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巴菲特”光環的比亞迪似乎永遠不缺少注視的目光,在業績變臉、裁員風暴之后,比亞迪最后一張底牌————”新能源”日前也遭遇挑戰。
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鋰電)計劃斥資82億元,在深圳市龍崗區寶龍工業區興建一座新能源材料基地。如果不是同項目用地僅一路之隔的鄰居們對污染隱患提出質疑,這一號稱”世界最大的新能源電池廠”、”深圳市2011重大項目”的新能源項目將順利成為比亞迪又一光環工程。
據了解,新能源材料基地未來將主要生產鐵動力電池。電池廠用地距離周邊居民區僅百余米,靠近深圳市三大水源地,環評報告不足七天內便通過,而在環評審批前項目已先行施工……其間種種問題,怎一個”亂”字了得?
然而,這一”光環”最終還是未能逃過公眾的抗議。2011年10月23日,比亞迪承諾即日起暫停建設新能源材料基地項目;11月14日,比亞迪鋰電公告變更該項目的發展規劃,再次申報環境影響評價。
無論此次環評是再次”一路綠燈”,抑或是相關部門收緊有形之手,這場污染風暴都將是比亞迪新能源發展的一次慘痛教訓。
首次環評錯漏百出
在比亞迪此次污染漩渦中,爭議最大的是鐵電池廠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審批,而這也最終導致了該電池廠的”暫時停建”和”項目變更”。
事實上,最早揭起幕布一角的是比亞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精密制造),可謂是”兄弟犯錯、父兄受罰”。
比亞迪精密制造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寶龍工業區,亦常被稱為寶龍比亞迪。它是比亞迪四大工業基地中距離深圳市區最近的一個,主要負責比亞迪IT部分生產,而新建的新能源材料基地則選址在毗鄰寶龍比亞迪西側的一塊工業用地上。
2010年底開始,住在寶龍比亞迪西北方向僅百余米外的振業巒山谷小區業主開始不斷聞到刺激性氣味,他們開始懷疑該公司的噴涂車間涉嫌排放的有毒氣體。
”從早到晚不時會出現特別難聞的味道。有時像油漆味,有時像下水道的餿味,有時就是各種味道混雜?!睒I主劉小琳告訴新金融作者,她所居住的9棟剛好位于小區邊上靠近比亞迪的一側。
”很多業主聞后出現頭暈惡心、喉嚨堵塞、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越來越多的老人小孩得了呼吸道方面的疾病?!钡珓⑿×盏拿枋龊茈y得到比亞迪方面的認可。因為”能否證明工業中毒,要基于居民的長期健康檢查報告和環境監測結果。”
從2011年初起,業主開始聯合向龍崗街道辦事處和比亞迪提起申訴。但隨著整改一再拖延,業主們維權也不斷升級:龍崗區人居委、龍崗區國土局、深圳市人居委、中華環保聯合會……
牽涉進來的機構越來越多,但是比亞迪提出的整改期限還是一拖再拖,最終拖到了翌年1月20日。
顯然,這樣的拖延政策對比亞迪來說實非上策。”在維權過程中,我們發現了更大的問題?!眲⑿×照f。她所指的正是電池廠的環評審批之亂。
2011年6月3日,深圳人居委網站公布了當天下午召開的《比亞迪新能源材料項目基地環境影響報告書》(下稱”環評報告”)專家技術審查會,2011年6月8日,按專家意見修改后,經專家組長和市人居環境技術審查中心復核,專家技術審核意見初步完成。6月10日,該環評報告審批通過。
”要在小區和水庫周圍建電池廠,沒有任何公示,也沒有征求居民意見,那么快就通過了審批,除去中間端午假期,實際只花了4天。”劉小琳表示。
”環評剛通過時,深圳人居委網站上曾經公示了環評報告全文,當時有細心的業主還曾下載下來??墒呛髞斫涍^業主們鬧過幾次,9月前后,我們發現原來的報告被撤掉,換上了一份環評報告簡本,新報告中很多內容被隱去了?!睅n山谷的另一位業主高磊告訴作者,”現在連簡本也找不到了,幸虧我們之前作了公證?!?/p>
作者翻查了審批方深圳人居委和報告編撰方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的網站,均未找到當時公示的報告簡本。華南環科所該項目負責人康女士表示,為了維護網站,公示放一段時間就會撤掉了,而她也拒絕對外提供報告原件。
在業主提供給作者的報告簡本中寫道:”收集135份調查問卷,根據調查,83.7%的受訪者支持本項目的建設,16.3%的受訪者表達無所謂的態度,沒有受訪者反對項目的建設。調查的各個單位均支持本項目的建設?!?/p>
”這段話寫得很可笑?!备呃谡f,”比亞迪說調查問卷是他們負責做的。但是做這份問卷時既沒有經過社區管委,也沒有經過門口保安,我們的業主都沒見過這份問卷,如何能證明結果的公正性?”
