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購買一輛智能電動汽車,但有很多用戶是首次購買新能源智能電動車型,這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疑問,我該怎樣檢驗新車是否完好,沒有問題?檢查哪些部位,哪些功能呢?基于此我們來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購買智能電動汽車的注意事項以及檢查方法,來幫助大家更好的選擇自己的愛車。
外觀檢查:
1.檢查車漆,環車一周,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檢查車漆是否有劃痕、磨損、磕碰。
2.檢查玻璃、輪胎生產日期、是否有破損以及輪胎的品牌、磨損程度、胎壓,一般新車的車窗玻璃和輪胎的生產日期不能距離新車出廠時間太長,如果時間有異常,那么很有可能是車窗玻璃或者輪胎被更換過。或者四條輪胎的磨損程度以及品牌不一致,也有可能是輪胎被更換過。
輪胎生產日期:輪胎上共有四位數字“AABB”組成;前兩位“AA”表示一年中的第幾周,后兩位“BB”表示年份。
3.檢查車輛銘牌,汽車銘牌根據車型不同位于不同位置,一般在主/副駕B柱或前機艙內,要注意看車架號跟車輛生產合格證是否一致,車輛出廠日期距今是否太遠,一般來說,如果時間超過半年,那么這輛車很有可能是庫存車。檢查車架號(VIN碼),由17位字母和數字組成,也可以在前風擋玻璃左下方查看,車架號從左到右第十位是車輛的生產日期,按照字母順序A-Y,目前代表2010-2030年,P是2023年,R是2024年,S是2025年,其中沒有字母I/O/Q/Z/U,是為了避免與1/0/2/V混淆。
4.檢查車身做工,查看前機蓋、車門、后背廂蓋、油箱蓋、尾燈、大燈等部件連接處縫隙是否均勻平整,如縫隙左右大小不一致,則存在部件被更換過的可能。同時還需要檢查車門等密封條是否有破損,防止雨天車內漏水。
內飾檢查:
檢查座椅、方向盤、中控臺、門飾板、車頂棚等內飾部件是否有劃痕或損傷。
功能測試:
1.啟動車輛,檢查各項功能是否正常,如喇叭、方向盤多功能開關、雨刷、中控鎖等。
2.測試充電接口,確保能正常充電。
3.車輛啟動后查看儀表盤,看看是否存在故障燈。
4.車輛行駛動力、換擋、轉向、剎車、駐車等是否正常,車內是否有異響出現。
5.檢查后視鏡、車窗、天窗、電動座椅在調節時功能是否正常
6.燈光檢查需要檢查近光燈、遠光燈、日間行車燈、轉向燈、剎車燈等是否正常工作。
電池檢查:
對于智能電動車型,特別要注意電池包的檢查,可以請求使用舉升機將車輛升起查看電池底部是否有磕碰、變形現象。
底盤檢查:
底盤的檢查可以與電池包一起進行,查看底盤及下護板是否有拖底變形,懸架各個支臂是否有碰撞變形,減震器是否有漏油等現象。如是插混或者增程車型也要檢查,排氣管是否有變形情況。
前機艙檢查:
打開前機艙蓋,檢查制動液、防凍液、玻璃水等,是否有泄露或者虧損。如是插混車型或者增程式車型也要檢查發動機機油液位是否正常。還要檢查驅動電機或者發動機表面是否完好無損傷。
智能座艙:
首先檢查儀表顯示總公里數,新車的行駛里程一般幾十公里正常。然后,檢查車機系統滑動是否正常有無卡頓現象、連接手機是否正常、車聯網是否正常、語音控制是否正常、音響系統是否正常、空調控制系統是否正常等。
智能駕駛:
首先我們要檢查確保智駕功能可以正常使用,然后根據導航設定的目的地,行駛測試一段路程,在高速路上,檢查車輛是否居中行駛,自動變道超車,遇到特殊路況(臨停慢行加塞車輛、錐桶路障、占道修路、交通事故)會自動避讓,自動進入匝道,分岔路選擇,匯入主路等交通場景均可順利完成。
在城區道路上,檢查車輛是否居中行駛,自動識別紅綠燈并順利通過(包括自動完成直行和左右轉)、復雜的十字路口通過、自動變道、主路駛入輔路、輔路匯入主路、岔路口選擇、躲避公交車道、自動掉頭、無車道線路段行駛等交通場景均可順利完成。
隨車工具和配件檢查:
檢查隨車工具是否齊全,如千斤頂、三角警示牌等。
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提車指南介紹,能幫助各位提到一輛車況完好的智能電動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張芳超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yongche/23597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