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2018年是我國汽車工業很不尋常的一年,行業在連續增長28年之后,首次出現下滑,直至今年上半年,這種下滑的趨勢有增無減,這是大家沒有想到的。因為按照目前我國的千人保有量看,現在還不是下滑的時候,應該還能有一波平穩的增長。下滑的因素有多種,經濟下行壓力、國際貿易環境、城市資源承載限制、消費者信心不足等。
他預測,未來行業增長和降幅都小于5%,過去高增長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是非常不錯,一枝獨秀,新舊動能的加速轉換,應該看到行業的短期壓力很大,但從長期向好,有挑戰也有機會,機會大于挑戰。
王傳福介紹,去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達到100%,銷售了24.78萬輛,連續4年全球第一。今年1-5月,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06%。不僅是比亞迪,很多同行在新能源汽車都做得非常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共同奠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領先和優勢地位。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又趕上全國十多個城市提前實現國6的排放,行業這段時間應該會承受一定的壓力,王傳福預計,四季度市場會變好。今年新能源汽車的增速會放慢一點,但全年40%的增長還是會有,比亞迪全年的增速會達到70%-80%。未來在國家戰略引領和扶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列車不會放慢,對此比亞迪有信心。
2005年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為1%;2016年到2018年,短短3年時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接近5%;這一成績的取得也符合行業發展的規律。因為新生事物的成長,一旦突破1%就會呈現爆發式增長。預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會更快,除了技術帶來的市場驅動外,還有政策的驅動因素。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突破200萬輛,滲透率接近10%,到2025年,如果呈現等比例的增長會達到20%;如果出現爆發性增長應該不低于30%,這意味著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會突破1000萬輛,行業和消費者結構煥然一新,實現新舊動能的全面轉換,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持續穩定的政策驅動非常重要。王傳福認為,到2021年的后補貼時代,應該如何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不僅比亞迪,很多同行車企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國家能否明確提出2025新能源30%的發展目標,建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長效機制,進一步發揮雙積分在乘用車領域應有的作用,同時盡快發布支持商用車雙積分的體系,此外能否在稅收上做些優惠或減免等。
當前傳統汽車面臨巨大的下行形勢下,能否一方面對傳統燃油車全面進行禁售,另一方面堅定不移扶持新能源汽車全面電動化,并給予更多通行、充電等優惠政策,或在控制汽車消費總量的前提下,將指標向新能源汽車傾斜,釋放被壓制的巨大的消費購買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夠化壓力為動力、化劣勢為優勢,促進汽車消費全面升級。
王傳福提議,國家盡快制定全面電動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全面推動全國范圍的汽車全面電動化,分領域進行,循序漸進,分步推進。比如2020年公交車全面電動化,2022年出租車全面電動化,2025年城市物流和專用車全面電動化,2030私家車全面電動化。
此外,他認為,汽車全面電動化對我國有多層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是保證石油安全,我國已經成為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對外依存度接近70%,如果全面電動化,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變為0,自給自足。
二是治理空氣污染,我國很多城市空氣污染主要來源汽車尾氣,推進全面電動化有利于各地打贏藍天保衛戰。
三是承擔大國責任,有利于實現中國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承諾,為全球貢獻中國方案。
四是促進產業升級,推進汽車全面電動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有利于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推進汽車強國。
王傳福表示,如果說電動化是上半場,那么汽車變革的下半場將是智能化,有兩個方面,一是車輛自動駕駛,二是人工智能。傳統汽車是基建車,就像算盤一樣,一旦基建車改成電動車,相當于將算盤改成計算器,智能東西才能真正實現,對汽車來說將完全進入智能時代,不再只是簡單的代步工具。汽車是一個長了腿的超級手機,給生活帶來的改變將比手機大得多。比亞迪將推出游戲汽車和音樂汽車,創造全新的智能體驗。
王傳福最后表示,當變革進入深水區,機遇和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在這種環境下,更需要堅持苦練內功,持續創新,緊抓百年一遇的變革機遇。
來源:澎湃新聞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93965
以上內容轉載自澎湃新聞,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