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特斯拉空頭戈登·約翰遜9月3日與Tesla Daily的羅博·毛雷爾展開現場辯論。約翰遜對特斯拉及其電動汽車持明顯的懷疑態度,并給出了19美元的目標股價。在辯論期間,他最具爭議的觀點在于,特斯拉在電池技術方面沒有優勢,關于續航里程的產品宣傳存在誤導性。
約翰遜的觀點基于這樣的邏輯,即由松下、LG化學和寧德時代生產的特斯拉汽車電池實際上任何汽車廠商都可以獲得。然而毛雷爾反駁,如果任何汽車廠商都可以使用這些電池,那么它們的車輛續航里程為何無法與特斯拉相提并論?
關于這個話題你怎么看?
這個話題其實包含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特斯拉的續航里程能不能達到產品宣傳,世界上所有的電動汽車廠家在宣傳車輛續航里程時都會帶上類似NEDC工況、WLTP工況、EPA工況這樣的標注,因為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因素太多了,比如電池帶電量、低速、中速、高速與超高速使用狀態、衰減程度、交通路況、氣候、駕駛習慣以及是否開空調等,上述所說的工況一般都會綜合考慮這些影響因素,但在不同工況里這些影響因素的比重是不同的,所以同樣是特斯拉的某款車型,在不同工況里的續航里程是不一樣的。
上述工況中,EPA 是公認為全球最嚴格的測試標準,同樣一輛車的測試結果會比NEDC工況下少10-15%左右,而中國的工況是參考NEDC做的,這個工況下的續航和實際使用的續航里程情況會有明顯的差異。
即使是EPA工況,也只是接近電動車實際使用情況、無法真實反映每一位車主真實的使用狀態,某些長期處于極限工況下的車輛的續航還是會低于EPA工況,換句話說,同一輛車不同車主實際感受的續航里程也是不同的。
所以說戈登·約翰遜說法是個表面正確,無法反駁,但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如果任何汽車廠商都可以使用松下、LG化學和寧德時代生產電池,那么它們的車輛續航里程為何無法與特斯拉相提并論。”
這是因為即使使用同樣品牌、同樣能量密度及數量的電芯,不同車企由于電池包PACK技術的不同,最終電池包的系統能量密度還是會有高有低。
電池包裝車之后,車輛的續航里程還會受到車型外觀設計(風阻系數)、驅動系統功率效率、電空調效率水平、能量回收水平、電池包管理系統水平、車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技術水平高的廠家造的車續航當然更長。
上述兩位大咖的辯論如果沒有從這些細節方面去展開,誰也無法戰勝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2542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