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神龍節奏不斷。
10月19日,神龍總經理、黨委書記陳彬在公眾號發表了一篇公開信。且不說這個動作本身令人感到驚喜,再說其中的關鍵詞“背水一戰”、“以客戶為中心”等,也讓大家覺得有那個味兒了,神龍這是要發狠了啊。
5天后的24日,神龍又在英雄城——武漢舉辦了2020神龍汽車文化節。在不了解內情的人士看來,神龍在彌艱之際還在大辦活動,有浪費之嫌,但陳彬說不,恰恰相反,他說此次活動除了照常展示標致雪鐵龍雙品牌的深厚歷史,以及技術儲備,更重要的是提振各方信心。
的確,“重鑄信賴”,這也是神龍當前最為迫切需要的。
數據顯示,9月份,神龍汽車銷量環比增長28%,10月前三周繼續保持增長勢頭。10月9日,神龍汽車與上海融和電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訂購1000輛東風富康e愛麗舍……
由此可見,僅就市場端而言,神龍這一波改革其實已經初見成效,接下來要做的將是乘勝追擊——徹底吹響反攻的號角,也就是2020神龍汽車文化節這一節點的背后意圖。而在活動后從業內的諸多積極反饋來看,效果不錯。
為什么不錯呢?
在電動勢&金剛新能源看來,首先是新神龍領導班子絕對坦誠,在接受媒體采 訪時幾乎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沒有藏著掖著,這一點非常贊;其次,除了開懷暢談,具體行動方針也一一列出,比如將總經理陳彬推向投訴最前沿等,這不像開玩笑。
當然了,對神龍整個體系來說,關鍵是執行力,行勝于言。
神龍這波“發狠”,是否會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避免走向退出中國市場的尷尬,仍有待觀察。只是這一次,讓我們行業人士、以及600萬神龍基盤欣慰的是,神龍高層深知問題所在,也在積極解決問題。
1、
對于神龍的發展問題,外界一直有個錯覺:似乎,神龍當局者迷?但從神龍新領導班子此次敞開心扉對外溝通來看,并非如此。
從陳彬的公開信開始,到此次文化節的深入溝通會,向死而生、背水一戰、困難等尋常看起來比較敏感的詞,在這里出現的頻率相當高。我相信,這絕非意外之舉,充分體現了新領導班子的“自知之明”。
比如在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祖同看來,“神龍這幾年一直都比較困難”,但是股東雙方并沒有放棄,而是“一直都在設法幫助神龍一起怎么樣走過這個困境,重塑輝煌。”
張祖同透露,神龍的困難主要表現在由于產銷規模下降,以致資金出現斷裂風險。為此,雙方股東都為神龍的資金問題隨時提供解決方案。
據悉,從今年開始,PSA每年為標致雪鐵龍兩個品牌各提供800萬歐元的品牌建設費用,這個月底還會給予神龍5000萬歐元的發展資金。在神龍后續的資金發展需求上,雙方股東也都在做一些安排,包括在明年一季度,雙方股東會以增資的方式解決一些資金的問題。
而一旦解決資金問題,那么神龍的生死天平自然就傾斜了。所以說,神龍退出中國之類的行業論調,目前來說還為時尚早。
資金確實能解決神龍的生與死問題,但要重塑輝煌,依然還得從改革起手。此次,對于改革的落腳點,神龍新領導班子主要放在了營銷革新,與機制協同。
2、
在全球眾多車系里面,法系車一直以來是最特別的存在,它的開發宗旨,不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而是一件藝術品,其背后的設計哲學早已深入法國人的骨髓,改變不了。
于是我們看到,在產品上,法系車很難屈從市場的淫威,比如合資品牌之前盛行的減配風,法系車堅持不跟進,所以就有了“其它車,看得見的地方都是好的,而法系車,看不見的地方都是好的”這類坊間怪談。
如何評價法系這種車系基因?
