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開宣布威旺品牌并入昌河汽車,到如今合并北汽新能源和紳寶品牌。北汽正在進行一系列瘦身運動,以尋求更強的生存能力。
日前,有消息稱,北汽集團正在謀劃北汽新能源與北京汽車合并,預計年內完成。而北京汽車自主燃油領域的支柱就是紳寶品牌。此舉或可理解為北汽紳寶品牌并入北汽新能源,那么是否意味著紳寶品牌會就此消失呢?
結合此前北汽集團一系列的事件來看,這種可能性極大。近年來,北汽自主正在進行一系列戰略調整。
2017年,北汽集團宣布將威旺品牌并入昌河汽車可以看作北汽自主調整的開端;隨后,北汽自主宣布獨立“北京”牌越野汽車,希望它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再后來,有消息稱吉利或將入股北汽集團,這一說法被雙方否認,但彼時關于北汽自主的討論已經不絕于耳。在此背景下,北汽集團在2018年啟動了紳寶品牌并入北汽新能源的規劃。
在此之前,它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提出了詳細的規劃部署。按照規劃,北汽研究總院將以“3+3+N”的組織架構整合現有研發力量。第一個“3”為三個工程院,即新技術研究院、越野車研究院以及動力總成研究院。第二個“3”則是涵蓋造型中心、試驗驗證中心以及商品中心的三個中心。“N”代表N個直接隸屬于研究總院的職能部門。
去年9月,北汽股份總裁陳宏良就曾透露,北汽集團正在考慮建立“北汽新能源聯合艦隊”,將電車、混動、油車力量整合,聚集發力,北汽股份紳寶、北汽新能源兩家公司逐步開放銷售授權,此言無疑是在給紳寶并入北汽新能源鋪墊,集團將以北汽新能源為軸心重新擴大基盤。
去年,由于生存狀況堪憂,北汽集團旗下子公司北汽福田的寶沃汽車被迫出售給神州優車,斷臂求存。時至今日,北汽紳寶并入北汽新能源幾乎是板上釘釘,就差官方一紙公告。
北汽自主品牌現在擁有北汽新能源、北汽昌河(包含威旺)、北京汽車(紳寶品牌、北京越野品牌)三大板塊。在其現有的板塊架構中,只有北汽新能源的發展相對穩定。
不久前北汽集團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實現銷售15.8萬輛,同比增長56.6%,在純電市場銷量連續第六年保持領先。“北京”牌越野車銷量突破4.3萬輛。然而關于北汽紳寶的銷量數據卻只字未提。
搜狐汽車大數據統計,2018年紳寶品牌銷售11.41萬輛,同比下跌4.63%。即便新能源發展勢頭迅猛,但現階段,新能源車型銷量依然不及燃油車銷量的零頭。但北汽自主的北汽新能源板塊卻大于燃油車板塊的北汽越野和北汽紳寶雙品牌。恰逢戰略調整的需要,北汽開始對紳寶品牌“動刀”,將其與北汽新能源進行整合重組。
北汽自主品牌整合的第一步就是梳理營銷體系。據了解,截止2018年底,北汽新能源累計共有503家經銷商,其中2018年就新建了223家,覆蓋全國179個地級城市和194個縣級城市;截止2017年底,北汽紳寶共有一級授權經銷店420家,認證二級授權經銷店超過1100家。如果將紳寶的銷售網絡完全納入北汽新能源體系,對于如今勢頭正旺的北汽新能源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而紳寶在獲得新鮮血液之后也將具備更強的生命力。
到此,我們不妨來推測北汽將紳寶并入北汽新能源的目的:通過北汽新能源盤活紳寶品牌;集中火力發展北汽新能源。
按照計劃,北汽自主將在2025年之前,實現旗下車型的全部電動化,如此,紳寶品牌也會完成動力總成由內燃機驅動向三電系統切換。
只是,紳寶品牌是否會就此消失呢?
盡管北汽新能源目前發展勢頭良好,但旗下車型主攻難度系數角度的低端車型領域,銷量雖高利潤卻沒有保障。在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下,北汽新能源推出了高端品牌ARCFOX品牌,目前還在孵化中。它并沒有太高的品牌溢價能力和消費口碑給紳寶背書。北汽新能源的品牌效應無法向紳寶品牌迭代。紳寶希望通過北汽新能源“”借力打力”的可能性不大,為了提高生存能力,將紳寶品牌取締,納入北汽新能源體系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知北汽方面會作何考量。
以北汽集團的規劃部署來看,北汽顯然會以北汽新能源為中心,整合全部資源,奮力向新能源大躍進。
未來,北汽自主或以新能源業務為軸心,輻射旗下其余板塊。
北汽新能源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以藍谷研發基地為中心,展開5國7地研發布局,保證基礎設施;第二步,將北汽新能源獨立上市,獲得資本市場支持;第三步,進行內部資源整合,形成以北汽新能源為軸心的發展體系,在2025年之前全面實現電動化。
如此看來,紳寶品牌大概率會就此消失,然而,關于北汽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來源:車哥們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88148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哥們,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