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失去了戈恩這個鐵腕人物的“專制”統治,還是全球經濟陷入新冠疫情的迷霧,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這個曾經最為成功的跨國車企聯姻,開始風雨飄搖。
近日這個聯盟有三個重磅消息,一個是雷諾退出東風雷諾,專注于以易捷特為主體的新能源汽車,一個是日產11年來首次虧損,并發布未來四年發展規劃。
最后是聯盟在全球市場推進“引領者-伴隨者”戰略,按照在不同地區的競爭優勢,對三家車企的重點區域進行分工合作。
戈恩事件,短期內或許對聯盟整體不具有太大的破壞性,但對于日產來說,卻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動蕩,畢竟這里是事件發生的主戰場。
正因為變化如此巨大,與雷諾以及內部衍生的猜疑,讓日產陷入11年來首次虧損,也是其20年來最大的虧損,一切似乎回到了聯盟組建之初。
不可否認,當年正是雷諾一手拯救了處于破產危機之中的日產,而當窮親戚富起來之后,話語權的重新分配總是需要一場近乎戰爭的慘烈來見證。
面向新時代,聯盟必須在新的起點重新出發,只是這個聯盟卻以“戈恩事件”向世人展現了貌合神離的尷尬。
傳統競爭對手的大眾、豐田強者恒強,以特斯拉為首的智能汽車以超越以往的力量顛覆市場,而以PSA和FCA為代表的車企正在展開形式各異的新一輪合作。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20年以來形成錯綜復雜的融合,意味著這個聯盟一旦破裂,對雙方都是災難性的打擊。
于是,在戰爭的硝煙尚未消散之際,聯盟新的掌門人開始嘗試走出陰霾。
日產的四年計劃將通過優化產能和全球布局、改革公司內部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終在2023財年末實現5%經營利潤率和6%全球市場份額。
日產核心業務集中在日本、中國和北美市場,全球精減20%產能至540萬輛,全球減少20%車型至55種以下,關閉西班牙、印尼和韓國工廠,未來18個月內推出12款新車型,EV和e-POWER等電動化車型每年銷量超過100萬輛。
雷諾近日發布的轉型計劃中,全球產能將從現有的400萬輛削減至2024年的330萬輛,固定成本降低20億歐元以上,在全球范圍內裁撤約15000個工作崗位。
中國市場則聚焦電動車和輕型商用車領域,電動車的實施主體是易捷特和江鈴集團,而輕型商用車業務將通過華晨雷諾金杯汽車開展,后兩者將主要是技術輸出。
說到東風雷諾就不得不說具有相同背景的神龍汽車,兩者都是東風汽車與法國車企的合資項目,并且同樣陷入發展困境。
比起神龍汽車持久卻無力的掙扎,東風雷諾的早早收場,或許是壯士斷臂的正確選擇。
于是,雷諾和日產的同步轉型,“引領者-伴隨者”戰略應運而生,這個不是合并卻更似合并的模式,或許是當下最佳的解決方式。
聯盟將共同研發CMF全新汽車平臺,并各有側重點。到2025年,聯盟中50%車型將納入“引領者-伴隨者”戰略,投資成本降低40%以上。
聯盟的三家車企,將發揮在重點區域的引領作用,在汽車研發之外,共享聯盟資源,在汽車制造上進行全面融合,提升成本競爭力和應對全球市場挑戰。
聯盟分工依據三家車企在不同區域的影響力大小進行劃分:日產將在中國、北美和日本市場發揮領導作用,雷諾的重點市場是歐洲、俄羅斯、南美和北非,三菱則專注于東南亞和大洋洲等市場。
在中國市場,中國最大的汽車合資公司,東風有限旗下的東風日產,早已完成了在廣州、襄陽、鄭州、大連和常州五地六工廠,超過百萬輛產能的布局。
東風雷諾成立七年至今未能成為主流車企,而雷諾則快刀斬亂麻,迅速止血,將這個雷諾日產聯盟標桿工廠拱手相讓給東風汽車。
三菱在中國的兩大合資公司東南汽車和廣汽三菱,前者的三菱轎車日漸式微,早已很少能在路上見到,而以SUV見著的廣汽三菱則陷入了增長乏力的困境。
在“引領者-伴隨者”戰略之下,或許我們很快可以看到在東風日產工廠里共線生產雷諾車型,而在歐洲的雷諾工廠則將有望看到日產的車型。
這或許是聯盟走向完全合并之前的一條中間道路,也是應對全球車企挑戰最快速而最符合聯盟利益的選擇。
講一句題外話,德系、日系、美系和法系風格各異,不管是意式和法式的浪漫主義,還是大眾和豐田的實用主義,在全球不同市場都有特定用戶的需求。
對于中國市場來說,滿街跑的豐田、大眾、通用多了也會感覺乏味,菲亞特、標致和雷諾等富有浪漫氣息的汽車同樣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通過聯盟內部類似于“代工”模式的汽車制造合作,將可以讓規模小的小眾汽車品牌得以擺脫規模化的壓力,專注于細分市場開拓和用戶服務,這何嘗不是一個最佳的方式。
牽扯日產和雷諾的利益再分配,再加上背后日法兩國的政治力量角逐,這一場聯盟完全合并的劇目已經被判定失敗。
而比起合并的猜疑以及聯盟的利益分配,更重要的是全球經濟不明朗,以及智能汽車給全球汽車產業帶來機遇和挑戰。
如今聯盟用“引領者-伴隨者”分而治之的方式邁出重要的第一步,在各自的主戰場發揮優勢并融合聯盟的協同發展,或許是聯盟向前邁進的正確一步。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746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