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歷年同期新高
最近半個多月,汽車行業的新聞熱點還是新能源汽車!
從宏觀上看,先是國慶節前在海南召開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工信部、科技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幾大主管部門的領導紛紛在會上表態,將堅定不移地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接著節后上班第一天,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對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出臺了許多重磅措施。
從微觀上看,先是特斯拉Model3國慶節期間大幅降價,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后售價降至25萬元以內;接著,蔚來中國總部正式在合肥揭幕;還有就是北京車展上一大批新能源汽車亮相或上市,據不完全統計,此次車展共展出新能源汽車160萬輛,占所有參展車輛比例達到40%,除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外,眾多豪華品牌、合資品牌也隨之加入;最新的消息是,10月13日,奧迪與一汽簽署諒解備忘錄,宣布共同成立一家生產PPE平臺純電動汽車的合資公司。
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處在爆發的前夜,最早明年、最晚后年就將迎來大爆發!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傳統的B端市場將穩步增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從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公交車總量在70萬輛左右,出租車總量在170萬輛左右,租賃車總量在180萬左右。如果按這個要求做,無論是新能源乘用車,還是新能源商用車,都會有一個比較高的可持續增長。
其次,新興的C端市場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在高端市場,特斯拉、蔚來ES8等已開始與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車一道,進入消費者的視線;在低端市場,隨著2.88—3.88萬元宏光MINI EV的推出,替代低速電動車的這款產品正迎來爆發式增長;在中端市場,參與競爭的產品就更多了,一下子都數不過來,而且大多數已不是“油改電”的產品,而是全新“純電平臺”的產品。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今年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售13.8萬輛,同比增長66.7%,這是連續第三個月正增長,使1-9月累計銷量降幅已收窄至-17.7%。如果四季度繼續保持這個勢頭,全年有望銷售110萬輛。
關于明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管整體汽車市場的節奏如何變化,我預計新能源汽車巿場都將實現大幅增長,弄不好可以增八成突破200萬輛。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盡管國家和地方刺激汽車市場的政策會退出,但對新能源汽車巿場的激勵政策不會退出,同時還有“雙積分”政策倒逼廠家產生通過推出新產品來快速增加銷量的動能;此外,國家還對充電網絡建設特別重視,對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提供財政支持,這將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環境。
另一方面,隨著供給側產品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對燃油汽車的替代作用將進一步增強。新能源汽車銷量能增長多少,關鍵是看其對燃油汽車的替代能力有多強。像特斯拉,現在一個月內賣1.1萬輛,降價后估計能賣1.5萬臺,一年就是近20萬輛,如果如專家預測那樣明年價格再降一次至22萬元以內,突破20萬輛就沒什么大問題;像比亞迪,現在一個月能賣2.5萬輛,隨著新產品的陸續上市,一年可以干到30萬輛;還有前面說的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9月份賣了2.5萬臺,一年就可以干到30萬輛。僅僅這三家,就能干到80萬輛。此外,還有更多企業的更多產品,所以單月從現在1.3萬輛的基礎上提升到1.6-1.7萬輛,完全是有可能的,所以明年全年銷量實現200萬輛并非不可能。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爆發,傳統燃油汽車的整個產業鏈將會發生重大變革,這將涉及到汽車行業的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
不知對于這種即將迅速到來的新變化,大家是否已經做好準備?這種準備是思想上的、口頭上的,還已經是行動上的?是漸進式的、還是革命式的?
對于這些問題,我想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都需要好好作一個回答。
大家說對不對?
(作者孫勇為資深汽車評論家、“老孫論車”微信公眾號創始人,現任中德諾浩汽車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擁有十二年汽車媒體工作經歷,曾任新華社所屬經濟參考報汽車周刊編輯部主任、人民日報旗下中國汽車報副總編輯;十年汽車企業工作經歷,曾任奇瑞汽車經管會成員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南京菲亞特副總經理兼商務部總經理、國機汽車(中進汽貿)董事兼副總經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論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2942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