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上海國際汽車城、汽車·創新港主辦的新技術新模式 “星辰計劃”2018年度第一期示范應用場景展示發布會在汽車·創新港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國汽車產業培訓基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合創新中心、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的力量共同協辦,上海國際汽車城開發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現場匯聚了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多個創新示范項目,圍繞不同主題應用場景,同臺進行實車動態演示,并共同探路其商業應用的市場前景。活動吸引了眾多整車廠、零部件企業、科技公司、園區地產公司、投資公司、各國領事館、科研院校和多家媒體的出席和關注。
新技術新模式示范應用場景展示發布會
上海國際汽車城發展公司執行總經理徐健致辭
在應用展示環節,智能駕駛創新項目圍繞每個主題場景均有兩至三個團隊進行現場展示,它們分別是:
智能代客泊車(禾多科技、眾楨科技、環宇智行)
禾多科技↑
環宇智行↑
園區無人物流配送(京東配送機器人、真機智能機器人)
真機智能機器人↑
無人化自主充電(Lumen、環球車享、嶼鉦新能源)
嶼鉦新能源↑
到場嘉賓零距離觀看了八個團隊的實車動態演示,并聽取團隊技術負責人的現場講解;場外觀眾也通過實景跟拍觀看了網絡同步直播,最高在線觀看人數接近5萬人!著實可謂一場線上線下的智能駕駛“黑科技盛會”。
在之后的圓桌訪談上,嘉賓們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并聆聽了臺上的業內專家和參演團隊代表分別圍繞三個主題場景發表對談,分享幕后花絮和對商業前景的思考等。到場嘉賓均對這一天活動的創新形式及其效果給予良好反饋和高度贊揚。
影響與意義
除了提供面向市場的公開展示平臺,“星辰計劃”還依托上海國際汽車城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地的生態環境,整合辦公空間、測試場地、技術人才、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平臺等優勢資源,全力支持這些優秀的創新團隊與產業進行無縫對接,加速從研發走向商業示范推廣的過程。
“星辰計劃”的實施將使上海國際汽車城這片創新生態豐富的沃土超越其物理空間的功能,進一步打造一個全產業融合的平臺。這個平臺既能使人工智能、大數據、通信和物聯網的新技術同汽車產業相融合,也能讓跨界進入者、創新創業公司和傳統車企相融合,讓大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彼此聯合,共同推動上海向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加速邁進。
此外,“星辰計劃”還將于6月推出第二期示范應用場景展示發布會,屆時會有另一批智能駕駛創新項目團隊圍繞全新的幾個主題場景進行展示。
背景介紹
上海國際汽車城經過十七年的建設,已打造出中國最全的汽車產業鏈生態環境。在汽車產業朝著“新四化”升級邁步的大趨勢下,汽車城新一階段的發展方向正從傳統汽車研發、制造和貿易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轉型,并大力支持創新創業集群的形成。
新能源方面,2011年起,上海國際汽車城就成為國際電動汽車示范城市。歷經六年探索,已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產品示范、數據中心、共享分時租賃等商業落地成果。
智能網聯方面,自2015年被國家工信部授予中國第一個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以來,上海國際汽車城建設了封閉測試區、自動駕駛場景庫以及首個V2X測試智能道路,并建立了示范區的執行機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合創新中心。
同時,位于汽車城核心研發區的的汽車·創新港也已投入運營兩年半時間,目前已有蔚來汽車、上汽阿里、長城哈弗、地平線等多家明星企業入駐。它既是上海市經信委授予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示范基地,也是一個推動汽車創新技術商業化落地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星辰計劃”的誕生
在智慧交通領域經歷著日新月異變革的時代環境下,上海國際汽車城的管理者們認識到解決未來出行問題不是僅憑技術公司或者某家汽車廠商的一己之力所能實現的,而應由多方出力,聯合基礎設施和政府、商業合作伙伴來協同完成,“星辰計劃”亦由此應運而生。
它于2017年11月28日由上海國際汽車城、汽車·創新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合創新中心、中國汽車創新孵化器聯盟共同發布,旨在通過政策補貼、研發空間、測試場地、商業落地及推廣平臺等全方位資源的整合,扶持汽車領域新技術與新模式的示范應用。其目標和意義在于推動多個未來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新能源化、共享化的使用場景更快地實現商業落地,并促成更多優秀的創新創業企業與汽車城所聚合的產業生態鏈進行技術對接和商業合作。
來源:汽車創新港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hanhui/6867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