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騰訊內部發文將大出行相關的絕大業務剝離統一到獨立的部門,部門負責人為此前的騰訊車聯副總裁鐘學丹,部門隸屬2018年11月全新成立的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
從組織架構上,新的出行業務部門,并沒有達到騰訊一級部門的事業群建制,這點和華為在5月29日成立的一級部門——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在組織架構上有所差別。
但這是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的騰訊,在大出行領域的最新動作。這意味著,騰訊所有與出行相關的業務,對內則是全面的整合有利于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對外則是有統一的出口有利于業務的拓展。
在5月份于昆明舉辦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正式發布5G車路協同開源平臺,并且宣布微信即將上車,這是騰訊大出行業務部分最新動作。
此外,新的大出行部門業務范圍,可以參考在2018年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推出的“四橫兩縱一中臺”:
四橫指的是智慧出行的四個業務矩陣,包括騰訊車聯、騰訊自動駕駛、騰訊位置服務,騰訊乘車碼,這是騰訊助力出行產業升級的基礎平臺;
兩縱是指騰訊海量內容平臺和安全保障系統;
騰訊AI和騰訊云作為中臺,為業務矩陣提供底層保障,幫助車企建立自己的車聯網云平臺和超級大腦,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務。
在HBAT里面,騰訊與華為可能是最晚成立高級別獨立的汽車業務部門,2015年上海車展前夕阿里成立專門的汽車事業部,2017年上海車展期間百度則成立了Apollo,2019年上海車展華為首次參展,但在2019年5月宣布成立一級部門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重新梳理獨立后的騰訊大出行業務,憑借著騰訊在社交、內容、游戲方面的優勢,在車聯網服務方面可能會有所突破,另外,騰訊也會在高精度地圖上有所動作,因為這個業務可能被騰訊視為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
HBAT都相繼成立了獨立的高級別汽車業務部門,也都紛紛與車企進行合作。拆開來看,HBAT還是各有側重,其中華為的差異化可能會比較明顯,就騰訊大出行業務在服務方面的優勢而言,如何可以和華為這樣在ICT領域的巨頭結合,或許可以產生更多的火花,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更穩定、更豐富的服務。
來源:車智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9246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