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充電每次得跑到兩三公里外的商業區,不僅麻煩還費時,現在好了,家門口就有充電樁了,直接刷卡充電,特別方便安全。”在陽光星苑社區北門廣場處,我們看到了正在給汽車充電的居民張崇燕,她告訴我們,購買電動汽車后小區內的充電樁一直難以安裝,自家車位所在地周邊沒有電源,離自己樓也比較遠,用飛線充電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社區充電樁的需求矛盾是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凸顯,陽光星苑社區黨委書記薄英告訴我們,隨著居民購買電動汽車數量增加,陽光星苑社區內電動汽車停放混亂、占用消防通道、充電安全隱患等現象開始出現,在居委會干部入戶走訪過程中,不少居民反映充電難,希望能有個安全、正規的充電環境。可是實際情況卻難以繞過:雖然是新小區,可是規劃建設之初也確實沒有電動汽車的這新事物,地面車位沒有電力布局,地下車位電容不夠,到底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一開始社區“主攻”的方向是和物業與第三方公司協調,為有需求的居民在社區內安裝充電樁提供方便。可是調研后發現,小區地面車位分散,如果單獨為停放電動汽車的車位安裝充電樁,電線走勢勢必破壞小區內部道路、綠化,而且一輛輛車位的安裝也會讓小區內部成為“拉鏈”,影響居民生活秩序,也存在安全隱患。此路不通再找新路,大家又提出集中設置電動汽車停車位,統一安裝充電樁,可是小區內停車區域又沒有適合的大空間。
問題一度陷入僵局。這時,社區居委會另辟蹊徑,盯上了小區北門外的停車場。這個停車場也是小區物業的備案停車位,場地相對開闊,而且接電等都很方便,經過多次協調和溝通,幾方達成一致,在這里協調出一片區域,設置了帶有公共充電樁的15個車位,初步滿足了居民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公共充電樁利用率很高,但是社區并沒有滿足。因為公共充電樁是快充系統,考慮到居民對長期固定充電的需求,社區又開始想轍了:置換車位!
經過再次和居民面對面的征求意見,又協調了物業,最終制定了在現有15個充電樁對面增設22個私家車專用充電樁的方案,讓在小區內部擁有停車位的電動汽車用戶和在小區北門外停車場擁有停車位的汽油車用戶互相置換車位,最終實現電動汽車車主擁有集中且固定的私家車專用充電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云鳥充電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0109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