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傳福,安徽省無為縣人,1966年2月15日出生,1987年畢業于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同年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1990年畢業后留院工作,1995年辭職,創辦比亞迪公司,短短幾年時間,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制造商,2003年進入汽車行業,現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主席。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縮寫為”BYD”,這句在中國人看來多少有些拗口的名字,實際上有著一個極富詩意的內涵:Build Your Dreams,翻譯過來就是”成就夢想”。
1995年,王傳福辭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工作,來到深圳創辦比亞迪公司時,身上的全部資本只有從表哥呂向陽那里借來的250萬元。 2008年9月,再次向王傳福投入資金支持的人則換作了股神巴菲特。處于對比亞迪能源技術和創新能力的認可,巴菲特以18億港元入股比亞迪,羨煞了那些排隊求見巴菲特卻總是無功而返的華爾街公司。
在業內,王傳福的名字總與”狂人”、”瘋子”相連。這位安徽無為出生的工程師,力排眾議收購了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冒著公司股價下跌近半的風險征戰汽車業。
電池掘得第一桶金
十幾年前,當王傳福發現他所從事的電池事業大有可為后,便以電池技術研究領域專家的身份辭職,懷揣借來的250萬元,帶著20來個員工創辦了比亞迪,開始涉足電池業。
當時的電池業主要與日本競爭,日本企業為了排開競爭對手,就把電池生產標準提高到自動化生產線的標準,誰要進入這個行業,誰就必須花高成本、大價錢才能進來。國內許多企業都望而卻步,而其他一些企業則盲目追求現代化,不切實際地花大價錢引進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產線。相比之下比亞迪只是個剛起步的小公司,想要做電池,卻又沒有這么雄厚的資金支持,怎么辦?
王傳福有著自己的策略,采取獨特的”人+夾具=機器人”的模式,比亞迪可以靈活地采取”半自動化加人工”的成長路線,從而走自主研發產品的道路。這為比亞迪起步初期節約了大量的成本以及爭取到了很多寶貴的時間。
1995年下半年,王傳福試著將比亞迪的產品送給臺灣最大無繩電話制造商大霸試用。沒想到比亞迪產品憑借優秀的品質,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引起了大霸濃厚的興趣,隨后大霸毫不猶豫地將給三洋的訂單轉給了比亞迪。
1997年,創業僅兩年的比亞迪鎳鎘電池銷售量即達1.5億塊,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在鎳鎘電池領域站穩腳跟之后,王傳福緊接著抓住了第二次機會,開始研發蓄電池市場具有核心技術的產品鎳氫電池和鋰電池。基于品質、成本和效率方面的優勢,比亞迪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成為了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的第一個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得利于深圳經濟特區給企業帶來的良好發展空間,以及各級政府對比亞迪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此后的幾年比亞迪在IT行業高速發展。目前比亞迪鎳電池、手機鋰電池、手機充電器產銷量全球第一,手機按鍵全球出貨量第一,手機外殼出貨量全球第二,穩居全球第一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地位。從此,日本電池業壟斷的時代過去了,王傳福當之無愧地成為了”電池大王”,事實證明他當初的發展戰略是正確的。
如今,在對外亮出的成績單,比亞迪擁有著相當不俗的分數和排名:比亞迪穩居全球第一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地位,鎳鎘電池、手機鋰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手機按鍵出貨量全球第一;手機外殼出貨量全球第二。比亞迪汽車已快速成長為最具創新的新銳民族自主汽車品牌,更以獨特技術領先全球電動車市場。在新能源方面,比亞迪成功推出了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電動車、LED等綠色產品,立志于繼續引領全球新能源變革。