康女士也承認問卷是由比亞迪提供的,”按照法律規定公眾意見都是由建設方提供的,我們會抽取有疑義的公眾進行回訪。”康女士告訴作者。
然而,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以下簡稱《環評法》)第十一條規定,專項規劃的編制機關對可能造成不良環境影響并直接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規劃,應當在該規劃草案報送審批前,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草案的意見。
按照這一規定,編制機關華南環科所如何能將公眾意見搜集的工作交給建設方比亞迪呢?當作者問起正在進行的二次環評公眾意見搜集情況時,康女士依舊告訴作者:”目前主要的意見由比亞迪方面搜集,屆時將由他們反饋過來?!?/p> [page]
電池廠的前世今生
環評報告顯示,該電池廠總投資82.5億元,其中鐵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78億元,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3.7億元,電源系統項目5000萬元,新能源及車用零部件項目2900萬元。項目建設期約兩年,預計2013年竣工投產。
奇怪的是,80多億的投資項目,在比亞迪A股招股書、半年報、三季報上均只字未提,這同比亞迪在新能源方面一向高調的姿態有所不同。
在污染風暴被掀開之后,比亞迪對此更是三緘其口。新金融作者多次致電比亞迪董秘吳經勝,得到的回答是:”正在出差,對這個事情并不了解?!?/p>
比亞迪公關田宇也表示對項目進展情況并不了解。截至作者發稿時,亦未得到比亞迪方面任何正面回復。
根據環評報告,該項目并非新建,而是比亞迪鋰電一期工程的改擴建項目,主要新建鐵動力鋰離子電池、電源系統生產線、太陽能電池組件、新能源及車用高端零部件等產品的生產線以及配套工程。
關于”比亞迪鋰電一期工程”,在比亞迪今年5月發布的招股書中曾經提到。招股書十三章《募集資金運用》中指出,募集資金將用于三大項目,其中”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總投資為4億元人民幣,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流動資金8700萬元,將全部使用本次發行的募集資金投入。
環評報告的制作時間是2011年4月,招股書5月發布卻為何不曾提及?事實上,鐵電池廠的規劃還遠早于這兩個時間。
據報道,2010年8月27日,深圳市為向特區30年獻禮,60個項目同時啟動,其中就包括比亞迪在寶龍的新能源材料基地。
高磊記得,8月份的某一天,有市領導來這里奠基。那時候有業主隱約知道,原先被稱為”汽車電子產業集聚基地”用地改頭換面,成了”新能源材料基地”。
一個月后,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網站上顯示,比亞迪鋰電通過競拍獲得G02113-0032地塊。在編號為深龍產發協2010第7號的《深圳市產業用地發展協議書》上顯示,其土地用途是新能源材料基地地塊,準入產業為電池制造。9月25日上述項目用地用途”審批通過”。
2011年6月,已經動工兩個月的項目通過了深圳市人居委環評審批。直到10月23日,深圳人居委組織巒山谷業主和比亞迪召開了一個協調會,比亞迪宣布暫停電池廠建設。
鐵電池生產何去何從?
”協調會上,比亞迪一位劉姓的高層曾經明確對我們保證,電池廠從第二天起全部停工,直到整改結束?!眲⑿×照f,”但是他們后來一直在蓋,沒有停過?!?/p>
在項目現場,新金融作者也看到有工人和運沙車進出工地?!表椖繌?月份動工到現在,已經完成了兩棟廠房基本建筑,現在正在進行外部裝修?!币幻┕すと烁嬖V作者,”但是從10月起,除了在建的兩棟廠房外,其余廠房全部停工,可能要到年底才能恢復建設。原來招了三四百個工人,現在就留下了三四十個?!?/p>
根據環評報告顯示,項目建成后將包括三個系統的電池工廠群:鋰電池組裝廠、鋰電池材料廠和太陽能電池廠。主要建筑物有生產廠房19座,變電站、污水處理廠、研發辦公樓等附屬建筑各一座。
該項目生產的鐵動力電池將于2013年實現4.0GWh/年的產能,2014年實現8.0GWh/年,這相當于2010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之和。
在比亞迪11月14日提出的變更后環評申報中,去除了磷酸鐵鋰(正極)、石墨(負極)、陶瓷板及電源系統四部分生產系統,僅保留污染相對較少的部分配件的生產和最后的組裝環節,保留均以組裝為主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和新能源及車用高端零部件的生產。
作者對照第一次環評公告中顯示的廠房布局,磷酸鐵鋰溶劑生產占3棟廠房,石墨生產占2棟,電源系統生產占2棟,如果變更,僅這三部分生產系統就將減少7棟廠房,面積或超過全部用地三分之一。
變更規劃后,比亞迪必然面臨一連串問題,被移除的生產環節將要搬往何處;多余出來的三分之一用地如何利用;配套產品生產以后,物流倉儲增加的成本如何解決?
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可能對比亞迪來說也是一個未知數。董事會辦公室公關總監張小銳在郵件中回復作者:”這些涉及公司投資、資金等方面的問題。對比亞迪來說,是比較敏感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比亞迪鐵動力電池生產主要集中在惠州大亞灣的比亞迪基地,而不久前惠州比亞迪同樣遭受著環保的考驗。
惠州環保局2011年6月24日公布的《惠州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告》顯示,主要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前五位中,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危險廢物產生量以5712.9噸位居第4名。
”所謂新能源,不只是在使用過程中無污染,而且要在制造過程中也沒有污染。這是我們普通公民的理解。不知道比亞迪是如何理解和解決的?!备呃诒硎尽?/p>
盡管比亞迪已經提出了第二次環評申請,但由于《環評法》規定研制單位有權選擇采納或不采納公眾意見,因此項目仍然可能上馬。中華環保聯合會接到業主投訴后,已指派一名志愿律師,目前業主和該律師正在商討走民事訴訟的程序,向比亞迪提出索賠。盡管具體索賠數字還要商議,但曾有一名業主提過”每戶賠償100萬”的說法。
目前寶龍片區已經建成南約村、新建村、新沙村、卓弘高爾夫雅苑、金地、仁恒等地產項目,加上在建的寶荷欣苑保障房項目,有業主估計,未來2-3年該地區居住人口將達到35萬。
一旦巒山谷業主訴訟得到支持,比亞迪要擔負的賠償也許不僅限于這一社區。
如此看來,比亞迪想從污染漩渦中順利抽身,還需要一段時間。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新金融觀察
作者:楊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968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