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Apollo2.5開放技術發布會上,成為Apollo平臺第100位合作伙伴的比亞迪宣布,將在2020年推出一款實現L3級自動駕駛的電動車。
這是比亞迪第一次公開量產自動駕駛電動車的具體時間表。此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正與百度等企業研發新能源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但一直到比亞迪在今年年初與華為合作實現了云軌的無人駕駛,也不見自動駕駛電動車的影子。
根據國際通用的SAE標準,L3級的定義為有條件自動加速,此時監控駕駛環境的主體改為自動駕駛系統,同時系統可以完成全部駕駛操作,根據系統請求,駕駛員需要提供適當的干預。
目前大眾所熟知的特斯拉自動駕駛為L2級(部分自動駕駛),而于2018年初正式上市的奧迪A8L則成為全球首款配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的量產車,但因為中國政策法規還不允許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國內上市的奧迪A8L未能實現這一功能。
實際上,4月11日,首個國家級自動駕駛路測管理規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才正式發布,測試范圍包括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高度自動駕駛(L4級)和完全自動駕駛(L5級)。
L3級別的自動駕駛今年才正式獲準在開放道路上測試,距離真正合法上路還需要等待相關政策、法規的落地。在3月27日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已經提到:“積極開展自動駕駛相關標準的研究與制定。盡快完成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立項及研究工作。”
不過與早早將L3級自動駕駛技術量產的奧迪相比,國內的整車廠商們在預計L3實現時間這一項上也要耐心得多。
和比亞迪一樣將L3級自動駕駛實現的時間點定在2020年的還有長安、奇瑞、吉利等車企。即便是最近半年頻頻放出巨額融資消息的造車新勢力們,在自動駕駛這一技術面前也沒有冒進,其中最先上市的蔚來ES8只是采用和特斯拉同級的L2級自動駕駛技術,而這還是國內首款L2級量產車。
自2008年開始發展新能源汽車以來,比亞迪在2017年再次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第一名,新能源汽車收入占集團收入比例也進一步提高,但在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退坡的影響下,比亞迪預計預計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下滑75.24%~91.75%。
在這個背景下,宣布2020年將推出L3級自動駕駛電動車,對一向強調技術的比亞迪來說,多少也能為投資者增添一點信心。
來源:36氪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67359
以上內容轉載自36氪,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