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國汽車保有量邁入3.4億輛大關,伴隨而來的是城市空間狹窄,車位少、車技受限等等一系列問題讓越來越多的新手司機帶來困擾。據汽車市場研究權威機構J.D.Power發布“中國消費者智能互聯汽車認知調查”報告顯示,91%受訪消費者稱未來購買新車時,將會優先考慮智能互聯汽車,說明消費者對智能互聯汽車正抱有越來越積極的期待。
伴隨傳感器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泊車技術的出現,給消費者帶來了福音,秒變老司機,從此不再為停車犯難。設想一下,您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停車地點,不必再來回折騰,而只需輕輕啟動按鈕、坐定、放松,其他一切即可自動完成。自動泊車通過車輛周圍的雷達探頭測量自身與周圍物體之間的距離和角度,然后通過車載電腦計算出操作流程配合車速調整方向盤的轉動,實現停車入位。
實至名歸 中汽研智能指數獲獎名單出爐
問題來了,在眾多車型中,如何挑選一臺自動泊車技術過硬的車呢?
被冠以“全球最嚴苛智能汽車測評”的中國汽研i-VISTA智能汽車指數揭曉了2019年度15款車型的測評結果。由中汽研做背書,威馬EX5和長安CS75 PLUS分別折桂,其中參與評選的不乏大眾、通用等行業“老炮”。
尤其長安CS75 PLUS在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APS自動泊車輔助系統、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等方面都獲得9分以上的高分,而在LDW車道偏離報警系統、BSD盲區監測系統方面更是獲得了滿分10分的成績。
中國智能汽車指數面向消費者從安全、體驗、能耗、效率四個維度設計評價場景,針對市場上大規模應用的 ADAS開展測試評價 ,包括自適應巡航控制 (ACC)、自動緊急制動 (AEB) 、車道偏離報警 (LOW) 、盲點檢測(BSD) 、自動泊車輔助等。中國汽研以其消費者為核心,公平公正的對比評測、嚴謹客觀的分析解讀,成為消費者心中的“指南針”。
占據先發優勢 成就威馬智行品牌
根據介紹,威馬EX5是一輛全車交互純電SUV,該車前后搭載12顆左右的雷達協同工作,有效的自檢周圍障礙物,自動規劃路徑,輕松操作,讓新手可以輕松停車。
除了自動泊車技術,早在今年1月,威馬汽車就與百度共同成立了“智能汽車全球聯合技術研發中心”,雙方投入大量人力資源、充分發揮新興智能電動汽車企業與高科技互聯網企業的各自優勢,面向L3、L4、L5級別開展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涵蓋 ApolloPilot 軟件服務、車載計算平臺硬件方案、高精地圖及自定位服務、仿真服務、安全服務、OTA 服務等領域。
2019年,威馬汽車量產普及真正L2(SAE J3016標準)級別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讓過去僅在部分豪華車上配置的尖端科技普惠于民。在L3、L4等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威馬汽車也進行了布局與探索,打通自動駕駛從研發、測試、量產落地到特定場景下商業化運營的完整閉環,推動汽車向移動座艙不斷進化。其中,適用于中國交通場景的L3級自動駕駛技術計劃最早于2020年開始投入量產。
對于未來戰略規劃,威馬汽車副總裁陸斌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威馬汽車將圍繞一款‘世界冠軍’級品質的智能汽車產品,構筑全新出行生態。在智慧出行的相關領域,從產品、服務到資本,多點發力,積極布局。目前,威馬汽車正在成立一支120億規模的全球產業基金,未來將用于扶持威馬企業價值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推進汽車產業電氣化、智能化的發展。”
作為智能汽車的“排頭兵”,威馬汽車自成立以來便不斷加大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與布局,研發上更注重貼合中國用戶的駕駛習慣、適合中國路況。
定義新標準 搶占智能出行新高地
長安汽車在自動泊車技術領域的發展同樣值得稱贊,旗下CS75 PIUS車型由12顆超聲波雷達以及4顆高清攝像頭和1個控制器構成,可以通過圖像識別和雷達掃描兩者結合的方式,實現自動搜尋車位、手機和鑰匙一鍵遙控泊車(遙控車輛出入)、車位線泊車、低速緊急制動輔助等多項超強功能,讓用戶在停車、泊車時不再擔心,車輛可自己操控,適用場景更多,避障策略更優。
除了擁有前沿的智能泊車技術,長安更是給廣大消費車吃了一顆“定心丸”,在今年七月對旗下諸多車型推出自動駕駛保險,時刻保證將消費者的安全放在首位。
國內首份自動泊車使用責任險,無疑是長安汽車全心全意為消費者服務的表現,一方面是對旗下智能泊車技術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彰顯長安汽車的責任和擔當。
打鐵還需自身硬,承諾背后的信心正是長安汽車十余年對智能駕駛領域不斷研發和投入。截止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200余項智能化核心技術,并實現了IACC、APA5.0等15項行業領先技術的首發量產,讓100余項智慧產品和服務走進了中國汽車用戶的生活當中。8月24日,長安汽車在2018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發布了公司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
在合作方面,長安汽車還攜手騰訊、華為、博世、百度等合作伙伴,提供世界一流的智能化系統和解決方案,打造更成熟、更開放的自動駕駛平臺,在不斷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邁進的同時,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
在智能化研發領域,長安汽車已經分別在中國重慶和美國底特律設立了智能化研發中心。在長安汽車的規劃中,到2020年將打造出2000人規模的開發團隊,其中軟件開發人員占比40%。到2025年,打造5000人規模的開發團隊,軟件開發人員占比提升至60%。
根據未來規劃,長安汽車計劃從2020年開始,將不再生產非聯網汽車,實現新產品100%聯網,同時實現自動駕駛L3級車型的量產;到2025年,車載功能實現100%語音控制,實現自動駕駛L4級車型的量產。
一方面是有技術實力做支撐,一方面是有首份自動駕駛保險報平安,長安切實將消費者為核心,讓消費者更放心的享受自動技術帶來的便捷。
展望未來 智能駕駛將豐富出行生活
透過長安CS75PLUS以及威馬EX5,長安和威馬在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水準顯而易見,其在智能化領域的研發實力也得到證明。單單有核心技術遠遠不能俘獲芳心,更多源自長安威馬等國內車企對于本土消費者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國內汽車生活環境的深度解析。
自動泊車僅僅是智能駕駛技術中的一項技術,除了自動泊車,未來包括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技術將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將把家、公司等聯系起來,實現真正智能的出行體驗。智能技術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把握住機會?如何圍繞智能出行繪畫出自己的“藍圖”,將是每個車企需要思考的問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0691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