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之下,少了出門也少了開車,由于蓄電池電池老化,車庫里開了5年的車無法啟動,剛好緊急備用的啟動保外借給朋友江湖救急。
因為跟朋友約好了聚會時間,一時也找不到緊急救援,于是只能求救網約車,出發座駕是廣汽豐田全新雷凌雙擎,回程是廣汽新能源的Aion S。
網約車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用塑料薄膜將駕駛艙和后排乘客艙進行了分隔,有效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也放心地跟老司機聊起了開車那些事。
誠然,疫情嚴重影響著各行各業,出差和出行人數減少,網約車的生意也大受影響,經常能看到一排排綠牌車停在路邊等待業務。
網約車和出租車等運營車隊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專屬市場,或者說看到一輛車牌為D開頭的綠牌車,十有八九就是網約車,品牌也一般是北汽、吉利、比亞迪。
曾經試駕過上汽通用Velite6、蔚來ES8、廣汽新能源Aion S和Aion LX,電動車的超低使用成本令人印象深刻,幾十元的電費就可以跑500多公里。
近一兩年乘坐的網約車大多是純電動車,跟師傅交談的內容中,超低的用電費用是其中一個亮點,而且他還能告訴你哪些地方充電費用更便宜。
不可否認,電動汽車的用電成本、安靜的駕乘體驗是最大的優勢,但購車成本偏高、未來的電池損耗和低二手殘值率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作為運營車輛,電動車也是天然的最佳選擇。
用電費用低廉,部分地區部分時段還有用電優惠活動和套餐,如果自己家里有專屬充電樁,用電費用更是白菜價。
對于網約車來說,充電時間似乎不是太大的問題,畢竟在長時間不停地在路上跑動,總是需要時間休息來避免疲勞駕駛。
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充電時間,用另類的強制方式讓司機得到充分休息的機會。
講回主角,不同于北汽、吉利、比亞迪等“油改電”車型,廣汽新能源Aion S基于純電動車平臺打造,同級領先的2750mm軸距,帶來超大的乘坐空間。
基于對電動車市場的深入研究,廣汽新能源首款中高級純電轎車Aion S,推出面向零售市場的魅系列和運營市場炫系列,銷量持續攀升。
在購車費用、用車成本、續航里程和充電便利性之外,續航穩定性成為電動車備受關注的焦點。
如果說高速工況和冬季續航的衰減是意料之中的不可避免,日常用車續航不穩定,偏離實際用車是應該避免的最大問題。
廣汽新能源Aion S的綜合續航里程有430km和510km兩種,還提供節能、標準和運動三種駕駛模式。
我乘坐的這一輛網約車Aion S,師傅在市區載客時會啟動極限節能ECO+模式,限制最高速度90km/h,動能回收等級調到最高,帶來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甚至能超過官方綜合續航里程。
針對冬季和低溫長時用車,Aion S還有冬季長途模式,在溫度低于零下5度,行駛距離超過150km時使用,能有效減少電池低溫加熱的損耗。
跟純電動網約車師傅聊天,用車習慣也是經常聊到的話題。開慣了燃油車,剛開始開電動汽車會有一絲不自在,需要時間適應和習慣。
比如得關注日常用車習慣下汽車的實際續航里程,以便更好地規劃日常出行,特別是長途和長時用車。
清楚了解新車的那些新穎功能,比如動能回收、電池保溫、自適應巡航等等,還有寒冷天氣下,汽車制熱空調的使用和停放環境等等。
雖然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用車環境,這些全新的變化并不會給日常用車帶來多大的不便,稍微注意和調整就可以簡單實現。
電動車需要時間適應,而燃油車和電動車之外的油電混合節能車,無需改變用車習慣就可以降低用車成本。
節能車主要就是指豐田和本田的油電混合動汽車,豐田稱之為“雙擎”,而本田則叫做銳·混動。
試駕過廣汽豐田凱美瑞雙擎和雷凌雙擎,廣汽本田雅閣銳·混動,啟動汽車之后和起步低速階段的電動車體驗令人非常驚訝。
更加讓人驚訝的是,在無需改變任何用車習慣的情況下,實際油耗竟然比同等燃油車降低40%以上。
我乘坐的這一輛雷凌雙擎網約車,官方綜合油耗為4.1L/100km,師傅說市區長期開著ECO模式,儀表顯示的油耗為3.5L。
燃油車的實際油耗比官方綜合油耗要高,比如我的1.8L燃油車,官方綜合油耗為6.1L/100km,實際平均油耗長期保持在7.5L上下。
沒有額外增加能量,僅僅將日常用車過程中被浪費的能量變廢為寶。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巧妙地結合了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優勢,帶來更加節能環保的汽車生活。
在持續的升級換代之后,不管是雅閣銳·混動,還是雷凌雙擎,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已經實現了普通燃油車同樣的空間和價格。
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將越來越豐富,豐田和本田將在旗下絕大部分燃油車導入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實現轎車、SUV和MPV車型全覆蓋。
對比燃油車,電動車的價格相對偏高,但用電成本低、靜謐的駕乘環境、線性的加速,再加上智能功能,讓電動車逐漸成為購車現實選擇。
在汽車刺激消費新政之下,政府和車企都推出補貼政策,對電動車的補貼優惠力度更大。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對比燃油車,在同等價格水平下實現將近一半的油耗節省。與電動車相比,無需改變用車習慣,也沒有里程焦慮。
就Aion S和雷凌雙擎來說,前者官方指導價為14.68萬至20.58萬,后者官方指導價為13.38萬至15.28萬。在刺激消費新政之下, 兩者落地價格已經相差無幾。
Aion S的優勢在于電動車用電成本低,中高級轎車的定位帶來豪華質感,純電動平臺帶來超大空間;劣勢在于價格相對偏高,充電不便引發里程焦慮。
雷凌雙擎的優勢在于豐田品牌背書,沒有里程焦慮,無需充電等用車習慣改變,全系標配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除最低配);劣勢在于經濟車型的質感有所不足。
在Aion S和雷凌雙擎之外,還有廣汽豐田版的Aion S——iA5和雷凌雙擎E+的插電混動車型可供選擇。
選車講究均衡的性價比,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看了以上老司機對Aion S和雷凌雙擎的對比之后,再去看看實車和試乘試駕,就能確定哪款車最適合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355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