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政策推動下茁壯成長,新能源車產量占比已經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也令中國汽車工業實現彎道超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當然,用補貼來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利有弊,特別是騙補事件的發生,讓政府不得不思考“雙積分政策”等更優的方法。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在兩三年內平穩退出,讓位于市場,讓市場自由選擇未來的發展路線。 隨著整個產業步入“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與機遇?產業鏈上、中、下游如何攜手共進?產業鏈的競爭格局將會如何演化?產業投資趨勢又將會如何? 正是基于這個目的,以新能源汽車行業作為重要投資方向的樸素資本,于6月9日聯合新財富共同舉辦了“2018新能源汽車行業高峰論壇”,探討“后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投資機遇”。本次論壇聚集了經濟學家、業界專家、投資機構、證券分析師,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非常優秀的企業代表,來共同把脈行業,探討上下游協同的空間及并肩前行的方式,碰撞產業投資機會。 樸素資本董事長梁斐發表致辭 新財富總編輯薛長青發表致辭 其中在宏觀和行業分析方面,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展望了2018年中國經濟金融政策,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李寶華梳理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材料產業與政策,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鄔博華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高工咨詢(GGII)董事長張小飛博士探討了氫燃料電池在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和投資機會。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發表演講 在微觀方面,論壇邀請了樸素資本在新能源行業的已投企業四川金頂、萬潤新能源、力高技術、海盈科技、住美股份、車主邦、中科華聯,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優秀企業吉利新能源、欣旺達、長虹新能源、申龍客車、億鵬新能源等40余家企業代表。 此外,參與本論壇的還有來自杉杉創投、基石資本、浙商創投等80余家投資界代表,招商銀行、國信證券、中再保險等30余家金融機構代表;證券時報、經濟觀察報、清科集團、高工鋰電、中國電池網等10余家財經、創投及新能源專業媒體。 新能源汽車上、中、下游細分領域的標桿企業以及相關的投資機構匯聚一堂,從細分領域在新能源產業鏈的定位、發展趨勢、整合協同等多個角度進行交流討論,在行業的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后補貼時代”將加速低端產能出清,呈現強者恒強格局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綜合考慮國家安全、經濟利益后的產業政策、國家戰略,市場均堅定看好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機會。“后補貼時代”可能帶來短期陣痛,但從長期看,政策驅動過渡到消費驅動,交由市場這只“隱形的手”引導產業發展,能夠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國有品牌的全球競爭力。 面對政策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行業普遍認為需要回歸汽車發展本質,控制好成本、提高品質是關鍵。行業集中度提高,強者恒強,但也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高成本、低品質的低端產能逐漸出清,有技術優勢、市場優勢、資金優勢的企業才能在“后補貼時代”的環境下勝出,行業從“百花齊放”逐漸過渡到“寡頭競爭”。而且,“后補貼時代”是在前期補貼基礎下的發展,已經積累優勢的企業仍需精細化運營,強化核心競爭力,來面對“后補貼時代”,甚至是無補貼時代的競爭,逐漸過渡到參與全球化競爭中。 在未來投資機會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每一環節都非常重要,不僅是未來新技術發展的基礎,也是對現有環節的補充,前者比如燃料電池、固態電池,后者如濕法隔膜等的進口替代。樸素資本合伙人彭健認為,國產替代的高端材料、器件和裝備,前瞻性技術以及智能駕駛是未來重要的三大投資方向。長江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首席分析師鄔博華認為,未來的投資機會主要是兩點:一是消費升級帶來的強運營類領域,如軟包電池、熱管理、高鎳化等;二是全球化競爭下的中游制造商龍頭。