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發車規級芯片方面,國內外幾乎是同步的,這個如果做不好,汽車就會成為移動的炸彈。”在簽約儀式開始前的交流會上,福田汽車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鞏月瓊的這句開場白引人深思。
7月31日,福田汽車集團與紫光集團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將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端到端解決方案、特定場景、智能網聯汽車小鎮展開合作,構建政、產、學、研、用的創新協作平臺,推動車規級芯片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云的整體解決方案在福田汽車的應用、量產,推動學術界與產業界的人才合作,共同致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
鞏月瓊表示,這是福田汽車與紫光集團第二次正式深入交流,上一次見面談的是方向,這一次簽的是落地實施的內容,合作順利展開的背后是雙方對未來科技的前瞻性布局。
資源整合重構產業生態鏈
鞏月瓊指出,汽車領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一是汽車不再是單一的交通工具,而是硬件+軟件+AI的集成產品,隨著各家企業之間硬件差距的縮小,智能化技術將是競爭的重點;二是原來的汽車產業是以熱動力學等基礎學科為核心,現在跨領域的新科技比重正在增加。在他看來,汽車產業鏈供應體系將要發生重構,而聯手紫光集團,對福田來說是很好的發展機遇。
作為商用車行業的領軍企業,福田汽車多年前就在智能化產品升級方面做了充分的技術儲備,并擁有豐富的實操經驗。福田汽車以特定區域的自動駕駛電動物流車、自動駕駛公交車、高速公路人機共駕物流車切入智能汽車的開發,建立了智能技術平臺。今年4月,福田汽車獲國內首張商用車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福田汽車集團副總經理、商用汽車集團總裁宋術山介紹,福田汽車正處在從“傳統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的過程中,企業在做好傳統銷售服務業務的基礎上,以客戶為中心,圍繞客戶生態,建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價值生態體系,增強企業競爭力。
“紫光集團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業務必須與整車企業展開合作,否則就會一直處于外圍,不能深入。”紫光集團副總裁、紫光智能汽車科技公司總裁何華杰表示。
合作落地完整展現產業規劃圖
從雙方簽訂的框架協議內容來看,涉及到的智能網聯汽車端到端解決方案、特定場景、汽車小鎮三部分合作內容,完整展現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布局的規劃藍圖。
其中,在智能網聯汽車端到端解決方案合作方面,依托紫光集團建立的從“芯”到“云”的科技產業生態系統以及福田汽車建立的汽車產業生態系統,推動雙方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全面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體系、車規級芯片、仿真系統、智能汽車產業云及服務運營平臺等。
在智能網聯汽車特定場景合作方面,福田汽車與紫光集團聚焦礦區、港口、物流園區、旅游園區等,在特定場景下不斷積累數據,提升自主可控能力,逐漸過渡到半開放場景市場,爭取早日實現規模化應用。
在智能網聯汽車小鎮合作上,福田汽車與紫光集團將在有條件的地市聯合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小鎮建設,并開展綠色用車、共享出行、智慧路網等應用示范。
根據框架協議,雙方還將充分調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資源,努力構建開放、高效、富有活力的生態系統,共同推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同時,以智能網聯汽車協同創新平臺為依托,形成產、學、研聯動,提供汽車與科技人才培養服務。雙方將聯合各地高校,全面建成“學習型、創新型、活力型、增值型”人才隊伍。
“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我們與福田汽車的合作才剛剛開始。”紫光集團聯席總裁王慧軒說。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74318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報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