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新沃土·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常熟)峰會在常熟市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屆峰會由常熟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峰會遨請了國家部委與行業專家解讀最新產業發展政策,并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企業投資與發展戰略等進行深入探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特邀專家張書林以《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進入規定情況及對投資熱的冷思考》為主題進行發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特邀專家張書林
以下為張書林發言實錄:
很高興今天受邀能夠跟大家一起來交流,我今天的題目就是純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思考,用這個題目來跟大家做一個交流,也是我最近工作當中的一些總結。
第一如何認識新建純電動乘用車投資項目,第二個問題想講一講我們的發展形勢。大家知道2010年,國家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們戰略的新興產業,汽車自動化的趨勢已經是各界的共識了,特別是在2013年以后,在國家財政補貼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迅速增長,2015年5月,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發布了一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投資項目管理規定,也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27號令。
這個27號令的發布,就給沒有生產資質的這些企業,進入到我們純電動乘用車的領域提供了機遇,很多企業開始準備申報了,有一些個人開始成立了公司,有些地方政府也加大了招商引資的力度,開始預撥土地、建設工廠,投資熱情空前高漲。任何政策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針對特定的一些群體來制定的,都有它的針對性和時效性,27號令也不例外。
為什么專門選擇了一個純電動乘用車呢?因為純電動乘用車是我們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個主體,同時也是我們最具有發展優勢的一個傳統環節,只要是這個車搞好了,我們整個新能源汽車的形勢就可以帶動了,所以國家首先針對純電動乘用車,制訂了投資政策。
大家知道我們國家不缺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企業,起碼有幾十家。據我理解,這次國家發布27號令的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個是引導規范投資和產業發展方向;第二個,是要吸納一些真正能夠掌握核心技術,有參與國際競爭跟持續發展實力的、能夠專心的從事純電動乘用車研發生產的企業,來進入到我們這個領域。說白了就是吸收一些比現有的企業更專注研發生產純電動乘用車的企業進來。這樣就促進了我們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升級,加快我們產業目標的實現;第三個,就是給這些沒有生產資質的這些有志者,跟有資質的生產企業一個平等競爭的市場機會,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也就是在我們純電動乘用車這個生產領域,能夠形成一些新的競爭格局,實際上當時制訂這個27號令的時候是出于這個目的。
在這個27號令公布以后,雖然對純電動乘用車的投資總額和生產單位都不設定要求,但是對投資主體的基本條件,和它的建設內容,比傳統汽車有更嚴格的審查范圍和考核標準,大家知道原來對我們傳統投資項目,就是由咨詢評估機構對項目可行性的研究報告做一個評估,由國家核準。這類項目就不一樣,除了原來傳統的審查以外,還專門組建了一個投資專家評審委員會,對投資主體的基本條件要進行審查,這個項目要進行兩個審查,換句話說這次投資準入的門檻不僅僅沒有降低,反而是提高了。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幾十家企業申報這批項目,原來也做過統計,開始有上百家,各個省市報的,最后我們經過審核以后有些企業不屬于這個范疇,就把它劃掉了,最后剩了幾十家。最近統計大概有二十多家企業,將近三十家,都在做申報的準備,也就是說申報的工作進行的比較多了,有這么二三十家,還有一些互聯網企業。還有一些個人或者海龜,他們集體組合起來要創業成立公司,還有一些外資企業,也包括我們現在還有一些整車企業,像北汽、奇瑞這樣的,他們也想把它單獨分離出來。
這些企業應該說成分比較復雜,目的也不一樣,有的確實是看好了純電動車未來的發展前景,立志為純電動車乘用車的事業的發展做更大的努力,有的就是為了上市,有的就是想利用新的研發生產模式,來替代傳統的汽車的生產研發。有的就是為了拿到資質,尋找一個新的商機,因此目的還是不一樣的,目的不一樣,而且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所以我為什么說這些呢,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的慎重的來決策,免得貽誤發展的時機,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截止到目前,發改委已經接到了正式的申請企業有八家。其中有三家已經獲得了發改委的核準,這個大家在網上也能看到。其他的五家也都在審查,或者是即將審查當中。
根據對核準項目的總結,我們總結出這么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就是這些項目的投資主體都具有很堅定的純電動乘用車的發展信念和決心,這是很重要的,是真干實干,首先得有這個前提。
第二個特點就是在中國有完整的自主的研發精力,不但能做出15輛樣車,而且他有比較深的研發基礎,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一定的技術積累。