在政策大背景和市場容量下,中國要做到2020年保有量500萬輛,占世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70%以上,則國際化市場是未來的重點突破領域。同時,這要求國內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優勢,把控成本的同時提高品質,在低成本下提升份額、高品質高技術拿下中端市場。 所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光明,“后補貼時代”加速了行業低端產能出清、強者恒強的格局,未來的投資機會仍然豐富多彩,部分細分領域的行業龍頭還在崛起中。 新能源汽車投資2.0時代,產業鏈整合趨勢明顯 從近期3年資本市場的數據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并購重組規模大于直接投資。據統計,2017鋰電行業出現了多次并購案,平均12天出現一次并購,前十大并購合計達到285億元。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進入2.0時代,以并購整合為主,橫向縱向布局,強調產業鏈的協同作用。 細分領域產業鏈要做大做強,除了品質端優化、成本端控制,還需要做到行業標桿,用高標準的行業優勢參與全球化競爭。這個過程中,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優化強化,但更離不開企業對上下游的控制能力,并購整合替代被并購是做大的動力,也是行業發展趨勢。 具體而言,BMS強調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控制領域的優勢地位,一般要求BMS企業以橫向集成、縱向核心器件為突破方向。樸素資本已投企業中科華聯也從隔膜設備制造商單條主線,擴充至覆蓋下游隔膜制品生產兩條主產品線,縱向布局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中高端市場搶占份額。吉利商用車副總經理林嘯虎先生從整車廠角度看供應鏈時,更關注經濟性、方便性、定制性的需求滿足度,比如降低成本提高客戶接受程度、充電方便提高客戶體驗度、不同場景的定制市場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樸素資本已投企業住美股份創始人王紅梅女士總結,在“后補貼時代”的背景下,企業家需要關注性格和價格的平衡、成本與利潤平衡、技術與需求平衡,強調建立客戶命運共同體。 圓桌論壇觀點交鋒 但在面對企業跨界布局時,行業專家們建議看清各細分領域的技術壁壘,不能盲目拉長產業鏈,應根據自身的技術優勢、客戶優勢、市場優勢有選擇性地布局上下游企業,實現產業的協同作用。比如車企切入BMS領域是否能勝過第三方BMS企業,市場的觀點并不相同。對于新市場的布局,如快充、無線充電、換電等,要綜合考慮法律法規、運營成本、技術可行性等因素后再決定是否布局。 總體而言,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投資2.0時代,以并購整合為主,重視產業鏈的協同作用,對做大做強做優提供了更豐富的機會。 樸素資本新能源產業布局,暗合產業協同大趨勢 樸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長期深耕產業投資機會,一線項目投資團隊皆為相關領域的產業專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是樸素資本的重點投資方向之一。投資團隊專業嚴謹,即使面對政策的不確定性,仍重視投研結合,深挖產業鏈價值,尋找優質標的,先后投資了力高技術、萬潤新能源、海盈科技、住美股份、中科華聯、車主邦等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投資的上游企業覆蓋正極材料、隔膜等,中游企業包括電芯、BMS、線束、高速分散機等,以及下游的汽車服務公司。 樸素資本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符合產業協同的發展趨勢。已投企業之間協同作用明顯,體現為兩方面:外部導入資源、內部優化治理。最終,打造出綜合性產業鏈投融資平臺。 未來,樸素資本還會繼續布局高端材料、器件、裝備等具有國產替代前景的領域,富鋰錳、鋰金屬負極、固態電池等前瞻性技術,以及車聯網、激光雷達、行車算法等智能駕駛領域,繼續豐富完善全產業鏈布局,深化產業的協同作用,成為“產業中的創投機構,創投中的產業機構”! 現場互動氣氛熱烈 撥開云霧見天明,在“后補貼時代”的背景下,政策影響的不確定性疊加市場化的確定性,由政策向市場引導的轉化,新能源汽車發展逐步規范化。欣欣向榮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從導入期步入成長期,投資機會頻現,投資價值凸現。為投資者解讀未來,提供思路,樸素資本將與各位投資者攜手并進,分享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盛宴!
來源:樸素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hanhui/7003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