比亞迪始終保持超常規的發展速度。從1995年創業時的20余名員工,到2010年年底,比亞迪已擁有逾20萬名員工;從1995年創業時的外租廠房,到2010年年底,比亞迪已建成廣東、北京、陜西、上海、長沙等全國各地共十一大工業園,占地面積逾1500萬平方米;并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一談技術就眉飛色舞
王傳福很特別,相比國內的許多企業家,他或許更接近同樣搞技術出身的比爾·蓋茨和喬布斯。跟王傳福聊金銀珠寶,他會覺得索然無味,而一旦有人跟他探討起核心技術,他馬上會談興轉濃,說得眉飛色舞。
1987年,王傳福畢業于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同年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1990年畢業后留院工作。1995年王傳福辭職創辦比亞迪公司。十幾年時間,比亞迪這家民營企業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制造商?,F擁有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
說起這一創業神話的竅門,更多人總會歸結于王傳福對技術的情有獨鐘。在比亞迪,多數員工了解自己的掌門人王傳福有著”技術狂人”的業內美譽。
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出身的王傳福不相信別人能做到的,自己做不到。他告訴作者,按照自己的脾氣,做電池如果不親自拆裝、不了解清楚其結構,他心里就不踏實。王傳福正是用這個勁頭逐個攻破了電池領域的難題?,F在,比亞迪生產的手機鋰電池已經占到全球20%~25%的市場份額,鎳系列電池全球市場占有率達60%。在比亞迪的電池工廠里,60%的生產設備都是自主開發的。
王傳福一直篤信,不管做哪一行,核心技術都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做汽車也不例外。他和比亞迪的汽車工程師們一起把競爭對手的成功車型一遍又一遍地拆解、組合,以此來熟悉汽車的機械結構,從而真正掌握一個個成熟的開發平臺。
比亞迪在深圳新建了一個中、高端車型的研發基地。數據顯示,自涉足汽車業以來,比亞迪在技術研發方面的總投入已超過了15億元人民幣。比亞迪設立中央研究院、汽車工程研究院以及電力科學研究院,負責高科技產品和技術的研發,以及產業和市場的研究等,擁有可以從硬件、軟件以及測試等方面提供產品設計和項目管理的專業隊伍,擁有多種產品的完全自主開發經驗與數據積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開發平臺。
最近,比亞迪汽車登上了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雜志之一《FastCompany》。在該雜志評出的全球2009年度創新企業50強中,中國企業僅占兩席,比亞迪是其中之一。
正是對技術的執著追求,他所領導的比亞迪正創造著舉世矚目的奇跡:現在比亞迪橫跨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獲得全球最具競爭力中國公司、全球品牌500強、中國最具影響力60品牌等國際級榮譽,以及在2010年被列為”全球創新企業50強”第8位、全球”科技100強”第1位。
[page]既富有理智又充滿激情
事實上,在比亞迪推出F3并大獲成功之前,還有一款已經開發了兩年之久的產品。后來之所以沒有推出這款產品,是因為約70%的經銷商都認為這款車生命力不強。對這款車的割舍,緣于王傳福的理智,外界對比亞迪造車本身已經有頗多質疑了,如果第一款車型推出失敗,企業將為此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學理工的王傳福,有很濃烈的理智與激情的并存。然而,理智與激情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素質卻在他身上調和得近乎完美。
在比亞迪,一輛新車從設計之初就會有市場和銷售人員參與進來,對初步設計的市場定位進行可行性評估,之后每個階段也都會有評審,直到新產品成型,王傳福還會和總工程師、銷售負責人再次進行市場評估,最終決定這個新產品能否轉化為市場化的商品。
比亞迪工程師們搞研發的過程中,”商業化”才是終極的目標,也就是說比亞迪中央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也必須保持在95%以上。
王傳福告訴作者,他曾摸索出一套”技術創新加完全自主”的發展模式,這套模式讓比亞迪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制造商。當時,日系電池廠家使用的是全自動化生產線,大部分工作都交給機器人來完成,這樣的生產線建一條至少需要數千萬元的投資,可王傳福手里只有從表哥那里借來的250萬元,他靈光一動,決定靠中國低成本的人力資源優勢解決這個難題。
于是,他干脆憑借比亞迪自身的技術能力,動手設計制作關鍵設備,然后把生產線分解成一個個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在最后容易產生誤差的環節則設計了很多簡單實用的夾具來保證質量。業內常把比亞迪的這種方法稱做是中國特有的”成本創新”的典型代表。專家們認為比亞迪最大的優勢就是固定資產投入非常低,折舊成本相應也非常低。
