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陳玉東出任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這是博世”根植中國,服務中國”的又一體現。作為世界著名的工業企業、全球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進入中國已經102年了。隨著對中國了解的加深,博世在中國的業務發展規模越來越大,2010年在中國的總銷售額超過370億元。
今年上半年,博世中國新總部大樓在上海落成,博世集團董事會首次在上海召開,博世中國慈善中心(BCCC)積極籌建,6月18日陳玉東參加重慶”兩江論壇”宣布將加大對中國西部的投資。
”對中國深入了解,繼續發展壯大中國業務”,成為博世和陳玉東當前的主要任務。”兩江論壇”期間,陳玉東接受了本報作者獨家專訪,暢談上任半年來的體會以及對行業熱點問題的看法。
■ 博世在中國的發展將成倍增長
作者:陳總,升任博世(中國)總裁半年來,您和博世(中國)有什么變化?
陳玉東:我個人的變化是更忙了。現在,我多了一些責任,面對的客戶范圍更廣了。博世在中國的業務,汽車領域占60%,工業、消費品與建筑智能技術占40%。我過去一直在汽車領域工作,現在要多熟悉其他領域的業務。
對博世(中國)來說,無論誰擔任總裁,都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改進。這半年來,我們做的一件大事是,4月邀請博世全球的董事在上海召開了董事會,這是博世歷史上第一次在總部德國以外的地方開董事會。通過這次會議,博世董事會對中國更加了解,對中國市場的發展更有信心,決定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力度。博世在中國的員工現在有2.6萬多人,到2015年大約要發展到5萬人;博世在中國的業務水平和制造基地會成倍增長。
作者:未來幾年博世在中國的投資額是多少?
陳玉東:我們不方便透露具體的投資金額,但肯定會持續不斷地投資。去年在中國的投資是27億元人民幣,以后每年都會保持或者超過這個額度,但不會大起大落,會保持不斷發展。
作者: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急劇下滑,對博世在中國的發展有影響嗎?
陳玉東:肯定受影響。博世不追求每年都增長40%~50%,我們的目標是超過行業平均增長率。很高興告訴你,到目前為止,博世今年在中國的汽車業務增長率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他行業的業務增長則比較快。總體講,博世目前在中國的業務依然保持較快增長。
■ 呼吁普及啟停系統
作者:近來,博世一直在積極展示自己在電動汽車方面的技術實力。今后,博世是否要主攻電動汽車零部件?
陳玉東:電動汽車是發展方向,但我們不會放棄傳統汽車技術的研發。比如,博世今年在積極準備缸內直噴系統的中國本土化,計劃2012年投產。對于電動汽車,我們有100多人的團隊在做一些項目。我們還探討在中國生產動力電池的可能性。大家都知道,現在電動汽車投資肯定是燒錢的,我們就用傳統汽車業務的收入反哺電動汽車業務。
作者:你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普及有多遠?
陳玉東:至少在未來20年,傳統動力依然占據主導地位。現在,電動汽車成本高和續駛里程短是難以突破的兩大阻礙。
作者:博世具體在研發哪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陳玉東:對廣義的新能源汽車來說,博世現在從啟停系統,到中混,到插電式混合動力,再到純電動汽車的相關產品,都在做。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例,電池、電機、制動能量回收裝置我們都在開發。
作者:據我們了解,國家下一步可能加大對混合動力汽車的支持力度,畢竟電動汽車還有很多技術難題,而混合動力汽車更切實可行。
陳玉東:的確如此。從節能角度考慮,我們非常希望呼吁普及啟停系統,技術已經成熟,成本也不高,節能5%的成效立竿見影。博世在中國已經做了很多啟停系統的項目,國內幾乎所有汽車企業都有相關儲備,一旦有需要,馬上就能投產。
作者:現在普及啟停系統還有什么阻礙呢?
陳玉東:是法規。法規沒有要求,大家就不會投產。
■ 做慈善是博世的傳統
作者:隨著博世在中國發展的深入,也在積極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吧?
陳玉東:作為一家世界著名的企業,博世的社會責任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企業本身為更多員工提供好的就業崗位,積極納稅,注重環保;另一方面,我們正積極選擇一些公益項目,每年投入2500萬元來做慈善,主要用于扶貧和教育。
作者:博世做慈善,是為了在中國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嗎?
陳玉東:不是這個目的。博世做慈善,不是為了企業宣傳,我們希望成立一個獨立的職能部門來運營慈善項目。博世的創始人有這樣的理念和傳統,在德國,博世慈善基金會和博世公司是獨立運營的。因此,博世中國總部位于上海,而博世中國慈善中心設在北京,它和所有其他業務部門完全分開并獨立運行,今年7月1日人員會到位。
( 編輯/邵陽 )
來源:中國汽車報
作者:呂釗鳳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659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