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京時間6月30日晚滴滴完成低調、快速的上市后很快引發了一系列的波瀾。
首先是7月2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了一個通告,要求滴滴停止了新用戶注冊:
——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范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
這一紙通告對于滴滴來說,無異是一記悶錘,市場上也紛紛開始猜測滴滴究竟發生了什么。
目前能比較確定的信息是,滴滴有個獨立董事,叫Adrian Perica,從2016年6月30日起擔任滴滴出行獨立董事,根據披露,此人在西點軍校畢業,前美國軍官,曾是美國陸軍的一名軍官。
這引起了很多人猜測是否滴滴是因為安全問題導致了被審查。
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滴滴有可能在上市的時候,把國內的一些涉及安全的數據暴露了出去,但這個說法目前沒有實質證據。
隨后在7月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通告:
——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滴滴對此也有了回應,表示會認真整改:
截止發稿,目前IOS和安卓端均未下架。
分析:雖然兩次官方的通告都沒有提及“道路數據安全”方面的內容,但其實對于個體來說沒有太多價值的數據,一旦有了成千上萬條,就會有及其重大的價值,目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對于國內敏感地區的加密,以及坐標偏移,如果滴滴有了足夠多的數據,理論上是可以反向推算出來的。
2. 對于部分敏感機關個人的出行數據,如果被掌握了那么就意味著對方的情報機構可以通過很多出行的細節獲取到極其有價值的情報。
3. 城市交通數據的泄露,可以在關鍵時刻通過控制某些車輛造成事故從而引發連鎖混亂,為某些特定目的服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hengce/15062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