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頻繁傳出拖欠員工薪資、供應商貨款、變相裁員等負面傳聞后,近期,有媒體報道稱,博郡汽車創始人、CEO黃希鳴已經利用另外的身份回到美國,并表示“不回中國了”。
6月28日晚,黃希鳴發布內部信對此前的傳聞進行回應,表示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會待在國內,全力保障員工的合法利益。
對此,證券時報·車資本聯系了黃希鳴本人,希望了解其對公司后續的安排。截至發稿前,暫未收到相關回復。一位近期剛從博郡離職的員工向證券時報·車資本透露,在離職前,公司已超過五個月沒有支付其薪資。
2020年,一大批新造車企業接連暴露經營困難現狀,屢次傳出負面新聞。博郡汽車雖不是新造車勢力中最搶眼的企業,但其造車之路卻也暴露了不少新造車企業存在的共性問題。
反思商業模式
天眼查顯示,博郡汽車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冊資本1.38億元,經營范圍涵蓋了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研發、制造、銷售、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咨詢等。而博郡汽車的創始人、CEO黃希鳴,本科時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后赴美求學并取得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后,黃希鳴就職于福特、通用等大型汽車公司,主要負責整車性能開發等。
在博郡成立之初,黃希鳴曾在訪問中透露了自己投身于造車事業的初衷,他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之所以選擇在財富自由、事業成熟的階段重新創業,主要是因為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誠然,搞技術出身的黃希鳴對于造車的基本流程是非常熟稔的,此前他也分別創立過兩家公司為福特、通用、一汽、上汽、長安等主機廠提供過底盤設計、NVH調教等服務。然而,被其予以厚望的博郡汽車成立還不到4年時間,就已走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6月13日,黃希鳴在給員工的一封內部信中,坦誠了公司遭遇了嚴重的經營困難,并表示給員工、股東、供應商、地方政府以及合作伙伴均造成了實際損失和不良影響。在這封內部信中,黃希鳴表示,需對公司的商業模式進行重新定位,以保障現金流的穩定。
此后,有媒體報道稱,黃希鳴已利用另外的身份順利“返回美國”,并稱“將不會回中國”。
6月28日晚,黃希鳴再度發布致員工的內部信,明確回應此事,表示將留在中國,保障員工利益,并為公司無法如期履行補發欠薪和福利的承諾深表歉意。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封內部信中,黃希鳴透露,由于公司處于輕資產模式運作階段,并沒有土地、廠房等可變賣的資產用于解決員工的現實問題。
這意味著,目前博郡汽車并未制定出明確的補償員工的措施。證券時報·車資本了解到,6月初,博郡汽車試圖以成立新公司的形式進行自救。據悉,新公司由博郡汽車人力資源總監張暢牽頭,將以低價收購博郡汽車的數據、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出售完成后,博郡汽車將把這些資金有限用于支付拖欠員工的薪資和福利待遇。不過,據了解這一方案遭遇了博郡在職員工的抵制。
燒錢造車暴露資金鏈短板
天眼查數據顯示,博郡汽車自成立以來共獲得了6次融資,其中公開披露的一筆金額為25億元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博郡汽車宣布投資100億元,在南京浦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純電動整車制造基地,兩期項目建成后總產能將達到30萬輛。
2017年7月,博郡汽車旗下投資公司思迅新能源落戶淮安高新區,項目總投資額約50億元人民幣,工廠建成功可實現1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年產能。
2018年11月,博郡汽車再次宣布將與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臨港產業區公司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在臨港產業區興建博郡汽車新生產基地,總投資規模約35億元。
據了解,2017年博郡汽車營業收入達1318萬元,凈利潤虧損3億元,2018年營業收入0.57億元,凈利潤虧損4.79億元。在連續兩年虧損后,2019年博郡汽車陷入經營困局,同年5月,博郡汽車還欠薪、拖欠年終獎而被員工起訴。僅2020年,博郡汽車就面臨著5起法律訴訟,包括民間借貸糾紛、服務合同和承攬合同糾紛等。
今年1月,北斗星通(002151)發布《關于2019年度業績預告暨商譽及資產減值風險提示性公告》稱,由于博郡汽車資金鏈緊張,整車整體項目目前均處于停工狀態,所欠北斗星通應收賬款從2019年7月開始逾期,屢次未按照約定回款,從博郡汽車的經營狀況判斷,回款可能性很小,北斗星通已對其所欠應收賬款計提了減值準備,減值約617萬元。
北斗星通的公告,讓博郡汽車的資金鏈短板暴露無遺。新創企業初入汽車行業,用大量的資金跑通供應鏈體系、產業研發、造型設計、工廠建設、營銷渠道等等,本身無可厚非,但最受行業詬病的是,部分新造車企業在大量融資后,并未推出可靠的產品,即便是產出了量產車型,但可持續性也相對較弱。
2019年,博郡汽車與一汽夏利合資成立了天津博郡汽車有限公司,成功獲得造車資質。公開資料顯示,在此次合作中,博郡汽車以20.34億元現金出資,一汽夏利以整車相關土地、廠房、設備等資產及負債作價5.05億元出資,雙方各持股80.1%、19.9%。
然而在重金買入造車資質后,博郡汽車首款量產車型iV6并未如期推出。據悉,這款車已經在2019年上海國際車展上開啟預售,并計劃于2020年一季度開始交付。不過,截至目前,博郡汽車沒有任何的量產、交付信息。
與此同時,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逐漸加速,行業產銷量持續下滑,這也給新造車企業再添一重壓力。最重要的是,在行業遇冷的背景下,資本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資也相對謹慎,這對于那些自身尚無造血能力的新造車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有消息稱,目前博郡汽車創始人黃希鳴在等待天津市政府的出手相救,不過根據其給員工的內部信所述,目前公司能否籌集到新的資金,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940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