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sir
新能源電動汽車續航越長會不會越危險?比如在車輛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續航越長說明電池密度越高,但是電池的技術屬于日積月累型,不僅需要長時間的研發,還需要各種使用場景的驗證,所以現在電動汽車提升續航能力更新太快會不會是電池技術不成熟的前提下實現的,這樣的話危險系數是不是越高?
等一個BKB
最速外賣FC
你說的一定程度上對的,這兩年新能源車負面基本圍繞續航焦慮、安全性事故這兩點,這兩點表面上看似無關,本質上卻都是唯續航論的產物。
由于前幾年的市場環境唯長續航獨尊,國家補貼政策也因續航能力階梯實施補貼標準,因此各品牌無論主動也好,是被迫也罷;均一窩蜂上馬了諸如N(鎳)C(鈷)M(錳) 811等高鎳電池。
若以NCM 811高鎳電池為例,在同等體積下的確能夠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其本身承受的代價便是具備了更活潑的化學特性、以及全新電芯產品更低的良品率,因此唯續航論的大環境造就了廠家不惜代價追求高能量密度、高續航的產品,肯定會造成一些安全隱患。
好在現在從政策源頭上已經改變了補貼標準,各家產品也都從續航軍備競賽上重新聚焦到安全性上來。
@匿名用戶
最近在看比亞迪的車,我想買插電混動的車,因為純電動車電池技術還沒有成熟,買混動車油耗低,駕駛感覺也不錯。但是女朋友非要買純電動的車,任我怎么跟她解釋她都不聽。兩種車價格相似。我該怎么辦?
黃瓜
吃一口吧,特香
你好,說實話我還真是想不懂為什么你女朋友一定要買電動車,畢竟比亞迪的DM車和電動車都是長一個樣啊。
又不會電動車長得更好看一點,如果你非要勸女朋友接受混動車的話,那我建議你從用車環境入手就行了,例如(騙她)說“帶你去自駕游,去西藏看雪山,開電動車不方便啊啊啊啊~”這類的,我估計她會有所動搖吧?
@小白喵
有哪些影響電動汽車電池壽命的因素?新能源車主在用車的時候,應該如何延長電池壽命?需要注意什么?
羅順鵬
長時間焦慮,幸虧沒脫發
關于這個電池壽命,其實就是電池容量的衰減情況,到底怎樣可以減緩新能源車型上動力電池的衰減情況呢?以三元鋰電池為例,我們可以關注以下幾點:
1.環境溫度:鋰電池對溫度十分敏感,其最適宜的溫度區間較窄,0-40℃間較為適宜,溫度高了低了其實都會損害到鋰電池。但現在大部分的電動車都配備較為先進的溫控系統,低溫情況下會自加熱,高溫也會有對應的風冷、液冷措施應對,不過如果環境溫度確實過高或過低,建議還是讓車休息一下。
2. 充放電電流:這里說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快充快放影響壽命,先說快放,快放其實還好,沒人開車會大腳大腳電門的開,家用燃油車這樣使用發動機也一樣受不了。至于快充,雖然說現在電池技術好了很多,廠家宣傳的循環次數通常也指的是快充循環次數,但如果想適當延長電池壽命,少點快充還是有好處的。
3. 荷電狀態(SOC):這個影響主要是滿充滿放的狀態,鋰電池并不喜歡滿充滿放,最適合的電量狀態為20-80%之間的水平,其實這和我們電子產品一樣,隨充隨用,避免耗光了電才充,這樣電池壽命會適當延長。
4. 長期放置:鋰電池長期放置不用會有自放電現象,這個很簡單,就是車不要長時間不開就好。
@啊哦我
我想問問各位專業有經驗人士,最近想買一輛新能源電動汽車,用來跑滴滴。需要注意什么呢?
