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相比于其他場景受“人”的因素干擾較多,自動駕駛在封閉園區物流場景下的應用進程顯得稍快一步。當你在某國際機場感受到行李運出的速度比以往快了許多,那可能就是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其中的效果。
5月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了由智能網聯研究院聯合“自動駕駛城市示范與產業協同創新聯盟”成員企業共同推出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與商業化路徑系列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詳細解析了自動駕駛在封閉園區物流場景的應用現狀。作為全球首個在機場實際操作環境中常態化運營的無人駕駛物流車項目開發者,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彭進展現場分享了馭勢在運營中的一些經驗。
1.封閉園區物流中的自動駕駛需求
封閉園區物流場景指在運行在封閉園區、速度在30km/h以下的自動駕駛物流車,典型場景包括礦區、港口和機場等。這類場景低速封閉、環境艱苦、不受交規限制。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應用案例,如踏歌智行于內蒙白云鄂博礦區、西井科技于深圳鹽田港、馭勢科技于香港國際機場等。
報告中提到,目前礦區、機場與港口三個場景的物流業務量持續增長,但是因為人力成本不斷提升,而作業安全性與作業效率不能得到保障,故而自動化需求強烈。
以馭勢為例,基于與數十家行業頭部企業在區域物流多場景中的合作,該公司已經可以提供運營級的自動駕駛整體解決方案。而且在疫情期間,無人物流不受人員無法復工影響,據彭進展介紹,有一家工廠僅有一條無人物流線仍在高負荷運轉,馭勢借此反而實現了上量的部署。
“傳統區域物流一直存在運行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問題。”彭進展介紹,香港機場每年單車人工成本約70萬~80萬,同時生產的安全風險非常高。馭勢可以通過遠端運營系統接受用戶需求,然后安排相應的自動駕駛物流車去完成運輸任務,整個過程沒有安全員,也沒有司機,只需遠程實時監督。
不僅機場,此解決方案也同樣適用于多種封閉園區內的現代工業環境,基本無需對場地作任何改造,一些相對干擾因素的解決技術也已不斷成熟,因此可以快速而靈活的進行規模化部署。
2019年,馭勢與上汽通用五菱展開合作,打造國內首條廠區無人駕駛物流線路。“這條線路可以保障統一的、精確的生產節拍,大大提高物流運輸效率。還能夠優化超過車輛1.5倍的人員,大大降低人工的成本。重要的是減少廠區內的交通安全隱患,讓生產變得更安全。” 彭進展說。
整體來看,自動駕駛能夠提供全天候的作業能力,具備更經濟的運營成本,提供安全物流保障。自動駕駛能夠解決招工短缺的問題,并且提升運營效率,并降低人工駕駛時的車輛部件損耗與油耗。
2.成本回收期短 加速商業落地
現在封閉園區場景的商業應用已經具備了基本條件:園區自動駕駛對硬件要求相對較低,對成本相對不敏感;區域內高精地圖的繪制和更新要求低;可作為工程設備進行管理,車輛歸屬主體清晰,法律問題較少;以及可與遙控駕駛混合,方便遠程接管等。
從成本上上來看,報告估算,對比車輛的購置成本、自動駕駛改裝成本與人力成本,三種場景下都可以在商業運營3年左右實現經濟效益,成本回收期短。
成本回收期短加速了商業項目的落地,報告分別總結了礦區、機場與港口三個場景下目前的商業運營現狀:
1. 在礦區場景下,國內已有七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企業與礦業公司、傳統商用車主機廠、科技巨頭等多方聯合進行自動駕駛礦用卡車的應用示范,代表企業有北方股份、徐工集團等傳統工程設備制造商以及易控智駕、慧拓智能、拓疆者、踏歌智行、希迪智駕等初創公司。
2. 機場方面雖然涉足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較少,但是基本已經覆蓋地上、地下、室內、隧道等復雜環境,能夠應對各類惡劣與復雜氣候,實現全天候無人物流服務,代表企業有馭勢科技、倉擎智能等。
3. 港口運輸市場相比前兩者市場空間小,目前有五家企業在國內五個港口/碼頭地區開始了試運營,國內碼頭主要采用內集卡水平運輸的方式,代表企業有西井科技、主線科技、圖森未來、暢行智能、一汽解放等。
報告還認為,外部因素也在起到助推作用。
2019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分別就礦區、港口、以及機場等不同的場景發布了多項加快場區智能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也是對智能化建設的大力支持。
3.現存的挑戰與發展瓶頸
雖然自動駕駛應用于封閉園區看似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是相對的問題和發展瓶頸依然存在,尤其對礦區、機場和港口下的特定場景應用。
報告指出,自動駕駛在封閉園區場景的商業化進程仍面臨諸多挑戰:
1. 自動駕駛礦卡技術仍待進一步成熟,礦區市場比較分散,商業模式復制存在困難;
2. 自動駕駛技術在機場物流場景面臨監管障礙;
3. 自動駕駛港口集卡作業精度要求達到厘米級,并存在金屬信號干擾定位、鹽霧等天氣影響,對設備提出更高要求。
實際上,僅針對機場內多種復雜場景和惡劣天氣下的測試,馭勢就歷經了兩年多的研發時間,2019年底,終于獲得香港民航的正式許可證,開始了向國際機場常態化的無人物流運營。得益于大量成功案例的基礎,彭進展透露,馭勢很快將誕生全球第一個單點超過100臺的無人駕駛物流車運營項目。
就如何推動封閉園區場景下自動駕駛產業的盡快發展,“報告”結合三大場景的下的挑戰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1. 礦區場景下,重點建議礦區單位加速開展礦用自動駕駛行業標準的制定,減少自動駕駛集卡進入礦區的非技術壁壘;
2. 機場物流場景下,量產應用自動駕駛技術,需要國家推動制定機場自動駕駛物流運營標準以及突破設備準入監管障礙;
3. 港口場景下,自動駕駛公司加快技術迭代,盡快在性能上完全勝任港口場景下的作業要求。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740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