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市場上一直都不缺乏微型純電動車的身影,只是最近幾年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都將目光放在了級別更高的車型之上。直到五菱宏光MINIEV推出的那一天,這個市場的關注度才再次被引爆。而在前不久一個全新的造車品牌電動屋推出了它的“微車”產品――YOUNG光小新。而在此之前我們也看到了不少與它相關的圖片露出,至于行駛感受如何還有待我們去發掘,那今天我們就幫大家去嘗嘗鮮。
雖然電動屋是算是比較新的造車品牌,但大家也不用擔心這個品牌的網點布局。預計到今年年底,電動屋預計將有超過150家門店與150家服務站上線。新品牌近年大家是屢見不鮮了,這自然也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所在,我們來看看眼前這臺YOUNG光小新。該車補貼后的起售價為6.48萬元,搭載了一臺最大功率為48馬力的永磁同步電機。這臺車配備38.54kWh的三元鋰電池組,NEDC綜合續航里程為402公里,CLTC續航里程為408公里。
從外觀上來看,YOUNG光小新相比于如今微型電動車市場上各種“呆萌可愛”的設計風格來講有著更像是一臺大家傳統認知中的“小汽車”的外觀設計。坦白來講,在大家都在賣萌的時候這臺車一副正經的做派反而能吸引我的關注一些,這也可能是廠家意圖與競品形成差異化競爭的地方之一。
而從車身尺寸來看,雖然這臺車的軸距在同級中并不是最長的,但它具有最大的車身長度,其實這對于車內空間的布局是有幫助的。雖然我們很多時候對微型車的認知就是一個代步工具,但往往我們也想這個“工具”能裝下更多的東西才好。
電機可以在起步階段就全數輸出最高扭矩,因此得益于電動化帶來的優勢,如今的微型車也能換上一套看起來更合身的輪胎了。15英寸的輪圈加上185胎寬的輪胎雖然絕對數據不算大,但也足以讓汽油機時代的微型車相形見絀,畢竟在沒有電機驅動的時代,155的輪胎配13或是14英寸的輪圈才是主流……
該車的車尾采用了比較飽滿的設計方案,再加上紅黑交錯的細節設計讓它看起來簡單但卻并不單調。電動屋的YOUNG光小新車尾還帶有中國重汽的字樣,這是因為電動屋品牌采用代工生產的模式來進行生產制造,這臺車也由中國重汽負責生產。
接下來進入車內看看,YOUNG光小新的內飾設計比較出彩,雖然整車的實際尺寸并不算大,但是設計師通過內飾面板和線條的使用營造出了不錯的空間感。
細節上看,車內的門板、中控臺等處還有軟性材質覆蓋,再加上縫線的點綴,車內也有一定的質感。當然了,注塑材質的多功能方向盤和彩色數字顯示儀表盤這樣的配置就只能說是同級主流的配置方案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臺車的方向盤只支持上下兩向調節,如果能加入前后調節的功能就更好了,這樣可以方便地調整到合適的駕駛姿勢。
不過YOUNG光小新這臺車上的10.25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還是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是那句話,絕對尺寸不能說明全部問題。把它放在一臺微型車上,那尺寸感和檔次感一下就上來了。而且這套中控系統不僅支持常規的導航、Carlife手機連接功能,它還帶有定制的蠟筆小新版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并支持車聯網和手機App遠程控制,使用的便利性和流暢度都還不錯。
接下來看看它的空間表現,得益于它3735mm的車身長度,以身高175cm的體驗者的實際體驗來看,在這臺車的前后排都能獲得比較寬敞的乘坐空間,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這也是YOUNG光小新與眾多純電微型車競爭的手段之一,畢竟在大家都在賣萌的時候還是需要有接地氣的車型來解決多人出行、搬運物品的需求的。
簡單回顧一下YOUNG光小新的外觀內飾之后我們進入到這次的重點環節,看看它開起來如何。這臺車全系都搭載的是35千瓦的電動機,最高扭矩為125牛?米。
乍一看35千瓦/48馬力的動力輸出可能實在難入大家法眼,不過這也是如今電動微型車的主流動力水平了。而且從電動車的特性來說,一踩就有的125牛?米的扭矩輸出也會讓它在加速的初段表現良好。
至于底盤方面,這臺車采用了常見的前麥弗遜式/后拖曳臂式非獨立懸架的配置方案,一整塊38.54kWh的三元鋰電池組位于車身中部,電池布局也沒有對車內乘坐空間造成影響。
雖然沒有了發動機的轟鳴、雖然它的電機僅僅只有35千瓦,但踩下油門之后的一段時間還是能讓你忘記這是一臺主打代步需求的小車的:至少起步階段它是如此,踩下加速踏板之后的動力輸出比較干脆,沒有太過拖沓的感覺。而且相對來說,YOUNG光小新這樣的動力表現也實在是比汽油機時代的眾多微型車來得干脆太多了。
踩下油門,一口氣加速到80km/h都很順暢,YOUNG光小新的動力表現在城區常用的速度區間內還算不錯。不過車速超過80km/h之后它還是有些后繼乏力了,要達到此次試駕的103km/h左右的極速也需要一段時間。當然,如果您將它主要用于市里或是城區代步的話,它的動力輸出已經可以覆蓋主流的速度區間了。
這臺車的方向盤被設定得很輕盈,自然它也不會給你帶來特別清晰的路感反饋,不過它的轉彎半徑也不大,適合在城區輾轉騰挪。此外,它的底盤在應對路面顛簸起伏時也有符合這一級別車型的表現。而當車速上升到較高區間時,行車途中的路噪和風噪也在可接受范圍之內。當然了,如果能將懸架對顛簸的控制處理得更細致一些就更好了。另外一方面,在油門和剎車切換時會比較容易連剎車踏板再帶著踏板臂踩下剎車。雖然并不影響實際制動效果,但對駕駛質感的影響挺大的,所以制動時的腳感和剎車踏板位置也可以進行一些優化。
編輯點評:
電動屋旗下的這款YOUNG光小新在外觀設計、內飾用料等方面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在大家普遍喜歡“PLUS”,即放大版的情況下,似乎……微型車稍微大一點也是很好的呢!因此YOUNG光小新這款車將車內乘坐空間營造這件事上做得相當扎實,并以此開始和眾多微型車產品形成了差異化。而在另一方面,好用的中控娛樂系統以及不錯的空間表現也為這臺車加分不少,這些都是它的優勢所在。當然了,更大的車身、更長的續航以及更好的配置也帶來了成本的上升,而且大家對于電動屋這個品牌的認知也不算高,因此它或許更需要強調差異化和產品服務來獲取市場認知和份額。至于這臺車最終在市場上表現會如何,還需要屏幕前的您來給它做出評價。(文/圖/攝 汽車之家 羅奧雨)
來源:汽車之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shijia/16658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之家,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