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洋洋灑灑了300余字,替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吶喊叫屈:新款車的品質性能提升了價格卻沒漲,對消費者來說,難道不是天大的好事?
這是王欣自去年出獄后,第一次在微博“蹭”著所謂的“熱度”,評點時事。
2018年2月7日,王欣出獄,從那時算起至今近一年半的時間,他在公眾面前的表現相當低調,包括他的微博里,除了自己正在進行的云歌創業項目,以及一家三口的偶爾日常,關于“別人家”新聞的評點和轉發,總共只有兩條。
其中,一條關于小鵬,另一條也關于小鵬。
而王欣本人,是第859位小鵬G3車主。
王欣或許是小鵬汽車的粉絲?你可以這么理解,但我不這樣認為。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兩位朋友的惺惺相惜,亦或從另種角度而言,這是王欣在何小鵬最需要幫忙時,反手向其遞出的橄欖枝。
因為在王欣最困難的時間里,小鵬就是這樣做的。
2015年6月17日,距離王欣上次被捕已經過去了近一年時間,彼時念夫心切的王欣太太忍不住注冊了微博賬號,發表了第一篇長微博——《老公你好嗎?》。然后何小鵬第一時間站出來,使用了熱門話題#我欠快播一個會員#力挺王欣及其家人,并對王欣太太的這篇文章進行了3399元的打賞。
三年后,王欣出獄,太多曾經的朋友表面功夫、避而遠之,只有三位朋友為王欣光明正大地接風洗了塵。而何小鵬,就是其中之一。
何小鵬還在當天興奮地曬了合影,說“特別高興王欣兄弟的回歸,他身體很好,思維完全和大家同步,我們一起興致勃勃討論了AI、視頻、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也聽到了很多秘聞和往事。堅信不久的將來,江湖中會有王大師的下一段傳奇。”
這是公眾人物里,唯一對王欣回歸大張旗鼓表示了歡迎的一個。
可以說,在對待朋友和自己信賴的事情上,程序員出身的何小鵬,是沒有那么多花花腸子的。我怎么想就怎么做,愛誰誰。
所以何小鵬從無到有起家的這一路,不但不缺朋友,而且在每個關鍵節點上,都有朋友伸手支援渡過難關。
比如創立UC的2004年,何小鵬本來做好的準備是打場持久戰,哪成想UC手機瀏覽器問世沒多久,就無心插柳柳成蔭得火了。
這給何小鵬帶來的直接尷尬,就是突然增加的流量對服務器造成了極大挑戰,緊缺的人手若想跟上節奏也會讓財務捉襟見肘,而當時UC的賬面現金,只有30萬元。
彼時向何小鵬施以援手的,是剛剛新晉為中國首富的網易創始人丁磊,他一為何小鵬提供了80萬元的借款,二向其出借了網易的服務器,三還把自己辦公室的一部分租給了這個也在同時推廣郵箱業務的“潛在的競爭對手”。
要不是丁磊,何小鵬的初次創業八成就要斷炊。
而丁磊的理由,只是因為在看到何小鵬的競品郵箱很不錯后與之約了頓酒,然后自覺何小鵬是個可以信任的實誠人。
再比如雖然何小鵬是UC的創始人,可UC彼時的總經理卻是俞永福,何小鵬只是副總經理。這在十幾年前是頂有名的一項“UC配置”,畢竟創業團隊尋找補充合伙人,都是給自己找副手,很少有給自己找老大的。
但背后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何小鵬認為前聯想投資副總裁俞永福在很多統籌方面都比自己和另一創始人梁捷要有經驗、有魄力,“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真的想做成大公司,一定是需要不同的人,而且是比你強的人。”
于是何小鵬與梁捷一遍又一遍地去說服俞永福加入UC,最終俞永福放棄了聯想的百萬年薪,2006年底加入UC公司,任職董事長兼CEO。
這在當時,也成為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段佳話:俞永福放棄百萬年薪南下,何小鵬、梁捷有容人之度。
自那以后,何小鵬開始給外界留下的,就是一個滿不在乎、直來直去的實誠人設。
哪怕到現在,何小鵬的很多思路和行為都還透著“好人”性格。
就拿小鵬汽車的命名來說,現在中國車企里用創始人姓名命名的品牌大約有三個:WEY、理想和小鵬。你看,只有小鵬,是把自己的名字紋絲不動照搬上去的,一點變通和寓意也沒有。
但何小鵬不在乎這些,他就覺著,“用本人的名字,就是最大的自信和誠實”。
所以他對一切事物和想法的表達都很直接。
比如對待員工。
他在做客安徽衛視《品格》欄目的時候透露過,在公司里他推崇平等文化,喜歡員工管自己叫小鵬,要是有人叫了“何總”,就罰款自己(注意是自己,不是員工哦)5000塊。
那他一直是這么“寵愛”員工的“小鵬”嘛?也不是。
何小鵬并不避諱,是老早前自己微博私信的一條留言刺激了他。那條私信來自某UC員工的老婆,她問何小鵬,自己的老公跟了他5年,認真工作,什么時候才能買房?