一個成功的經驗當然值得被復制。進駐汽車領域,王傳福又把這個”成本創新”的模式復制到汽車板塊來了。數據顯示,在引進上百套世界領先的整車制造和檢測設備基礎上,比亞迪啟用自主研發的汽車沖壓設備360項,調試自主研發的汽車焊接設備825項,安裝自主研發的汽車涂裝設備656項,整合自主研發的汽車總裝設備412項。此外,和其他自主品牌先造車、后構筑零部件供應體系思路不同的是,比亞迪在造車前就先將零部件給做起來了。與其他車企相比,比亞迪又省去了在零部件采購環節被供應商扣留的利潤。以汽車上的一個電子小部件為例,如果從外面采購,需要一二十元,但比亞迪自己生產,成本還不到兩塊錢。同時,比亞迪還把諸如發動機、模具之類的核心技術以及對成本影響較大的零部件納入了自己的制造體系。早在收購陜西秦川前,比亞迪就和北京吉馳汽車模具公司簽署了重組協議,隨后成立了北京比亞迪模具有限公司。
由于王傳福采取獨特的”人+夾具=機器人”的模式,比亞迪可以靈活地采取”半自動化加人工”的成長路線,從而走自主研發產品的道路。這為比亞迪起步初期節約了大量的成本以及爭取到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充分利用中國的人力資源成本極低這點,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比亞迪秉承著”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和垂直整合的發展模式,依托IT領域的強大技術優勢和成功的成長經驗,在汽車制造領域實現了垂直整合,汽車制造產業鏈內自我供給,自己制造工廠、生產線甚至生產設備等,比如汽車車間最龐大的設備————整車懸掛系統,就是我們自己制造的。 垂直整合使比亞迪汽車獲得了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頻頻掀起的價格戰不斷改寫業界的價格底線,令競爭對手無法跟隨。短期來看,垂直整合戰略更大限度地利用了資源,節省了成本,造就了我們比亞迪產品性價比優勢,有利于提高我們產品的競爭力。
要做電動汽車的黑馬
如果只有我們一家在做電動車的話,完全可以說這是一場賭博,但現在北美已經有明顯的電氣化趨勢了,這說明電動車已經是未來的方向了,而且是不遠的未來。”王傳福說。他計劃在2011年把比亞迪的純電動車開進美國。
放眼國際汽車發展領域,幾乎所有的世界汽車巨頭都把電動車商業化提上了日程,這些深陷困境的汽車”大佬”們希望能借新能源技術的跨越來拯救自己。
事實上,王傳福的新能源夢想已經起航。從比亞迪雙模電動車到純電動汽車、純電動大巴,新能源車已經在穩步扎實地前行。
從2010年開始,比亞迪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腳步可以說步步緊逼:
2010年3月29日,比亞迪F3DM推出低碳版上市,并面向個人銷售,目前在比亞迪經銷商店內已經可以預定和購買到;
2010年5月17日,比亞迪純電動車e6全球首次大批量投放出租車市場,先后向深圳市政府提供50臺作為出租車;
2011年底,純電動車e6將會在美國加州投放試運營,2012年會在歐洲進行投放。此外,e6還將進軍公務用車領域,發布e6警用車型;
2011年,比亞迪與戴姆勒公司合資創辦新公司,將推出全新汽車品牌和先進電動車產品。7月30日,比亞迪與戴姆勒聯合創立的”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也正式掛牌。
2011年深圳大運會上,新增300臺純電動出租車、200臺K9投入運營。
王傳福分析說,從現在的形勢來看,比亞迪的選擇是正確的。在今年年初發布的國家產業振興規劃中,汽車產業振興的核心就是新能源車和自主創新,其中明確提出了要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這也是政府首次將電動汽車確定為新能源的主攻方向。
即便在研發電動車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王傳福告訴作者,純電動汽車研制和開發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電池、電動機、電動機控制,而技術人員通過堅持不懈的鉆研,在這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安全性能上,比亞迪e6搭載的比亞迪自主研發生產的鐵電池經過了高溫、高壓、撞擊等實驗測試;承載式車身,前后貫通式眾梁,確保了比亞迪e6的超高安全性能;在動力性能方面,e6有著強勁的動力,百公里加速時間不超過10秒,最高車速可達140km/h以上,同時,e6百公里能耗為21.5度電左右,只相當于燃油車1/3至1/4的消費價格;在續航能力上,e6設計成熟、性能良好,續駛里程超過300km,是目前世界上續駛里程最長的純電動轎車。同時,比亞迪在2008年底收購了寧波中緯,標志著比亞迪在整合電動汽車上游產業鏈,實現電動車量產化、商業化步伐開始提速。目前比亞迪已完全具備了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的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除了電池技術外,比亞迪又再確立了電動汽車新的驅動電機控制技術制高點。在后續的電動車汽車制造上,比亞迪會繼續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公司發展理念,融合電池技術、電機系統、車載電子技術等多項頂尖的高科技技術,向智能化和數字化發展。
