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用時方恨少,上場才知不識車”。30位車主開著各自的“智能汽車”來比賽,竟然有8人平生第一次使用自動泊車功能,其余20多人平時也很少用。這個情形讓人大跌眼鏡。
“智能汽車到底行不行?比比看!”抱著這樣的目標,第一電動網主辦的“智能汽車挑戰賽”第一場比賽,10月31日在哪吒汽車北京體驗中心進行。
作為首屆擂主,哪吒汽車喊出“哪吒進京,不服來戰”的口號,以主打產品哪吒U(520 U享版),接受所有北京車主的現場挑戰。比賽分三個項目:自動泊車賽、盲區挑戰賽、車內脫困賽,哪吒汽車承諾:三局兩勝,現場勝出哪吒U兩個項目的車主,當場獎勵1萬元。
活動一經推出,北京車主熱烈響應,共有141位車主報名參賽,最終選拔出30位智能汽車(具備自動泊車能力,且至少可參賽兩項)的車主,向哪吒U發起現場挑戰。
這30人都是老司機,來參賽前也是信心滿滿。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比賽現場,竟然有8人從未使用過自動泊車功能,其余20多人,平時也很少用。
現場學習自動泊車的“選手們”
毫無疑問,“自動泊車賽”成為三項比賽的焦點。最初的比賽規則是:側向停車入位,停車位長度為車身長+800mm,停車位內不規則劃線。
在擁有窄波束合成技術的哪吒U成功停車入位后,上午所有參與挑戰的15款車型,全部失敗——因為停車位內的不規則劃線,導致無法正確識別車位。
經現場裁判員和擂主單位商議,降低比賽難度,比賽規則改為:側向停車入位,停車位長度為車身長+800mm,但停車位改為標準劃線方式。
即使如此,全天30輛車參賽,只有5輛挑戰成功,大部分車輛仍然挑戰失敗。引人注目的是,“選手們”非常不熟悉自己車輛的自動泊車功能。以下四個故事,堪稱典型。
在所有參賽選手中,奔馳GLC車主羅先生可以說是“特別的一位”——現場通過撥打客戶服務熱線在線求助如何開啟自動泊車。他有10年駕齡,更信任自己的技術,所以日常都是手動停車。對奔馳GLC自動泊車功能的認知,僅停留在配置表層面,從來沒有啟用過。
到比賽現場之后,原本認為開啟自動泊車會非常簡單的羅先生,遲遲沒有找到開啟自動泊車正確“姿勢”,只能無奈尋找在線客服咨詢。遺憾的是,無論在線客服還是現場工作人員都沒有能夠幫助他啟動自動泊車,最終只能無奈放棄了該項目的挑戰。
另外一位奔馳E300L車主唐先生“有備而來”,但仍然失敗。他表示自己以前從來不用車上的自動泊車,但自從報名成功之后就開始利用各種機會研究這項功能,所住小區、附近商場和路邊的所有停車位都成了唐先生的“測試場”。通過不厭其煩地實驗,唐先生發現自家車的成績還不錯,很多車位都比較快速地停進去了,因此他認為自己的車一定能順利贏得挑戰并拿走獎金。
不過最終的結果還是讓唐先生失望了,他的奔馳E300L兩次車位識別都沒有成功。比賽結束后,唐先生發現,比賽車位(5878mm,比車身長800mm),比自己平時測試的車位(6000mm)要小一點兒,但這一點兒的差距,就讓奔馳E300L很難識別出來。
作為幾何A車主代表,遲先生的故事更有意思。不僅因為他那輛扎眼的綠色幾何A,還因為他的執著。
和奔馳GLC車主羅先生一樣,遲先生也是有7年駕齡的“老司機”。但購買幾何A以來很少使用它的駕駛輔助配置,甚至早就忘記了如何開啟幾何A的自動泊車功能。
不過,當他看到很多參賽車型都無法識別車位時,性格中那股“較真兒”的勁頭上來了。在不妨礙其他選手和比賽進程的情況下,利用停車區進行“熱身訓練”,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摸索,終于找到了開啟幾何A自動駕駛的正確方式,挑戰成功并拿到了1萬元獎金。
蔚來ES6的車主劉先生,算是最專業的一位選手——他參加比賽的目的,是來找差距的。劉先生對自己的車比較了解,他認為蔚來的自動泊車技術因為缺少攝像頭的幫助,很難識別到復雜的車位。因此他想通過比賽,找到蔚來ES6和其它品牌車型在自動泊車方面的差距。
最終,劉先生的蔚來ES6經過兩次努力都沒有成功識別出停車位,挑戰失敗。他表示自己會將比賽的結果和見聞分享在蔚來汽車APP上,并反饋給廠家,希望蔚來能通過OTA升級優化ES6的自動泊車功能。
智能汽車面臨“認知挑戰”
除了自動泊車賽,其它兩項比賽也顯示出選手們對自己車輛智能配置的陌生。
奧迪A6L車主劉先生在進行“車內脫困賽”時,兩次中斷挑戰,并對監測功能是否開啟表示疑問。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下,他才知道奧迪A6L的落鎖監測功能是由主駕車門上的一個按鈕控制,當按鈕提示燈為紅色時,表示功能開啟。
而在“盲區挑戰賽”中,威馬EX5車主陳先生在發車區就迫不及待地開啟了360°全景影像功能,并認真查看該功能是否可以幫助他看到車輛周圍的畫面。不過當他完成比賽返回停車區時才發現,原來車上的360°全景影像只能展現俯視圖像,且側面的觀測范圍僅限后視鏡以下區域。因此縱然開著圍繞全車的攝像頭,還是無法像哪吒U的透明A柱一樣顯示車輛前側更高一些的物體。
大量事實說明,盡管“智能汽車競賽”方興未艾,各廠家都在全力以赴,但在用戶端卻面臨實實在在的“認知挑戰”。
無論是自動泊車、落鎖監測,還是360°全景影像,以及其他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大多數用戶對其使用方法、適用場景缺乏正確認知,甚至很少使用。盡管他們購買了“智能汽車”,但仍然像傳統車一樣駕駛。
“這說明智能汽車目前還不夠好用”,第一電動網評測編輯張昊說,“也說明廠家、媒體和用戶在具體功能和使用場景方面的互動做的不夠。”
比賽結束后,很多選手都表示,自己實現了自動泊車等功能的“初體驗”,因此無論比賽結果如何,他們都因更了解自己的車而感到有收獲。
選手們表示,以后將更多地使用這些功能來幫助自己操控車輛。同時,也對第一電動組織這樣的活動點贊,為哪吒U的智能科技功能點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黃河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pingce/13103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