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SLA)股票在過去三個月里持續下跌15.9%,究其原因,根本上是因為特斯拉 Model 3目前仍然無法達到年初馬斯克宣稱的周產量5000臺的目標。
美國時間5月初,特斯拉CEO 埃隆馬斯克在接受NBC電視臺采訪時曾表示,特斯拉仍然可以在六月份的時候實現Model 3周產量5000臺的目標。實現該目標的方式是不斷雇傭更多的新鮮勞動力,然后加快對生產線員工的培訓速度,與此同時放緩機器人參與量產的步伐。
如此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人海戰術”實現產量增加的短期目標,抬高股價,給投資人以及董事會的“爸爸們”一個交代。
然而,硅谷著名數據公司Needham分析師Rajvindra Gill現在預計,特斯拉根本不可能在6月份實現這一目標,甚至,直到2019年第二季度,這一產量都很難實現。
馬斯克的“大嘴巴”是路人皆知的,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但確又無法兌現承諾。早在Model 3 剛剛定型之處,馬斯克就曾言道,2017年底,加州Fremont工廠將會達到周產量5000臺的速度。而今已到2018年中旬,5000臺的產量目標,似乎還是那么遙遙無期。
如果不能有足夠吸引眼球的“傲人”產量(銷量),即便是擁有如此優秀產品的特斯拉,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用驚人的燒錢方式來維持存活(繼續融資,擴大產能)了。
特斯拉最為閃耀的資本是工程能力,包括設計和制造。Elon Musk希望特斯拉可以徹底重新思考制造業,設想工廠的整個流水制造過程完全實現自動機械化、智能化、自動化,不受任何人類身體機能極限的限制。
在馬斯克的理想世界中,機器不是輔助人類,而是完全替代人類。撇開社會學不談,機器從過程中剝離了人類,簡化了生產,削減了成本。最重要的是,生產效率會大大提高,而且它們可以加快到對人類來說是不可能的速度。
公正的說,馬斯克和特斯拉在這條路上已經走得夠遠,做得夠多了。
但是華爾街不是寺廟佛堂,即便特斯拉革命性的技術以及代表未來的生產方式再具誘惑力,資本的耐心也是非常有限。
Needham分析師Rajvindra Gill就坦言道:“我們對Model 3生產進行了全面檢查,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了制造,特別是在電池單元、模塊組裝以及工廠自動化生產線方面。”
“由于特斯拉工廠在建立之初就未考慮大量人力參與的傳統生產線設計,我們認為在短期內,除非馬斯克的天才工程師們可以盡快解決技術問題,否則就算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招工,也很難保持2500的周產量,就更不要說提高到5000的周產量了。”Rajvindra Gill說。
壯士斷腕,特斯拉唯有犧牲它原本就不多的盈利和毛利率,來換取一些投資者的信心和耐心從而換取更多的時間來解決它所面臨的生產問題。但這只是這是一個折衷方案,有點兒悲情。
廉價產品Model 3是特斯拉的盈利產品,走量不走心,無論是馬斯克還是華爾街都對這款產品的量產充滿了信心。馬斯克甚至一再向投資者保證,2018年不需要任何融資了,因為到了下半年Model 3的產量將會迅速攀升,隨之帶來的巨大成本平攤驟降,會讓公司在第三季度結束之前就實現盈利并帶來可觀的現金流。
除了生產和盈利問題之外,特斯拉還一直在處理廉價產品Model 3的質量和安全問題。特斯拉最近發布了一個軟件更新,用于修復Model 3 的制動性能隱患。
馬斯克也發表聲明稱,Model 3 是一款非常新而且革命性的產品,很多新技術的加持使得產品初期的穩定性受到一點小的影響,但是這些小問題都會在未來的軟件更新中迅速得到解決。
來源:汽車產經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6966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產經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