶。這句話聽起來很樸實,但要做到并不容易。但現在,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距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了!”
16個月建成“有生命的工廠”
自2016年11月23日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開工奠基到2018年3月28日生產線全面貫通,威馬汽車用時16個月。另外據介紹,該工廠年產能10萬輛,全部達產后將擁有年生產20萬臺新能源智能汽車的生產能力。
為什么溫州工廠是一座“有生命的工廠”?這是因為該工廠從訂單生成到排產制造,均可根據客戶需求客制化生產。區別于傳統整車工廠造車思路,威馬從0開始重構訂單及制造體系,全面圍繞用戶需求布局,確保用戶對車輛配置擁有更大選擇余地。
高清攝像頭采集車輛數據
工廠依據智能化、數字化標準建造,數字化投入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據介紹,威馬溫州工廠的數字化投入占總投入的10%,與包括博世、西門子、SAP、杜爾、發那科、庫卡等世界領先的供應商合作,引入大量機器人技術、智能化控制系統,構筑了先進的數據系統,對整體工廠運行進行實時調配,更前瞻性地預留出了軟、硬件升級空間。
在線激光測量
保證產品一致性,100%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線是其基本。因此威馬汽車在生產工藝上,車身車間生產主線自動化率達到100%,采用先進的在線和離線激光測量,以及三坐標測量系統,在白車身尺寸和質量控制上達到“兩毫米工程”這一業內極高的標準。
視覺循跡的監測系統
威馬汽車還創新地運用機器視覺識別和人工智能技術協助工人解決傳統制造業中的難題:針對車輛零部件錯漏裝的檢查。威馬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質量檢測系統——“人工智能質檢員”,通過高清攝像頭采集車輛數據,將數據傳送到云端的圖像識別引擎,比對后生成檢驗報告并實時反饋給質檢員提示是否異常。該系統還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不斷迭代,提高質檢準確度。這是AI技術在汽車工業制造的率先應用,在極大降低工人在線的勞動強度外,可有效提高質檢標準,避免客制化生產下,人工有可能存在的工作疏漏。
此外,威馬工程師還在加速推進RFID無線射頻等技術在生產制造中的應用,保障在數字化生產中產品的品質穩定。
威馬汽車溫州智能產業園總指揮李國正介紹:“不同于傳統車型4-6個配置,EX5上市后會有多達上百種配置選擇。我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制造體系,保障生產的有序進行。同時,這套體系并非靜止的,它可以不斷迭代進化,在未來發揮出更大潛力,它是沒有邊界的。這在某種程度上,與人工智能概念相類似。除了自身的‘智能’外,我們更希望帶動上游供應商、下游銷售商,共同進行智能化改造,一同為全產業鏈賦能——這是為什么我們稱之為‘有生命的工廠’的原因。最后真正受益的,一定是EX5的用戶。”
EX5可實現一定程度定制,售價將于4月公布
在下線儀式上,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宣布,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EX5正式進入上市準備階段,即將于下半年正式大批量交付。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同時宣布,威馬汽車將于4月份正式公布EX5具體參數配置和價格區間。
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
EX5定位于讓用戶用得起、用得爽的新能源汽車,因此這款車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得很“聰明”。據介紹,威馬EX5采用了諸多創新交互方式,如該車將搭載車窗智能交互,車主在接近車門時即可了解該車剩余電量、續航等基本信息,且車身內部的旋轉式智能觸控大屏可由車主定制橫向或縱向布局,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等。此外該車應用動態logo等創新科技,結合“威馬ID”用戶系統,可以實現從人到車和服務的高效率數據綁定,使用戶在不同的威馬終端及業務環節中,擁有一致性的智能化產品體驗。
圍繞新的產品形態,威馬汽車也將帶來線上線下結合的汽車新零售業態,幫助用戶達成更高效率的消費,為廣大用戶提供全新的出行服務體驗。
除了銷售渠道的構建之外,沈暉在EX5量產試裝車下線儀式及媒體群訪環節表示,新造車勢力要想存活,必須在未來兩到三年的時間里達到10萬臺的銷量。因為一旦傳統車企的電動智能汽車面世,他們將極大地喪失競爭力進而喪失生存空間,這也是包括威馬汽車在內的新造車勢力不斷加快生產制造節奏的原因。
對于威馬如何實現10萬臺銷量的問題上,陸斌表示Product產品、Place渠道、Price價格、Promotion推廣及Pace節奏是關鍵,做到5個“P”,威馬就能真正在提供給用戶用得爽的產品之外,找到自己做事的節奏和競爭空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宋愛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6584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