第三個特點是有充分的自主性。一個就是完全的自主品牌,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二就是它掌握了核心技術的發展,自己能夠掌控。三個就是我們說的自主不等于封閉,很多它是比如說我們通過和外部的聯合,和國內國外優質企業的聯合,這是審查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第四個是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里面主要體現在這些項目當中有一個很穩定,很完整,而且具有實力的一個團隊,包括管理團隊,包括他的基礎產業的能力。此外,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充裕的發展資金,干事兒沒錢不行。
第五個特點就是具有參與國際競爭的條件和前景,這個主要就是他們在中國有一定的實力的,而且有穩定的研發團隊,這個研發團隊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了。有國際規劃和戰略目標,規劃都很實在的,而且這個規劃是落實到產品上,技術、產品都是很落實的。
第六個特點,就是他們未來的量產車,市場定位非常清晰,都沒有依靠補貼,保證我在市場上可以有競爭力的,這些特點都是最近發改委核準項目當中統計出來的。這些項目的特點也體現了現在對申報項目水平的要求和方向。
下面我想介紹一下關于申報項目提供的樣車的情況。根據27號令的要求,申報項目的投資主體要提供自主研發、自行試制的15輛同一形式的樣車,包括里面所有的零部件都要一樣,這些樣車要經過國家檢驗機構的檢驗,檢驗以后首先要符合兩個標準,第一個要符合國家的汽車標準,因為它終究是個汽車。第二個要符合純電動汽車的標準,第三個要符合27號令對純電動乘用車要求的技術要求,這個是高于國家標準的基本要求,在27號令附件二里面的表格,最后還要經過專家的審查。
這樣我們總結這些企業提供的樣車,有三個特點,第一個,樣車都是自主研發的,沒有借助其他產品改造的。從樣車的檢驗報告可以看出來,純電動的正向研發都有明顯的技術探索、技術積累的特點和過程。有些樣車它的車身局部變形了,那么我們就問他為什么你這個車身局部變形,你事先知道不知道,反過來就要查他的研發資料,我們看他的設計研發資料,發現他在對強度分析的過程當中,已經發現了這樣的結構強度的問題,但是他們還沒有來得及改造,說明產品在正向研發過程當中,確實是有很明顯的探索和技術積累的過程。
第二個,這些樣車的動力系統的規格、策略和配置方式都不一樣,動力系統多樣化。
第三個就是車身結構多樣化,輕量化結構的途徑也是多樣的,有的是采用全鋁的車身結構,也有的是高強度鋼和鋁復合的,也有的是采用復合材料,有的底盤有焊接有鉚接,所以工藝和車身結構是多樣化的。這個是體現了這么一個特點,這是提供的樣車的特點,介紹給大家,對大家有一個借鑒。
我總結出來這次純電動汽車沒有一個統一、成熟的研發模式,它的工藝和技術路線是多樣化的,由此可以看出來,純電動汽車的研發極具有創新性和挑戰性,所以大家不要認為純電動汽車的研發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兒,要真達到這個標準是不容易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純電動乘用車,這次我們要求提供的樣車,終究還不是一個量產的產品,所以你不能要求它百分之百達到量產車的水平,雖然有些不完美,但是我們覺得,通過審查專家可以理解。但是總體來看,這次提供的樣車技術水平是比較高的,通過剛才我們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它的續時里程、最高車速、能耗水平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它的能量回收都在15%以上,有的車達到了30%以上,充分體現了我們國家在新藤原汽車產業具有比較強的發展實力。
這是關于這次27號令,我們在審查當中給大家總結出來的一些具體情況。
下面介紹一下發展形勢,結合我們最近的一些工作談一下發展形勢。這里面一個就是在國家的支持之下和企業的努力下,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已經逐步清晰了,這個發展前景很清晰了,這里面講了這么四點,這四點我們不展開了,我預計到2020年到2025年之間,我們30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乘用車,可能就具有跟傳統汽車同樣的競爭力。到2030年的時候,我們的純電動汽車和傳統汽車應該是在市場上并行的,這是我們做的一個預測,根據我們現在的發展趨勢。
第二個,政策走向。最近我們一直在探討國家補貼的一些方向,國家補貼的方向一個是退坡,另外一個補貼的同時要提高技術要求,充分體現高技術可以拿到高補貼,低技術拿到低補貼,但是這個補貼的標準,總體來說應該高于國家的準入標準,因為準入標準是進公告的標準。另外標準有可能直接面向消費者補貼。另外國家推出了碳排放的一些監管的措施,推出了一些積分管理辦法,這些都用純電動乘用車的發展是有利的。
最后我想說說汽車產業的競爭態勢,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我們純電動車產業的競爭已經逐漸形成,而且越來越嚴峻了,這個大家要有清醒的認識。27號令發布以后,會引進一批比較強勢的,專注于純電動汽車乘用車的企業,這批企業應該說技術水平和他們的發展能力都是很高的。同時,現在已經把原來的一些有資質的傳統生產企業激發起來了,他們開始加大了產品升級和技術升級的力度。2030年以后,外資企業已經開始發力,2017年以后,將全面進軍中國市場。為什么這么說呢,前幾年應該說我們的市場規模不夠大,外資企業沒有重視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今年他們已經明確意識到,他們提出來兩個口號,一個就是裹足不前就會一無所獲,一個就是置身局外就會淪為旁觀者。所以他們現在各個大集團都制訂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規劃,并且開始利用他們已有的傳統汽車的基礎跟品牌優勢,快速的開發新能源汽車產品,這些產品多數是按照縮小了傳統汽車的產品來設計的,他們推出的里程都在400到500公里,而且計劃在2017年以后大面積的推向市場,有的企業已經計劃到2020年要占領我國10%以上的市場份額,所以他們的競爭應該說對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個壓力。
這個壓力我感覺到也不要過多的去放大,應該把這個壓力當成一個動力。外資企業就是傳統產業它有產業的技術優勢。第二個是受傳統汽車的影響,他們沒有能力新建一塊研發和產業基礎,他要利用外部的資源,難以降低成本,利用我們國內企業的合作,又受當前政策的一些制約,所以船大不好掉頭。
我們的優勢就很充分,大家精力集中,基礎扎實,沒有負擔,也不缺錢,我們白紙可以畫一個很好的圖。憑借這些優勢,我覺得我們的發展目標一定可以實現。
我今天給大家講的這些,就是希望通過我的演講,給大家提供一些信息,真干實干,建立信心,現在有的企業可能要申報,即便這一輪趕不上,或者說沒有被核準,我覺得也不要氣餒,今后隨著政策的改革和調整完善,我覺得也會有發展的機遇,謝謝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hengce/4617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