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純電巨頭埃安重磅出擊,AION Y Plus星耀 9.98 萬元正式上市!日前比亞迪榮耀版主要以插混實現“電比油低”,而此次AION Y Plus星耀則是以純電對油車、電車形成“雙殺”,成為2024年車市淘汰戰的一大推手。
埃安出手“電比油低”,加劇車市淘汰戰
中國車市龍年伊始價格戰風云再起。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近期乘用車市場價格戰的根本原因是新技術取代舊技術、新能源車對燃油車的替代過程。”
據乘聯會統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35.7%。注重科技體驗價值的嘗鮮人群大都已經購買了新能源車。2024年,新能源車要想加速替代燃油,實現真正的普及,就需要對主流人群展示價值與價格的雙重吸引力。而埃安、比亞迪等頭部新能源車企憑借不斷強健的產業鏈優勢和規模效應,讓主流新能源車的向下普及成為可能。
比亞迪以插混作為降價主力,擠壓了燃油車的生存空間。而埃安在純電市場的價格下探,將大空間、高智能、快補能、高品質的“純電榜首”AION Y PLUS下探到10萬元以下,則無疑令燃油車感到徹骨的絕望。純電動車的價值優越性毋庸置疑,當它與燃油車在同一價格帶競爭,甚至比油車還便宜,燃油車時代的終結正式開始倒計時。
而對于新能源市場,埃安將主流A級純電SUV殺入10萬元以下,無疑將加劇市場競爭,加速格局洗牌。價格戰背后考驗的是車企以產業鏈能力、智造能力和規模效應構筑的成本控制能力,不注重體系力建設、沒有率先形成規模優勢的新能源車企,將會在今年“探底”型價格戰中首先被淘汰。
純電定價權,埃安一錘定音
價格戰沸沸揚揚,比亞迪打響第一槍后,跟進者不少。關于“定價權”的討論也喧囂之上。商品的定價權取決于三個因素,分別是綜合成本、需求強度和競爭狀況。而在價格戰中,定價權的決定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成本。而成本,則涉及智造能力、產業鏈能力、規模效應等多個方面。
在純電市場,埃安無疑是市場定價權最令人信服的掌握者,所以能在純電市場的價格體系重塑中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廣汽埃安成立之初就堅持EV+ICV全棧自研,不僅在三電科技、智能科技上保持著全球領先,更建設了高度“自研自產”的產業鏈。近期伴隨著因湃電池工廠、銳湃電驅工廠的竣工投產,P58微晶超能電池、M25超級電驅真正實現規模化量產,廣汽埃安工廠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唯一一座“燈塔工廠”,埃安顯示出的產業鏈能力和智造能力讓行業羨慕。
而且埃安已經進入了“規模上量”的發展階段,憑借多個“品質科技爆款”的熱銷,2023年售出48萬臺,成立以來累計用戶已突破百萬,成為全球最快達成百萬臺的車企。規模智造不僅意味著更強的成本能力,也意味著品質標準的統一。百萬口碑的加持,讓埃安的價格體系可持續能力更能得到用戶信賴。這跟一些憑借資本透支短期內“以本傷人”的車企存在根本不同。沿著埃安的定價體系,純電市場可以走得更遠。
埃安出手,車市淘汰賽的多米諾骨牌已經推倒,這是新舊替代必經的市場洗煉過程。堅持到最后的,將以更強大的能力肩負“新能源普及”這一歷史使命,帶領中國車市繼續昂揚前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xinche/22114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