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消息,特斯拉完成了23.5億美元的股票和可轉債發行交易。面對投資者的“熱情”,特斯拉將計劃普通股增發量從此前公布的270萬股提高至310萬股,可轉債發行規模從13.5億美元提高至16億美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表示,此次融資總規模從之前的23億美元最終籌資至多27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將提高股票增持規模,從之前的價值1000萬美元提升至2500萬美元。
其實,這已經不是馬斯克第一次以個人名義增持特斯拉股票了。資料顯示,僅2018年一年,馬斯克就已經回購了特斯拉至少3000萬美元的股票,據官方稱,馬斯克財富主要集中在他對目前市值達440億美元的特斯拉公司的持股上,截至目前為止他持有特斯拉20%的股份。
股價漂浮不定的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中一直不被看好。據了解,海外資本市場對特斯拉不看好,認為特斯拉終會下跌,因此有不少對沖基金機構做空特斯拉股價。
梳理資料發現,自從2010年上市之后,特斯拉就一直波折不斷,被機構看空的次數可以說是多如牛毛。從2014年開始,數位華爾街分析師就開始降低對特斯拉的預期,下調了該公司的目標股價。然后,2016年3月,知名做空機構CitronResearch盯上特斯拉,突然發布一條推文稱:做空特斯拉。同時,美國評級機構TheStreetRatings也給予特斯拉股票“賣出”評級,評級分僅為“D+”。緊接著,2016年的5月全球最大的空頭基金尼克斯聯合基金的聯合創始人Jim Chanos公開表達了做空特斯拉的立場。在隨后的時間里,對沖基金Greenlight、通用汽車前副總裁鮑勃·盧茨以及彭博社都看衰特斯拉,甚至,曾有想過看多特斯拉的機構也在半年后變臉,不再看多特斯拉。
不過,即便是在這樣一種濃烈的做空氛圍中,特斯拉的股價也只是不停地上下震蕩,甚至有出現過小幅上漲的態勢。即便2018年虧損10億美元,2019年一季度虧損4.9億美元,但特斯拉市值依然堅挺。
剛剛不久,特斯拉宣布進一步擴大增發股票債券的同時,馬斯克也將增持股票的計劃從1000萬美元提升至2500萬美元,對此,資本市場對于特斯拉股價增長似乎有了一些清晰的思路。
證券分析師透露,此次特斯拉增發的股票對于目前特斯拉市值體量而言略顯微不足道。資料顯示,一季度末特斯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2億美元,并且截至3月31日,在已還債9.2億美元的情況下,公司總負債仍舊為103.3億美元。對此,該分析師表示,“在27億融資補充完成后,對特斯拉現金流不會起到很大作用。”
據了解,除了特斯拉上海工廠項目未來總投資高達500億元人民幣以及特斯拉在德國工廠建設上的巨額投入外,還計劃在明年推出一百萬輛機器人出租車,將與Uber和Lyft在出行領域展開競爭。在業內看來,這些投入對于特斯拉來說都是巨大的。
對此,有聲音質疑,“特斯拉在對資金需求如此旺盛的時候,為什么馬斯克還要做這種‘不動聲色’的股票操作?”
相關人士透露,“馬斯克之前以個人名義回購股票的消息曝出時,不少投資團體和個人拋售特斯拉股票,曾有機構預測特斯拉股價將出現大規模波動。但是馬斯克的回購行為,有效的防止特斯拉股價大范圍波動以影響特斯拉未來的布局。”
除此外,馬斯克也曾被指涉嫌操縱股票。2018年8月,馬斯克發表Twitter消息稱:“我準備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私有化特斯拉。資金已落實。”由此,特斯拉股價在臨近收盤時復牌,全天漲幅10.99%,收于每股379.57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特斯拉股價呈下降的趨勢,馬斯克的一條推文將股價拉升至379.57美元,兩周后,特斯拉股價才有所回落,在8月24日收于每股322.82美元。而這一次,馬斯克放出的消息導致股價大幅波動,引發一些投資者懷疑和不滿。
今年3月,美國價值投資者俱樂部(Value Investors Club,VIC)發布公告稱:“特斯拉實際上就是一個升級版的龐氏騙局。特斯拉還面臨著大量的訴訟和政府調查,這將限制其獲取資本的能力。”證券分析師透露,“事實上,自2017年以來,特斯拉就不愿或無法獲得外部資金。如果特斯拉在未來幾個月內無法獲得某種形式的流動性,將不得不動用客戶押金來維持運營。”
在投行看來,特斯拉所處行業重資產低毛利,同時連年虧損造成高額負債,并且特斯拉的技術壁壘對于真正經驗豐富、有財力的汽車制造商來講并不高,此外還有SpeceX拖后腿、馬斯克與投行之間的博弈等因素造成了特斯拉容易被做空。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這一次增發股票的市場反映,很多聲音認為投資者對特斯拉的投資興趣高漲,資本市場對特斯拉股價還有上升需求。分析人士表示,馬斯克的回購與投資者的投入形成了“一松一緊”的態勢,恰好穩定了股價,穩定了特斯拉經濟虧空。
不過,看空者聲音仍在繼續,“特斯拉需要申請破產才可能有機會繼續經營他們的業務,特斯拉股價將會暴跌,而且可能很快就會崩盤。”
截至目前,特斯拉股價以上漲至255.03美元,總市值約443.04億美元。
來源:吳聲汽車
作者:李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90862
以上內容轉載自吳聲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