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汽車又跳票了。
近期,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安徽國資委已經向奇點汽車派駐董事、監事及財務人員,督促其快速推進量產。對此,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海寅回應稱:“量產工作一直在推進中,iS6將由北汽昌河在江西景德鎮的工廠生產,北汽昌河在江西景德鎮的工廠可為奇點汽車提供10萬輛產能,目前工廠生產線正在改造中,相關設備已經就位,預計iS6將在年底前量產。”
這一次,奇點汽車的量產還值得期待嗎?畢竟這家公司“量產食言”已不是第一次了。
2017年4月13日,奇點汽車發布了第一款純電動車型——iS6,宣布is6將于2018年年內進行量產及交付,并表示已經與國內主機廠簽署量產合作意向協議,力爭2017年實現小批量生產。
顯然,2017年量產“流產”。整個2018年,“iS6量產上市”依然存在奇點汽車的對外發聲中,面對接二連三的食言,沈海寅淡定回應:iS6將于2019年春節上市。2019年造車新勢力的交付之戰如火如荼,iS6依舊遲遲沒有動靜,奇點汽車再次爽約。
但即使這樣,奇點汽車卻沒有錯過每一次公開場合。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奇點汽車發布了一款全新概念車型——iC3,計劃于2021年初投產,NEDC綜合續航里程300公里。但因為前任iS6尚未量產,新車自然沒引起大水花。
是何原因導致奇點汽車持續“難產”?是生產合作的問題還是資金短缺?
沈海寅在今年上海車展回應稱:“關于車型iS6上市跳票,主要源自于合作伙伴和生產基地的共三次變更,造成原定2018年上市的車型不得已拖延”。
為了實現量產,奇點汽車確實在做兩手打算:一方面牽手各方政府建設生產基地,另一方面積極尋求代工生產。
2016年11月,奇點汽車宣布獲得6億美元融資,并與銅陵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計劃總部南遷銅陵并建設工廠,工廠預計總投資達80億元,年產能將達到20萬輛。截止到目前,奇點汽車銅陵工廠尚未建成。
銅陵工廠還未落產,2018年3月底,奇點汽車又宣布計劃在蘇州相城落地奇點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計劃未來5年投資150億元打造奇點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同年10月,奇點汽車株洲高品質智能電動商用車基地開工建設,根據規劃,奇點汽車株洲基地總投資50億元,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
由于奇點汽車未取得造車資質,代工成為臨時之策。據了解,奇點汽車已與北汽昌河牽手成功,后者將為其代工生產iS6。
事實上,三座生產基地皆未建成,代工也未落實,奇點汽車iS6量產上市已經成為了“懸案”。
在資金方面,奇點汽車曾被爆出三個月未給員工發工資。從2014年成立,到2018年底,奇點汽車已拿到近70億元融資金額,有觀點認為,奇點汽車70億資金已經燒完,欠薪是公司資金鏈出現了問題,導致iS6無法量產上市。
奇點汽車內部人士辟謠:“奇點汽車已得到多個地方政府和投資機構的看重和支持,多輪融資順利,不存在資金問題。第一款量產車iS6已經正式列入新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正在全力準備量產。”
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的涌入,正攪動著一潭百年傳統汽車產業春水。奇點汽車宣布進入造車行業之初,可謂名噪一時,其率先從PPT造車進入概念車量產預備狀態。在造車新勢力野蠻生長的時代,各方勢力紛紛搶占量產交付時間點,可奇點汽車偏偏在最關鍵時期踩下了剎車。
此時,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威馬、小鵬汽車已經駛入了交付之路。
“大車+小車,乘用車+商用車”的產品規劃和“三國七地”的研發布局,相較其他造車新勢力單一產品線,奇點汽車的確能算作是一股“泥石流”,但奇點汽車的量產之路走的時間太長,投資人的耐心被消磨殆盡之后,奇點汽車的量產底氣將從何而來?
沈海寅曾說到:“我是用前20年職業生涯、前40年人生積累下來的人脈和聲譽,為今天做的事情做鋪墊。”時至今日,無論是沈海寅還是奇點汽車,都已進退維谷,箭在弦上,無法回頭。2019年,國內造車新勢力已進入洗牌局,競爭趨于白熱化,徹底“掉隊”的奇點汽車沒有時間再耗了。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93618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