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紛紛報道之后,5月27日,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以下簡稱FCA)發布公告稱,計劃與法國雷諾汽車集團合并,雙方將各持有合并后的公司50%股份。該消息一出,菲亞特克萊斯勒和雷諾的股價分別聞聲上漲13%和11.5%。
據悉,合并仍需兩家汽車制造商的董事會批準,該聯盟預計每年將生產870萬輛汽車,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制造商。
FCA表示,合并后每年將節省50億歐元(385.8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其強調合并之后不會關閉任何一家工廠。
5月27日,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最早將于本周一宣布與雷諾在運營上的結盟,這可能導致這兩家公司的全面合并。
上周日,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也相繼發布了相關報道指出了雙方合并的可能性。
據這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稱,此次結盟可能涉及股權交換,與此同時,雖然雷諾現有的聯盟伙伴日產汽車和三菱汽車并沒有直接參與這一結盟進程,但他們在后期將受邀與合并后的“FCA-雷諾”攜手發展。
據《紐約時報》報道稱,菲亞特和雷諾之間的談判于最近幾天明顯加快了速度,雷諾董事會定于周一上午舉行談判會議。目前,雙方至少已同意在技術、知識產權、供應鏈、研發和制造汽車的工廠方面進行共享。對此,兩家公司的代表均拒絕置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雷諾與FCA的談判,其合作伙伴日產并未參與其中。由于去年11月份的戈恩被捕事件,日產汽車與雷諾汽車長達20年的汽車聯盟有所動搖,前一段時間,雷諾汽車提出了進一步整合提議,但被日產汽車拒絕。而對于此次雷諾汽車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的“結盟談判”,日產汽車方面則拒絕發表評論。
但即便“老伙伴”并未表態,雷諾與FCA的談判卻并未遭遇阻礙,這表明隨著更嚴格的排放法規以及對電動化、網聯化和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巨額投資帶來的挑戰,汽車制造商面臨的整合壓力正不斷加大。
尤其是,菲亞特克萊斯勒前首席執行官馬爾喬內(Sergio Marchionne)和被解職的雷諾-日產聯盟董事長戈恩多年來一直倡導行業進行整合,而在中國、美國和歐洲這三個主要地區的銷量下滑,給這一計劃帶來了新的緊迫性。
眾所周知,FCA在北美的RAM卡車業務和Jeep品牌業務均利潤豐厚,但在歐洲的業務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與此同時,歐洲市場嚴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規也讓FCA“雪上加霜”。相比之下,雷諾是最早一批進軍新能源領域的傳統車企,擁有相對節能的發動機技術,但在美國市場上卻沒有任何建樹。
因此,兩家公司結成伙伴關系將會彌補各自的弱點,并進一步節省用于在電動汽車、新移動服務和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領域的投資,防止被被谷歌旗下Waymo等財力雄厚的新競爭對手甩在身后。
去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以1075萬輛的成績,與排名首位的大眾汽車集團以8萬輛之差,連續兩年保持全球銷量榜第二位,豐田汽車公司屈居第三。而FCA去年全球銷量也達到480余萬輛,這也意味著,如果雷諾聯盟與FCA達成合并,雙方的年銷量總和將達到1500萬量級,“輕松”超越大眾豐田,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聯盟。
事實上,除雷諾汽車外,FCA還被曝與標致雪鐵龍集團(以下簡稱PSA)進行關于“結盟”的相關接觸和談判,此前有相關報道稱雙方將共同打造“超級電動汽車平臺”。有知情人士表示,FCA與PSA的談判仍處于初級階段,以評估潛在合作。PSA也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該集團仍然對“能夠創造長期價值的機會”持開放態度。
面對行業巨變,車企“抱團取暖”已成常態。1月初,大眾和福特在經過多輪溝通和談判后宣布結盟,首先將在輕型廂式商用車和皮卡領域展開合作。此外,雙方還將探索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和共享出行領域的合作可能。此外,在豪華車領域火熱競爭的戴姆勒與寶馬也在共同的利益面前“把手言和“,2月22日,戴姆勒集團和寶馬集團在柏林共同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整合各自旗下的移動出行服務打造出行集團,成立5家合資公司,打造歐洲最大的出行業務。
來源:澎湃新聞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91909
以上內容轉載自澎湃新聞,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