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最為重磅的里程碑事件之一,就是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正式發布全新純電動汽車ID4。
不同于高爾夫純電、帕薩特PHEV等“油改電”車型,MEB平臺之下,全新ID.系列車型的先鋒隊伍,一汽大眾 ID.4 CROZZ和上汽大眾 ID.4 X (光荷4X),以預售價不高于25萬的價格展現傳統車企的電動實力。
大眾汽車集團以400萬輛的年銷量,牢牢掌控細分市場的捷達、斯柯達、大眾和奧迪四個品牌,品牌影響力在中國市場遙遙領先,也成就了其全球市場數一數二的地位。
從來,品牌和車型都是相輔,不可分割一體的。究竟是因為大眾而買帕薩特,還是因為帕薩特而買帕薩特?不管是大眾還是帕薩特都有強大的知名度,沒人會考究兩者的差別。
大眾汽車近幾年在中國市場發起的SUV攻勢,通過MQB平臺和雙車戰略,在轎車市場之外也迅速完成了SUV市場的全面布局。
相似家族式的外觀和內飾設計,我們知道這些SUV車型是大眾汽車的,卻難分得清這幾款SUV車型,甚至連名字都無法全部清晰記得。
不管是高爾夫和POLO,還是邁騰和帕薩特,如果非要給車型和品牌之間劃個界限,對于車主來說,或許車型才是真正購買的關鍵,而不是品牌。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大眾汽車是跨國傳統車企中最為激進的,推出MEB純電動汽車專屬平臺,同時還推出了覆蓋全面的全新ID.系列車型。
雖然出自大眾汽車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掛著大眾汽車的標志,但ID.系列車型是全新名字的電動汽車車型,是市場幾乎完全陌生的印象。
這無異于在大眾品牌之外,要讓市場重新認識、認可這些車型,而這僅僅依靠大眾品牌本身是遠遠不夠的。
特斯拉已經非常巧妙地給未來汽車市場貼上了電動智能汽車的標簽,在特斯拉的可波及范圍內,這是一個與傳統燃油車相互割裂的時代。
以特斯拉為首的新造車勢力們,打造了智能汽車獨特圈子,宣稱這個是傳統車企無法快速打破的圈子。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全新的平臺和全新的設計,大眾全新ID.3車型在電氣化領域卻遭遇重重挑戰。就目前發布的車型而言,即便是MEB平臺,大眾ID.系列車型或許僅僅更多是一輛“電動”汽車。
ID.系列車型雖然在大眾品牌光環之下,但以自動駕駛系統為代表的智能化水平,或許在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與新造車勢力相提并論。
特斯拉或許是因為電動為市場所熟知,但更受其用戶認可的,是其以自動駕駛系統為基礎的汽車智能化技術。
電動智能汽車獲得成功和規模銷量,目前也僅有特斯拉做到了,這其中私人用戶市場是關鍵所在,這一點,跨國傳統車企再清楚不過了。
受益于政策的傾斜,在網約車、公共用車和公務用車等細分市場,一輛“電動”汽車或許也能獲得一定的銷量。
只是,就過往歷史來看,從來都沒有一家車企能夠僅靠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獲得成功,甚至失去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只是,一輛純粹為了電動而電動的汽車,又何必給出一個全新的名稱,又何以挑戰那些存在已久、聲名赫赫的傳統燃油車型?
退一萬步來說,拋開汽車更深層次的智能化,像比亞迪這樣,一個車型推出三種動力版本,覆蓋燃油、插電混動和純電市場,或許是傳統車企轉型最為快捷和穩妥的方式。
作為電動汽車的先驅,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的導師,寶馬在現有平臺之下推出了插電混動車型,以及全新的純電動汽車iX3,剛剛還推出了iX全新純動汽車。
對于大眾汽車而言,一輛為市場熟知的純電高爾夫、一輛純電途觀,遠比一輛市場陌生的純電ID.4 更容易獲得用戶的青睞,又何必推出一個全新的系列車型?
為電動智能汽車而來的ID.系列車型,在最為重要的智能化領域卻無法成功取得突破,或許是大眾始料不及的,最終讓剛剛面世的ID3和ID4泯然于電動智能汽車
豐田作為大眾最強有力的競爭,在廣汽豐田的第五工廠規劃中,純電漢蘭達和純電塞納非常顯眼。
在汽車電動化先人一步的豐田,或許除了跟比亞迪實現了電動汽車平臺戰略合作之外,對于比亞迪的發展路線也頗為贊許。
畢竟,作為傳統車企來說,在全球范圍的超大規模體量,倒逼他們不得不優先采用穩定的技術,而對自動駕駛等新技術和智能座艙等新應用小心翼翼。
或許這讓新造車勢力占盡了先機和市場流量,但造車還得看長久,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家喻戶曉的車型名稱,也足以讓傳統車企得以存活一段不短的時間。
既然車企能在傳統車型的基礎上推出插電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型,由此推出更加主流的純電動車型,又有何不可?
為什么高爾夫、帕薩特不能是一臺電動智能汽車?
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傳統車企是時候放棄對現有車型的刻板印象,善于利用自己的優勢,讓傳統車型在電動智能汽車時代煥發全新的生命。
就在雙十一當天,蘋果基于自有芯片M1推出了全新的筆記本電腦系列,如意料之中,沒有全新的命名,沒有全新的外觀設計,而是融合到現有產線品之中。
這一招正正就是比亞迪在走的路線,入門級的燃油車型用價格優勢實現規模產銷量,高配的純電動車型則負責銷售質量和品牌口碑,再通過不同的車型不同細分市場。
大眾走上了 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大眾的官方網站中,ID車型并不在新能源汽車的類別之中,而是單列。
可見,在大眾汽車思維里就是將傳統車型與全新的新能源汽車相互隔絕,在某種程度上也看到大眾對傳統燃油車市場的依依不舍。
當我們看到一汽大眾的ID.4 CROZZ和上汽大眾ID.4 X幾乎完全一樣的設計,再然后上汽大眾將其ID.4X命名為光荷4X,我們沉默了。
最后,回到我們的主題:
我們買一輛車,是更加看重品牌還是車型?具體一點來說,一輛全新設計的電動智能高爾夫,和一輛全新的ID.4 CROZZ,或者光荷4X,你會選哪一輛?(圖片來自官方)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199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