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耗不變,體積和重量都受限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主要取決于電池包的能量密度。
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介紹,寧德時代首次將航空級別的“7系鋁”運用至電池包下箱體,輕量化設計領跑國際。
據了解,“7系鋁”,鋁中的“戰斗鋁”,常被用于制造飛機起落架,具備輕盈、堅固、安全等特性。吳凱介紹,7系鋁”應用也具有很多風險,特別是應力腐蝕現象(金屬材料在某些特定的介質中,由于腐蝕介質和應力的共同作用而發生斷裂)。
“業內普遍認為這是‘7系鋁’的技術難點,甚至是技術禁區。”吳凱說。為此,他們通過上百項的實驗及相關工藝改善,使得應力腐蝕指數控制在行業內最高水平,目前已成功開發出“7系鋁”下箱體,實現量產。
配備“7系鋁”下箱體的動力電池擁有以下優勢:能使B級純電動轎車電池倉在現有基礎上,不需額外增加空間,載能量(裝載電池的總電量)即可提升約50%;車載動力電池系統能量提高50%;整車重量可在現有基礎上減重250公斤,使該車型標準工況續駛里程提高到600公里以上。
通過攻克上述電池包輕量化問題,結合高鎳三元材料及硅碳負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寧德時代研發團隊率先開發出比能量(質量能量密度)達304Wh/kg的電池樣品,在與國際同行的競賽中摘得桂冠。
來源:高工鋰電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88505
以上內容轉載自高工鋰電,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