日本媒體評價道:”當5年前王傳福提出比亞迪要進軍汽車市場時,很多人只是付之一笑,但現在,新能源車在中國有了實現商業化的跡象,比亞迪說不定就是新一代汽車的黑馬?!?/p>
一旦那些國際汽車巨頭們攻克了電動車的電池驅動技術難題,比亞迪會否喪失原有的競爭優勢?針對業內的憂心,對此王傳福表示他并不擔心,”比亞迪的電動車將是全球第一款量產上市的電動車,這個先機已經被比亞迪占了?!?/p> [page]
做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家
王傳福不是暴發戶出身,在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上,王傳福有自己的見解?!北葋喌喜坏?lsquo;第一’的企業,還應該做有責任心的企業?!北葋喌系呢熑涡牟粌H僅表現在關注和積極參與賑災救危、捐學資教、社會安定、支持文化體育等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上,更表現在比亞迪通過獨特的低碳技術,為解決石油問題帶來的全球環境污染和經濟問題做出貢獻,造福人類。
在比亞迪的新能源領域,有一個造福人類的”三大綠色夢想”,分別是電動車、儲能電站,以及太陽能電站。在王傳福所勾勒的三大新能源核心板塊中,他準備大規模應用全球儲量最大的金屬————鐵和全球儲量最大的非金屬————硅,來實現人類能源戰略的徹底改變。比亞迪的目標就是希望通過技術來改變人類所生存的環境,從而造福人類。
電動車方面,2008年12月,全球第一款不依賴充電站的雙模電動車比亞迪F3DM在深圳上市,吹響了解決能源緊缺、二氧化碳減排和環境污染三大問題的號角。隨后問世的e6純電動車采用了比亞迪自主研發生產的”綠色之芯”鐵電池,完全擺脫了傳統燃油動力,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目前已有103輛e6純電動出租車在深圳投入運營,成為全球首款投入公共服務的純電動出租車。
儲能電站方面,基于先進的鐵電池核心技術,比亞迪電池儲能電站可以滿足能源存儲、削峰調谷的需求,通過均衡用電,解決智能網在建設中的儲能難題,形成對智能網的技術支持,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功率波動進行平滑。面對全球電力需求逐年增長,用電高峰和低谷的負荷差距越來越大,電池儲能電站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將給電網儲能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技術更新,具有巨大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在太陽能電站方面,比亞迪非??春梦磥淼奶柲芊矫娴臉I務。目前比亞迪采用獨創的技術和工藝,大幅度降低了太陽能應用成本,力爭讓太陽能發電獲得與煤電相當的成本,解決了一直嚴重制約太陽能產業發展的硅片生產供應問題,加速了太陽能發電普及過程,對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大且深遠的意義。
比亞迪堅持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方針,尊重人,培養人,善待人,為員工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和發展環境。公司在持續發展的同時,始終致力于企業文化建設,矢志與員工一起分享公司成長帶來的快樂。比亞迪堅持不懈,逐步打造”平等、務實、激情、創新”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并始終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努力做到”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比亞迪倡導做愛心企業,將社會責任當成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加以傳揚,關注支持并積極參與賑災救危、捐學資教、社會安定、支持文化體育等公益事業。充分體現了比亞迪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以實際行動闡釋了公司對于社會責任的擔當,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高速增長背后的智勇雙全
”盡管現在看來,比亞迪創辦人王傳?!?015年成為中國第一,2025年成為世界第一”的狂想仍難以令人信服,但是不得不承認,有關它成長的數字的確十分驚人:2008年,比亞迪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00%,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全國轎車的銷量同比僅增長7.3%?!?/p>