他忽然就意識到,讓員工和員工家人過上他們所期望的更好的生活,是老板不應忽視、而且必須思考的。“只有公司對員工有愛,員工才能對產品、對用戶有愛”,所以何小鵬決定,要“設計一套體系和機制改變這個事情”。
比如對待身邊人。
對自己有恩的,比如他創業UC時的天使投資人雷軍,他會在每個小米的關鍵時刻發言支持一波,會在小米上市時自掏腰包1億美元購買小米股票,還給雷軍去了封長長的感謝信。
對與自己多少相關的,比如自己在華南理工大學的學弟學妹們,何小鵬畢業多年,卻依然會回華南理工演講,會在微博帶頭號召給學生捐款,也會時不時參與相關公益活動。有網友曾經留言寫過,有次他們群里有人家里出事籌款,何小鵬不聲不響就給了三萬。
而盡管如此,何小鵬還無時無刻不在感謝身邊的相識與朋友,在他的微博隨手搜索“感謝”或者“謝謝”,就能發現打從UC年代起,感謝用戶、感謝員工、感謝同行、感謝媒體、感謝投資人、感謝合作伙伴等等是他的日常,刷幾頁刷不完。
這番頻率,在其它任何一個我關注的汽車行業創始人或從業者的微博里,都是沒有的。
再比如直言快語。
何小鵬說話惹出麻煩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連小鵬汽車官微都忍不住發抖吐槽,“老板一發微博,我就開始頭禿。”
上半年的博鰲論壇,何小鵬直言雖然中國電動汽車發展速度全球第一,但創新品質和質量并未同步提升,要不是因為牌照、補貼等原因,“買電動汽車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想買電動汽車”。
雖然此話人人心知肚明,但被車企老板就這樣擺在臺面上說,還是第一次。
于是在社交網絡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們那幾天集體陷入了一波輿論漩渦。
再往前,去年小鵬汽車品牌日的時候,何小鵬演講說現在中國其實只有四家研制智能汽車的公司,還打出了PPT大字,“上汽、吉利、小鵬、蔚來”。
他給出的理由,是“整車廠商,只有做深度定制或者自研系統,并且這個系統擁有自動駕駛功能,才能叫做真正的智能汽車。”
此話細辨之下似乎確有道理,但想想也知道,此話一出勢必前方就是一波口誅筆伐,還有其它未提及車企的耿耿于懷。
風波過后,何小鵬專門給公關團隊說了一聲:“辛苦,給你們添麻煩了。”但想想也知道,要是何小鵬真能改掉這般性格,哪還會有官微“頭禿”那句話,又哪還是真的何小鵬呢?
總之,若是單從人格和性情角度看何小鵬,絕對算得上心直口快、有一說一的好人。
但現在,這種心直口快放在“道歉信”這件事上,就顯得不夠聰明,甚至有點答非所問了。比如小鵬汽車是否真的在宣傳和銷售環節有信息誤導的部分?只字未提。
誠然我也理解,何小鵬確實是吃過“慢”的虧。
那還是2014年UC要開始做PC瀏覽器的時候,其實這個時間節點切入非常晚,QQ、360、火狐、谷歌等瀏覽器早就各霸一方了,手機瀏覽器的霸主UC才開始行動。
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何小鵬此前一直不看好PC端,所以曾經表態“UC會保持專注,只做手機瀏覽器”,而后來看到PC和TV端的市場后,何小鵬也坦言,“我食言了”。
從那天開始,何小鵬就更加確信,互聯網的行業屬性是“永遠不變的只有快速變化”;不變,你的公司就必輸無疑。所以他很坦然,“我此前的承諾被現實無情地打敗了,就像那句經典言論: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這或許也是為什么,在小鵬汽車快速迭代這件事上,何小鵬覺得名正言順、理所應當,還大大咧咧地直接回應。
可惜這屆消費者,欲望更多,也沒那么好惹。
倒不如就著事情發展順其自然下去,反倒消費者慢慢就會被帶至新的互聯網汽車節奏了。誰規定汽車一定要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換代,外加上市半年后必須降價呢?
有時候,何小鵬真該學學馬斯克,Model 3價格之前大起大落的變化,也沒見馬斯克解釋什么呢。
當好人,沒錯,可要是當成“老好人”,可就太“寵”消費者了。
來源: 十一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94978
以上內容轉載自 十一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