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好幾年的奔馳純電 G 級終于量產了,并且保留了經典的外觀設計,沒有做出特別大的改動,這點對于顏值黨來說非常好,因為這種方盒子的感覺太棒了。
那么純電 G 級的與燃油 G 級在外觀和內飾上到底有沒有區別,讓我們一起通過本篇靜態文章來看看。
懸架方面,奔馳純電 G 級延續了非承載式車身的設計,在懸架方面,前懸采用的是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后軸采用的是針對電驅系統專門開發的剛性車軸。
在動力及續航方面,純電 G 級采用了四臺可獨立控制的輪邊電機,并且搭配了一套雙速變速箱組成的動力系統。
這套系統可提供 432kW 的峰值功率,峰值扭矩可達 1164N·m。
續航方面,純電 G 級將搭載 116kWh 的電池包,純電續航可達 570km(CLTC 工況)。支持最高 11kW 交流充電和最高 200kW 的直流充電功率。
純電 G 級支持 G-Turn 功能,也就是原地掉頭功能;除此之外還支持 G-Steering 功能,可以有效減小車輛在非鋪裝路面上行駛時的轉彎半徑。
車輛最小離地間隙可達 250mm,接近角可達 32°,離去角可達 30.7°。并且還能夠在適合的路面上實現 100% (45° 坡度)的爬坡能力,在側傾 35° 的斜坡上任可穩定行駛。車輛的最大涉水深度可達 850mm。
如果不仔細看,純電 G 級與燃油 G 級是看不出太多區別的,都是硬朗的方盒子設計,整體的輪廓和細節也沒有太多變化。
與此前的概念車相比,除了格柵和前杠更加量產化外,車輛在設計方面也是保持了高度一致。
具體到配置來看,前擋玻璃位置能夠看到一個配有加熱絲的輔助駕駛單目攝像頭。另外一個攝像頭暫不知是什么具體功能。
在引擎蓋上,還有一個梅賽德斯奔馳的標識。
格柵方面,能夠看到基本是一個完全封閉式的設計,但內部設計有四條橫向的線條。并且在格柵周圍能夠看到有一條發光燈帶設計,增加了車輛的辨識度。
日間行車燈依舊是在車頭上方的位置,這也是奔馳 G 級的傳統設計,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車燈方面能夠看到,采用了遠近光一體式大燈,在外圈則是日間行車燈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許多車型上被取消的大燈清洗功能,我們在純電 G 級上還是能夠看到,這點對于越野車來說還是有點用處。
前杠采用了撞色設計,超聲波雷達方面能夠看到配備了六個。
來到車側,說實話,側面與燃油版是真看不出有什么區別,因為設計完全保持一致。
尺寸方面,參考燃油版車型,長寬高分別為 4877*1931*1975mm,軸距為 2890mm;鑒于純電 G 級相比燃油 G 級少了備胎,換上小書包,所以應該只有車長方面會稍微短一點點。
輪眉方面能夠看到,純電 G 級保留了同色輪眉的設計。
輪轂方面,純電 G 級采用了全黑化的配色,整體造型是多幅式設計,并且配有 AMG 標識。輪胎尺寸方面,采用的是一套 275/50 R20 的輪胎尺寸。
車側的防擦條與燃油版有所區分,能夠明顯看到藍色線條點綴,代表了這是一輛純電 G 級。
在前翼子板位置還有 EQ 的標識。
車門位置能夠看到外露的鉸鏈設計,不過并不支持快拆功能。
門把手依舊是外露式純機械設計,并且保留了機械感十足的關門聲。
后視鏡與車身造型稍微有點不符,整體非常圓潤。
在后視鏡的下方能夠看到配有側向環視攝像頭。
充電口位于車輛的右后側,打開之后能夠看到是集成有快慢充功能的。
來到車尾,除了原本屬于燃油車型的外觀備胎變成純電車型的小書包外,在設計和布局方面,純電 G 級與燃油 G 級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都采用了標準的方盒子設計,尾門的開啟方式是從右至左開啟。
高位剎車燈采用了常規設計,并沒有隱藏在后擋風玻璃內部。
小書包采用了雙色設計,中間位置能夠看到奔馳的品牌標識。
尾門把手采用了橫置布局,并且也是純機械式設計。
尾門的鉸鏈同樣是裸露式設計。
尾標方面,能夠看到純電 G 級的尾標是 G580,并沒有因為是純電車型帶有特殊標識。
尾燈則依舊是經典的橫置布局,示寬燈采用了 C 字形設計,中間白色位置是轉向燈。
如果說外觀與燃油版還稍微有些不同,那么在內飾上,純電 G 級與燃油 G 級則完全一致,沒有任何設計方面的區別。
方向盤采用了三幅式設計,這也是奔馳最新的方向盤,與 S 級是一致的。
左側功能鍵主要是用于調節輔助駕駛功能的按鍵,右側多功能鍵則主要是用于調節多媒體功能的按鍵。
撥桿方面,左側撥桿集成有燈光和雨刮功能,右側撥桿則是懷擋。
車燈調節區域位于方向盤的左下方位置。
純電 G 級也配有一鍵啟動的實體鍵。
儀表和中控屏采用的是雙聯屏設計,尺寸均為 10.25 英寸。
在副駕前方能夠看到一個尺寸不小的扶手,這也是 G 級的傳統功能。
在中控屏下方,是空調出風口以及車輛越野模式調節的實體鍵,在燃油 G 級上這里是三把鎖的位置,而在純電 G 級上,這里是原地掉頭以及減小轉彎半徑功能的實體鍵。
在下方還有一排用于調節空調功能的實體鍵。
中控臺位置能夠看到奔馳標志性的觸摸板位置,能夠方便駕駛員調節中控屏相應的功能。
后排能夠看到兩個獨立的空調出風口,在下方還有空調調節的實體鍵和顯示空調信息的屏幕。
最下方則是兩個充電接口的位置。
車門方面,層次感非常足,并且每個功能鍵都在合理的位置。
車窗及后視鏡調節鍵位于車門的上方,當你手搭在上面的時候也能方便調節。
座椅加熱、通風及座椅調節的實體鍵也都位于門板位置,這也是奔馳的經典設計。
尾門開啟后能夠看到,尾門沒有機械鎖止的功能,并且也沒有多余的儲物空間及功能配置。
后備箱與燃油版相同,都無法與第二排座椅放倒后放平。
配置方面,能夠看到左側有一個小照明燈。
前排能夠看到配有兩個水杯架,并且內部都有限位器。
尾門的小書包能夠看到,容積還是比較可觀的,放一些雜物,或者有味道的物品沒有太大問題。
后備箱的儲物空間中規中矩,對于硬派越野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實拍車采用了雙色內飾,前排座椅在坐墊和靠背位置為白色,周圍則是深色的搭配。整體造型較為簡潔,也沒有做一些特殊的縫線處理。
后排也是拼色搭配,在細節設計方面與前排保持一致。
奔馳純電 G 級在外觀和內飾方面其實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吸引力,畢竟跟燃油版沒有大區別。所以主要就是在駕駛和越野能力上,純電版能夠帶來更好的經濟性和更低的用車成本。而在越野能力方面,因為四電機的加入,車輛能夠讓人更加輕松的去越野,并且能力要比燃油版更強,這點還挺吸引人,期待純電版的試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出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pingce/228045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出行,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