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曾有外媒報道,2017年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融資總額達588億美元,其中出行行業是吸金最多的領域之一。國內科技公司在全年最大的一筆融資為55億美元,融資方為滴滴出行。滴滴在2017年共募資95億美元,以支持其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以及海外擴張。
可見,2018年人工智能技術在新出行領域上的運用已逐漸落地。
在過去幾年間,一部分投資機構憑借其敏銳洞察力,發現了人工智能這一未來產業金礦,并伴隨著此領域的創業公司成長。汽車出行產業是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重要領域之一,產業在資本助力下快速發展,百花齊放。隨著早期商業模式逐漸進入落地期,人工智能技術在新出行領域的應用已初見規模。在產業創新升級大趨勢下,這些投資機構抓住了產業創新升級關鍵,成功捕獲了一批優秀人工智能企業,并間接推動了行業發展。
2018年將是人工智能落地實體商業的重要元年,哪些投資機構在項目早期就頗具洞察力地發現優秀的智能+新出行類公司呢?億歐汽車整理了投資新出行領域的機構,總結出人工智能+新出行領域最具洞察力投資機構TOP 10(排名不分先后),供業內人士參考。
根據以上榜單顯示,專業投資機構和互聯網巨頭都已入局,細分領域在新造車企業、自動駕駛、共享出行、智慧停車等方面均有涉及。
廣泛來看,新出行企業的資金來源已經貫穿了各層資本,面對出行的全新變革,各方勢力都想在未來的市場中分一杯羹。資本追逐的大多都是各領域處于第一梯隊的企業,熱錢流向集中,資本與創業公司之間互相成就。
風投機構在新技術方面不斷嘗試,同時對共享出行也很有信心。互聯網巨頭BAT也頻頻出手,騰訊旗下基金在汽車出行領域以累積投出42筆資金。以蔚來資本為代表的汽車產業基金開始布局出行生態。作為新造車企業的代表性企業,蔚來在整個汽車出行生態中的布局了上游的鋰電池企業和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在下游投資網約車企業,試圖提早布局汽車出行生態閉環。
除了以上投資關系,各大主機廠也紛紛自主布局下游出行領域,如北汽旗下的華夏出行、上汽旗下的EVCARD、吉利旗下的曹操專車等品牌的運營,都是傳統汽車制造商在新出行時代的應變之道。
2018年6月14日,億歐將在上海長寧舉辦“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智能+新出行”論壇,與政府機構、科技企業、造車勢力、出行巨頭、產業資本等行業重磅嘉賓共話智能出行新風向。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ziben/66943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