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全國乘聯會發布廠家數據,2017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98366臺,相比11月增長1.8萬臺,環比增長24.4%。在補貼目錄穩定推出、雙積分政策出臺,以及分時租賃市場擴大等因素下,各家車企加大新能源車產品投入, 2017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共銷售56萬臺。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預計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或達到70-75萬輛。
與11月結構性走強不同,12月新能源乘用車呈現均衡走強特征。其中純電動轎車實現同比132%增速,插電混動實現同比134%增速。
數據顯示,12月純電動轎車銷售82211臺,占比84%,其中A00級純電動車銷50011臺,同比增182%,仍是最大市場。插電式乘用車銷量16155臺,占比16%,由于基數底,12月插電混動同比增速134%。
車企方面,12月北汽新能源以18479臺蟬聯單月銷量冠軍,比亞迪和奇瑞分別以17052臺和10214臺位列亞季軍。累積2017年全年銷量數據,比亞迪以113669臺位列第一,二三名分別是銷售104520臺的北汽新能源和44236臺的上汽乘用車。
就單個車型來看,純電動領域,北汽EC系列、奇瑞eQ、寶駿E100分別以13169臺、5650臺、5545臺分列冠亞季軍;插電式乘用車領域,比亞迪宋DM以4634臺奪魁。
2017年新能源車乘用車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崔東樹指出對2018年新能源車增長不應太樂觀。他認為,2018年是新能源車動能轉換年。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其中2018年的限購城市牌照支持達到峰值,北京上海都可能沒有牌照增量,這對中大型電動車增量帶來滅頂之災,而入門級A00級電動車也面臨補貼大幅降低的危險,當年電動輕客降補后低迷的風險也有可能在A00級低續航里程車型重演。
崔東樹認為,如果地補政策也大面積退出,支持政策非線性退出超預期,政策結構性大退也需要其他政策跟進的有效接續平衡。此外,雙積分政策延期到2019年實施,這對新能源車企發展也是較大沖擊,不利于企業規劃落實。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章漣漪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uju/6096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