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北京總部舉辦了一場以“藝術與科技”為主題的分享會。
將移動出行與文化藝術相融合,在當下似乎并不容易。然而,展望未來,隨著汽車相關科技出現顛覆式發展,坐在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里去享受藝術體驗就顯得合理多了。
在本次分享會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海茲曼表示:“隨著更多互聯互通與自動化操作、人工智能的應用,人們從A點到B點的方式將徹底改變。我們的汽車將嵌入一個數字生態系統之中,并成為多種媒介的共同載體。” 在他看來,這樣的多種媒介載體包括交通信息、社交媒體、游戲、購物、微博、新聞、電影和音樂等等。
基于這樣的判斷,大眾汽車集團希望將客戶與所有的車內服務相連接,這是其從汽車制造商轉變為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的關鍵。
在大眾汽車看來,自動駕駛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將對未來公司的轉型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大眾汽車集團在2017 年已經推出了一款名為SEDRIC的自動駕駛概念車。大眾認為SEDRIC對于人們的出行帶來三大改變:便于每個人使用;無限的可用性;簡單易操作。“這不僅徹底改變了人們移動出行方式,這也改變了用戶的生活方式。” 海茲曼表示。
根據大眾汽車的調查,目前其用戶每天在車里耗費的時間大約為50~60 分鐘。隨著完全自動駕駛的實現,駕駛員變成了乘客, 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時間。目前,奧迪就在其“第25 小時”科研項目研究自動駕駛技術如何更好地幫助用戶利用其在車內的時間。
自動駕駛可以將用戶花費在車內的時間變為品質時間、工作時間、休閑時間。以SEDRIC 為例,它提供了OLED 顯示屏的娛樂系統,能夠與智能手機連接。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功能,自動駕駛為用戶提供了無限的選擇可能,汽車可以變成電影院、博物館、甚至是音樂廳。
針對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大眾在華建立了亞洲未來中心,希望用數字生態系統去開發適合中市場的移動出行服務。目前,大眾正在與出門問問等中國本土人工智能公司合作,以提升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性。同時,大眾正試圖與中國本土合作伙伴共同開發更為優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大眾在亞洲未來中心還組建了智囊團,以探索未來在中國市場如何提供全新的移動出行服務。
海茲曼表示:“我們始終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智能化、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個人移動出行方式。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中國汽車用戶更加年輕、更加青睞數字化。”
隨著自動駕駛時代距離我們越來越近,大眾汽車認為,相比于人與汽車之間的鏈接,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加重要。“未來的移動出行不僅僅與汽車有關,更與生活的品質有關。這是我們的愿景。”海茲曼表示,這也是大眾中國舉辦本次分享會的原因。
為本次分享會上,大眾汽車還設置了三大體驗區,分可以體驗結合人工智能的車內音樂、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展示和運用人工智能的鋼琴。
在車內音樂體驗區的e-Golf 和Passat 兩款車型內,通過聯網技術將移動設備與車身連接,可體驗MimiDefined?應用功能。該應用采用了德國專利音頻技術,基于世界上最大的聽覺健康數據庫設計和打造。這款應用能憑借基于百萬人的數據信息庫,根據駕駛者的年齡緯度匹配合適的聽覺方案,還能預估駕駛者的聽覺能力,調節聲音的播放效果,實現完全定制與精細調音。不同于簡單的更改音量,這款應用能夠通過改變音質為駕駛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播放效果,幫助他們捕捉到更多信息。
在大眾汽車集團亞洲未來中心主辦的設計展示區,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在現代汽車設計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大眾汽車集團亞洲未來中心,工作人員希望不斷放大“人”在設計中的地位。從早期工業革命時期到如今的數字化時代,科技與藝術從互不相識到不斷融合,大該未來中心希望,能把“人”的元素引入在產品中,打造以人為中心的設計。該未來中心還與集團旗下12 個品牌進行合作,加強技術、創新與設計的交流,助力各品牌更好地探尋未來設計方向。
在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鋼琴展示區展示了一款以人工智能技術為背景開發的程序OLYMPIANA。通過將它與鋼琴連接,可以使鋼琴理解人類的彈奏,只需敲入簡單的音符,鋼琴即可實時搜索、獲知演奏者彈奏的曲目,從而對人類的演奏進行伴奏或補充,甚至可以在人類彈奏暫停后,繼續演繹作品。不僅如此,該程序還儲備了海量的作曲家信息庫,方便彈奏者了解他人對于某段旋律的不同演繹,從而迸發新的創作靈感。這個程序將人工智能技術和聯網技術充分運用,使樂器與人類之間形成互動。這樣的功能類似于汽車在自動駕駛技術的輔助下,感知駕駛者的想法,以獲知目的地,實現智能駕駛。
作為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認為,公司需要認真聆聽客戶的需求與期待,以及來自文化領域專家的意見和想法。“文化是人類社會和創造力的基礎,大眾作為移動出行供應商,有義務延續并保護文化。”海茲曼表示。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76844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