得分兩面看,對于新興市場來說,過于執拗的設計只會增加產品成本,不利于走量,但隨著市場的發展成熟,法系車這種個性會得到越來越多有品味的消費者的青睞。
因而,市場什么時候成熟,這個臨界點很重要。比如國內市場,它成熟了嗎?很難說成熟了,但多個信息告訴我們,臨界點正快速到來:市場從增量競爭變為存量競爭,減配風被業內集體唾棄等。
所以,雖然神龍仍顯困頓,但市場越來越向有利于其產品特性的方向發展。
同時,有一說一,市場向好,就意味著神龍會向好嗎?不一定,這取決于神龍自己的體系力強弱,或者說本地化實力。因為盡管越來越多消費者更看重高品質汽車,但本地化工作直接決定市場的好壞,而這目前是神龍的軟肋之一。
陳彬說,曾經的神龍汽車,高配以下全是丐版。首先,對于這種自黑精神,我們是無比歡迎的,但同時要指出,神龍的產品經理工作是否做的不到位?
這一點,張祖同給了我們答案:神龍過去沒有人做產品企劃。這就導致,PSA有什么產品,神龍就引進什么產品,而法國人的思考又怎會滿足中國人的消費訴求呢?
這顯然是有問題的,是神龍的本土研發力度不夠強嗎?似乎并不是。其實,神龍在上海也有龐大的研發團隊,說明研發實力不是問題,也許只是沒有抓住重點。
在張祖同看來,“商品的未來其實真正不足的地方不是研發,而是企劃。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產品,怎樣抓住中國消費者,實際上未來企劃是最關鍵的。”
所以,期待一下產品更地道、產品更中國的新神龍吧。
3、
對于車企來說,量大事小,量小事大。
此前,面對銷量的日漸式微,神龍經銷商問題迭出。同時,對于消費者的訴求,神龍也未能及時滿足……問題雖多,但核心還是神龍的機制沒有銜接上。
所以,如何將機制銜接上,盤活經銷網絡成為神龍新領導班子的當務之急。而在此次文化節上,神龍也告訴了我們,將如何盤活經銷網絡——那就是從“元”計劃升級到“元+”計劃。
“元+”計劃的核心包括三點:以客戶為中心,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傳播PSA品牌與技術內核。
陳彬說,“元+”計劃一切以客戶為中心,站在客戶視角去解決問題,把客戶的問題解決了,客戶對我們滿意了,我們的老客戶、新客戶自然就會來,重新恢復對神龍公司的信心,重新恢復對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的信心,我想后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關于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則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像服務不滿意就免單,總經理投訴熱線等,來打破以前神龍效率低下、市場應對不及時、客戶抱怨大等問題。
尤其是總經理投訴專線,陳彬希望通過投訴來倒逼內部的改革,倒逼經銷商、倒逼神龍公司把客戶服務真正做到極致,真正以客戶為中心。
還有宣貫PSA的品牌與技術內核。陳彬坦誠,此前,關于法系車的品牌內核與硬核技術,“我們在這方面的傳播,我自己認為是比較欠缺的。”為此,神龍后續將做好“良心車”、“安全車”、“放心車”這種內涵傳播。
針對以上政策,陳彬說,“我們沒有給神龍公司留退路,因為我們現在已經退無可退了。”
4、
在電動勢&金剛新能源看來,與其說此次神龍是借著文化節來吹響一次反攻的號角,不如說是一次徹底的反省(自黑),以及訂立生死狀。
在文化節現場,對于官方的這一波瘋狂反省(自黑),用戶也是頻頻私語:“官方自黑,最為要命。”
這真是要命嗎?非也。應該說,官方自黑,最得人心。
針對以客戶為中心這一核心理念,神龍此次重磅推出了“五心守護行動”。而面對神龍推出的這一實實在在的商務政策,“我要換車”的呼聲在武漢體育中心內此起彼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057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