周師兄
鋼鐵直男,花式不解風情
跑滴滴需要選擇續航長一點的電動車,另外充電速度也需要快。
目前以網約車為主的電動車續航普遍在400公里以上,450公里較為合適。建議在售價相同的情況下盡量選擇更長續航車型。
另外充電速度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目前國產電動車普遍是以1C充電倍率為主,一般電池容量多大,充電最大功率也就基本相當了,當然充電還和電池狀態相關。快充從30%電量充至80%電量在30分鐘為佳。
電池壽命方面,選擇電池質保時間長的車型,這樣能將電池損壞的風險降為最低。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壽命會比三元鋰電池長,充電速度方面,三元鋰電池要更快一些,安全性和易燃性上,磷酸鐵鋰電池會更加的安全。這方面可以根據自己判斷進行選擇。
總而言之,選擇新能源車應該找市場保有量大,質量口碑穩定的品牌,這樣用車會更加的省心。
@飛車城flycarcity
電動車在高速行駛時,續航變短,是什么原因呢,具體可以怎么解決?或者說目前有哪些廠商解決的比較好的?
涼介
請問秋名山車神是不是這里的老板?
主要是因為風阻。車輛的動力系統通過各種傳動結構落到車輪上作為動力,讓汽車克服滾動阻力(路面阻力)與空氣阻力(風阻)而前進(此外還包括坡度阻力,這里暫不討論)。其中:滾動阻力=滾動阻力系數×車輪負荷。高速公路上行車,滾動阻力基本保持不變,這一部分影響較小。空氣阻力=(1/2)×空氣阻力系數×空氣密度×迎風面積×(車速2)。高速行車,空氣阻力將與車速的平方成正比。這一點就很可怕了。
我們大多數人對于汽車的認知都始于燃油車,由于復雜的轉動結構和機械屬性,燃油發動機存在一個最佳經濟工況區間。當發動機處于這個轉速區間時,氣缸內的活塞運動與進氣效率達到最佳,汽油燃燒最充分,同時發動機的傳動比也達到最高效平衡。高速行駛時,此時效率與風阻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燃油經濟性達到最佳。你可以說,燃油車在復雜的市區工況行駛時更加費油,所以高速行駛顯得更加省油。反觀電動車。電動車不存在發動機復雜的機械結構,不需要考慮汽油的燃燒效率和能源轉化率。它的動力來自于鋰電池中存儲的電能,能量輸出相對發動機而言更加均勻。此時,主要影響因素就來自車速與風阻,車速提升導致風阻增加,電動車為克服阻力而前進,所需要輸出的功率也越高,進而電量消耗越快。解決方案可以考慮提高電控與電機的工作協同效率,將電池的能量發揮到最大;此外,還可以通過空氣動力學設計降低車輛的風阻系數,譬如說特斯拉的Model 3的低風阻輪轂就能讓車輛的續航提升5%左右。
@seven
預算20萬,比較喜歡SUV;主要用于上下班,周末出游,家里有車位可裝充電樁。有合適的插電式混動車推薦嗎?謝謝
郵差先生
你是一封信,我是郵差
兄弟,看了下你這種購車情況,家里有充電樁的話買插混車實在是太對了!尤其是如果日常上下班通勤在50km左右的這種較遠距離,天天開燃油車錢包是真的受不了;買純電動車的話又怕周末或者節假日跑高速續航焦慮,因此要是車位有慢充樁的話,插混車型真的是不錯的選擇。
那么言歸正傳,20萬的價格區間內有什么好選擇呢?個人比較推薦插混韓系兩兄弟——起亞K5 PHEV和索納塔PHEV,20萬就能買中型插混合資車,想想就偷笑;另外如果注重品牌跟耐用程度的話,卡羅拉&雷凌雙擎E+也不錯,就是底子是上一代的車型,感覺像開著老款車型那樣……
至于自主品牌的話,那選擇就多了:領克01 PHEV、吉利星越PHEV、比亞迪宋Pro DM都是挺不錯的。
來源:皆電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xinche/113635
以上內容轉載自皆電,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