2002年7月31日,比亞迪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發行上市(股票代碼:1211HK),創下了當時54支H股最高發行價記錄。
2007年12月20日,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285.HK)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表現理想。
2008年9月27日,美國著名投資者巴菲特的投資旗艦————伯克希爾o哈撒韋公司旗下附屬公司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比亞迪2.25億股股份。巴菲特投資對于加速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及其他環保產品在北美和歐洲市場乃至全球的推廣都極具戰略意義。
在IT領域,作為一站式手機零部件供貨商,比亞迪生產各種優質的手機零部件。作為業界領先的ODM供應商,比亞迪依托垂直整合發展模式,為客戶提供包括產品設計、制造、測試、裝配及售后等全方位服務。 公司IT產品及業務主要包括充電電池、塑膠機構件、金屬零部件、五金電子產品、手機按鍵、微電子產品、液晶顯示屏模組、光電子產品、柔性電路板、充電器、連接器、不間斷電源、直流電源、太陽能產品、手機裝飾、手機ODM、手機測試、手機組裝業務、筆記本電腦ODM、測試及制造組裝業務等。公司堅持不懈地致力于技術創新、研發實力的提升和服務體系的完善,主要客戶為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國際通訊業頂端客戶群體。
而在汽車領域,2003年,比亞迪正式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現”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進入汽車制造與銷售領域,開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征程。發展至今,比亞迪汽車產業分布在深圳坪山、西安、北京、上海、惠州、長沙、韶關七大工業園,在整車制造、模具研發、車型開發等方面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產業格局日漸完善并已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具創新的新銳品牌。汽車產品包括各種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轎車,以及汽車模具、汽車零部件、雙模電動汽車及純電動汽車等。代表車型包括G6、S6、F3、F3R、F6、F0、S8、G3、M6、L3、G3R等傳統高品質燃油汽車,以及領先全球的F3DM雙模電動汽車、e6純電動車及K9純電動大巴等。
回顧企業高速增長的神話背后,比亞迪的內部員工更認同自己擁有一個有膽有謀的領軍人。也許一個領域的成功,除了企業家的獨到眼光外,還有自身的技術實力支持。但是比亞迪在汽車業的”半路殺出”,再次向外界證明了王傳福的膽識與魄力。如果說闖蕩電池業,技術是他的底氣,那么闖蕩汽車業,膽識就是他的過人之處。2003年,王傳福力排眾議,收購了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征戰汽車業。當時比亞迪飽受爭議,包括股東、基金方面都有很大的質疑,公司股價下跌近半,沒人敢相信,一個做電池的怎么有膽要去做汽車,這對王傳福來說是一個考驗。
和制造電池的方式一樣,王傳福的汽車生產線也主要是靠自主創新研發。他在策略上試圖借鑒在手機電池領域的成功模式,來打造一個新的汽車王國。在王傳??磥?,”中國的成本加上日本的品質,就等于天下無敵”。中國的人力資源成本極低,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點,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王傳福在企業內部有一句名言:”我們要想勝利的話,我們就必須要有差異化的打法,按照通常做法,我們肯定是死路一條,這時候我們必須要選擇差異化的戰略。哪怕就1%的希望,也比100%的失敗要好,我們必須在戰略上要與眾不同?!闭峭鮽鞲5倪^人膽識與謀略,以及比亞迪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比亞迪汽車以連續5年超100%的高增長,快速成長為新銳民族汽車品牌,更以獨特技術領先全球電動車市場。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合肥在線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924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