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萬向123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今年4月就已經定點了,2021年Q4將開始向大眾汽車供貨。”
大眾方面此前也曾表示,除了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還有一家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正在認證中。
供貨的事基本是實錘了。
外媒報道稱訂單規模在百億元以上。
為什么大眾明明已經有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了,還要找一家電池供應商,又為什么是萬向123?
NE時代推測,其實這跟大眾的電池技術路線布局緊密相關。
目前大眾在中國市場上有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
國軒高科以磷酸鐵鋰電池見長,供貨北汽新能源、長安、江淮、奇瑞等車企,2020年上半年在新能源乘用車磷酸鐵鋰裝機總量中占比64.49%,達674.01MWh。在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中的優勢相當于寧德時代了,并且給江淮iEV7供應的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經達到187.63Wh/kg了。
大眾選擇以入股的方式和國軒綁定供應關系,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大眾在磷酸鐵鋰電池這條線上有需求的。而且國軒的作用似乎并不只是這些,正極材料的生產也兼顧。日前國軒年產3萬噸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也正式落地廬江,建設周期3個月,預計2023年年初運行。
另一個供應商——寧德時代,它的優勢是三元方形電池,給大眾在中國的帕薩特、高爾夫、寶來、朗逸等車型供應的電池也都是三元方形電池,單體能量密度153-212Wh/kg,系統能量密度在95-125Wh/kg之間。
根據現有車型的系統能量密度來看,大眾目前在中國使用的應該不是NCM811電池,不過電池業務板塊的負責人Frank Blome在大眾2019年度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透露,大眾將在2021年將動力電池中的鎳含量從目前的65%提升至80%。
依靠NCM811電池提升能量密度的重任應該是落在寧德時代身上了,針對的應該是中高端車型。
最新接洽的萬向123,主打三元軟包電池,在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三元軟包市場占比9.12%,位居第六,達90.67MWh。
就上半年的排名來看,其實不是非常突出。排開已經名花有主的孚能科技,相比于在三元軟包電池市場靠前的捷威動力、多氟多和億緯鋰能,和廣汽、上汽有供應關系的萬向123,更容易進入大眾體系。
技術路線上,三元軟包滿足了大眾全面布局的需求,而且也比較適合歐洲車企的口味。
而且三元軟包電池技術壁壘比較高,目前量產階段的企業也出了很多問題,大眾可能也綜合了技術方面的考慮,選擇了萬向123。
并且,動力電池方面,根據此前的估算,大眾汽車到2025年在亞洲市場對動力電池的總需求量將達到150GWh,這種級別的產能,不是一兩家電池企業能搞定的,加入萬向123,大眾可能會更有底氣大踏步推進電氣化進程了。
目前,萬向123有8GWh的產能,而且杭州蕭山80GWh的鋰電池項目今年9月份也將進入廠房施工階段,預計2022年年底竣工,這個時間應該也是大眾在中國電動車產能快速增長的階段,對電池的大規模需求也是必然的。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萬向123其實在固態電池方面的技術研發上也早有布局,并且早先就拿到了英國政府的資助,研究團隊包括主機廠、大學和研究機構。
在固態電池領域,萬向123副總經理陳旸曾在NE時代的論壇上表示,關于固態電池,其實團隊早就形成了一種比較完整的思路,并且能充分結合高鎳三元電池的正負極材料。而且萬向123的優勢在電芯研發上,固態電池的研發其實已經慢慢進入軌道了,這一點跟大眾也是不謀而合。
與萬向123的牽手,大眾離自己的野心又近了一步。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NE時代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208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