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新基建概念被多次提及。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2020年3月20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通知包含6方面20項措施,其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被排在最首要的位置。
新基建風口已來,站在風口上的充電樁行業,市場格局或已悄然改變。
誰將受益?
借風新基建,不少充電樁領域的國資運營商、民營電力設備商以及整車企業開始在資本市場“走俏”。
2020年3月9日,充電樁建設的先行者萬馬股份開盤報9.8元,截至當日10時15分,該股漲10.01%報11.1元,封上漲停板。
政策加持與股價大漲,讓萬馬股份信心爆棚。
有業內人士預測,中國未來幾年需建設2億個充電樁。對此,萬馬股份回應稱,我們的小目標是爭取在2億個充電樁建成的時候,占它1千萬個以上。
國家電網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國電南瑞的股價也迎來反彈。2020年3月23日,國電南瑞盤中快速反彈,5分鐘內漲幅超過2%,截至當日9時35分,報19.69元,成交3518.42萬元。
即將于2020年3月29日發布“刀片電池”的比亞迪3月26日盤中震蕩上揚,盤中一度拉升漲逾5%,截至收盤,該股報54.27元,上漲3.87%,成交金額15.9億元。
可以看出,新基建帶來的風口,使剛剛經歷過車市寒冬的充電樁企業如沐春風。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風口之下,資本的一擁而入,恐將讓充電樁行業重回“跑馬圈地”時代。
梳理充電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難發現,在早期充電樁建設的浪潮下,“跑馬圈地”帶來的充電設施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層出不窮。
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2014年是特別的一年。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3年的17642輛,大幅增長到了74763輛。
也正是從2014年起,國家電網向民間資本開放了電動車充電樁市場。三年內,充電樁行業涌入了海量的各類玩家,充電樁數量隨之暴漲。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各類充電樁達到45萬個,其中私人專用充電樁24萬個,公共充電樁21萬個,保有量位居全球首位,是2014年的14倍。
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卻日益凸顯,充電樁整體規模仍明顯滯后。一方面,充電樁與同期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模不匹配;另一方面,充電設施的布局不合理,充電樁的使用率偏低,企業缺少可持續、可復制的商業發展模式。
重回“跑馬圈地”時代?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表示,充電樁行業重回風口,預計將引發新一輪“跑馬圈地”,但相比于2014年國家電網向民間資本開放電動汽車充電樁市場后的那一輪投資熱潮,本輪的投資會更加理性和謹慎。
充電樁運營效率不高、前期投資規模巨大、盈利模式不清晰、回報周期長等因素,是充電樁企業一直面臨的問題。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我們,新基建顯然是政府在推動,但目前油價很低,政府如果沒有強制性政策,不繼續加大補貼的話,可能會導致電動汽車發展進程出現問題,畢竟充電樁的主要需求還是來源于電動汽車。政府來做充電樁沒有問題,但民營企業來做的話有一定風險。
“新興行業”“前景曠闊”,充電樁行業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了一個年營收不下數十億的新興公共服務行業。
“管理亂象”“營收下降近八成”,疫情影響下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產業,今春日子并不好過。
曾經的第一春!“大發展”背后的血腥爭奪
前幾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勢,充電樁行業也迎來了發展春天。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表示要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一瞬間,各路資本紛紛涌入行業跑馬圈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建樁狂潮,這其中既有國資巨頭,又有整車企業,更有大量的民營企業投入其中。第一春之下的,是大發展背后的血腥爭奪。
由于充電樁點位是稀缺資源,曾經那些搞運營一體化的大型運營商,只能陷入到“跑馬圈地”“資本比拼”之中,在殘酷的競爭下,行業格局逐漸開始穩固,如特來電、國家電網、星星充電等資本雄厚,且運營理念較為出色的,牢牢卡住了第一梯隊;同時,在地方上,一些搞資產投建、運營一體化,深耕自留地的中小微充電運營商,則借助精耕細作的高運營效率,實現了自身優勢;還有一波玩家,硬件建設到一定水平后,從資本端出發,搞第三方平臺整合各類運營商上,提供專業運營能力服務的平臺型企業開始出現。如快電、雄安聯行等企業開始了自己的合作連橫。
充電樁兩極分化越發顯著,早期的車輛技術不成熟等原因,造成充電樁安裝功率過小、布局不合理,曾有一度,單一充電樁的平均使用率只有5%,資源匹配極不均衡。
“第一春”的濃烈硝煙,隨著一批充電樁企業的慘烈下場,終告結束,開始進入平穩發展時期,甚至已經出現了實現盈利的充電樁企業。
現在的第二春!“新基建”明確的廣闊前景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會上重點強調了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下稱“新基建”)的進度。
所謂新基建,是一個相對概念,區別于傳統基建的鐵路、公路、橋梁、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新基建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輸變電網絡建設、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板塊,是當下穩增長的重要力量,更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為何能入選“新基建”,成為七大板塊之一?作為新型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充電樁是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基本保障。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持續向好,選擇電動汽車出行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但充電這一環節的問題越發凸顯。
近五年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已經形成了規?;焖侔l展態勢,但充電基礎設施行業尚未明確獨立劃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在實際過程中又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電力供應,特別是在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用地、稅收等方面缺乏與之對應的配套政策依據。
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新基建的發展,將有利于進一步明確充電基礎設施的產業地位,對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的支持力度,夯實我國新能源汽車能源供給保障。
未來能否“四季如春”?充電樁行業將何去何從?
受益于新基建的啟動,充電樁建設在未來一定會會迎來發展新機遇。但不可否認的是行業仍面臨普遍虧損狀況。未來在建設布局上該如何側重,才能促使行業良性發展,從而真正做到“四季如春”呢?
首先,充電樁行業要發展,就繞不開盈利問題,當下充電樁相關企業的運營能力亟需加強,不論是線上平臺還是線下的網絡管理,整個行業需要沉下來做精細化運營,從而才能降低成本,避免“攤大餅”式增長。
其次,充電樁行業應該進一步優化設施合理布局、提升產品質量、提高運維服務水平、提高智能化水平、促進互聯互通、保障充電安全,畢竟,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只有能夠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優質的充電服務體驗,才有能夠贏得未來將競爭的資本,反過來說,只有提升了用戶的體驗,才會反過來刺激需求。
此外,從“新基建”政策我們便可知道,國家是希望能規避渾水摸魚撈一票就走的投機者,幾年前,在充電樁建設能夠領取到高額建設補貼時,一些企業無視使用場景,曾有充電樁被建在了荒郊野外的菜地中。
因此,當新基建的真金白銀變為一個個項目時,需要棄過往大干快上,重數量不重質量的舊習慣。要把錢花在刀刃上,推動行業技術迭代升級,促使充電樁使用效率、服務質量提升,幫助企業盡快摸索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算是“四季如春”。
如何在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保障廣大用戶的核心利益?仍是行業需要解決的切實問題。不能只看政策支持力度下菜碟,而是要真正的了解市場,了解受眾,因地制宜,構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生態鏈。
盡管這是需要全行業的不斷努力,但如果真的能換來“四季如春”的市場態勢,那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小結
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到血雨腥風、同室操戈,從千帆再起、爭芳斗艷到兼容并蓄、合縱連橫......這個行業歷經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和低谷,有過“第一春”的萬象起始,也有“掃落葉”般的風聲鶴唳,充電樁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興亡更替。
這一年,“庚子鬧春”、“開年不利”,眼見岔路口就在眼前,該“抖擻精神”還是“隨波逐流”,抑或是“偃旗息鼓”?
“新基建”政策恰其時,東風來、戰鼓響,期待時間給我們答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云鳥充電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291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