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車間
電動汽車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熟悉卻陌生的事物。如今各種關于新能源科技的消息不絕于耳,各種電動車也經常見諸報端,但是電動車同普通車究竟有何不同?一輛電動車的車身內究竟裝了哪些新鮮玩意?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騰勢工廠,看看一輛電動車是如何誕生的。
事實上同普通汽車一樣,一款電動車的誕生同樣需要沖壓、焊接、噴漆、總裝四大工序,生產工藝也基本一致,最大的不同就是將發動機安裝工序改為電動機以及電池的組裝。
騰勢電動車工廠位于深圳比亞迪工業園區內,于2012年11月開始進行改建,2013年6月完成改建工作并投入騰勢電動車的生產中。騰勢工廠由比亞迪和戴姆勒集團共同規劃建設,戴姆勒集團在工廠及生產線設計安裝的過程中提供了許多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設計理念。
我們此次參觀的是騰勢電動車的焊接以及總裝車間,其中焊接車間是騰勢首次對外開放。下面就請大家追隨我的腳步,來看看騰勢有哪些先進的“造車經”。
對測量的數據,技術人員還需要對其進行統計分析。跟我們通常的認知不同,在生產中并不追求測量結果同設計尺寸無限接近,而是需要不同零件測量結果的誤差處于一個比較集中的范圍之內,這樣才能代表整個生產線質量的穩定性。這里面涉及到了數理統計的科學知識,而在實際應用中,技術人員則要使用一個簡單的公式,通過得出的簡單數值進行分析。
總裝車間
經過焊接組裝成形的車身經過噴漆工序之后,就會被運至總裝工廠進行最后的組裝工作。同焊接工廠一樣,總裝工廠也是中德合作建設的一條專門生產騰勢電動車的生產線,目前一共設有60個工位,已經能夠達到10分鐘一輛的速度,隨著生產線的進一步磨合改進,未來工廠最大的產能能夠達到1分鐘一輛。
騰勢使用的是來自于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容量為47.5kWh,令車輛的最大續航里程可以達到300km。為了確保電池的安全,同特斯拉類似,騰勢也為電池設計了一套鋁合金的安全保護結構,這套安全結構由來自戴姆勒的工程師設計而成,在整車碰撞試驗中,它的表現出色。事實上電池組自身也經過了嚴酷的安全實驗,包括針刺、擠壓、沖擊、短路等,最嚴酷的要數騰勢為其做的火燒實驗,確保電池組在任何極端條件下都不會爆炸。
編輯點評:通過探訪騰勢工廠,我們對一輛電動汽車的生產流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對于已經有120多年的汽車工業來說,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相當成熟的生產體系。作為新興事物,電動汽車在生產技術上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原有的技術體系。相比那些大型汽車生產企業,騰勢工廠的自動化程度并不算高,但這并無好壞之分,只能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紤]到目前騰勢電動車的市場環境,這樣的生產方式在效率和成本上取得了理想的平衡。而來自戴姆勒的生產理念以及技術規范,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騰勢電動車的品質。
來源:愛卡汽車
作者:王興宇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yongche/54916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卡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