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Wall Street Journal,作者:Dan Gallagher
科技企業逐漸走在了汽車行業的慢車道上。
幾年前,硅谷似乎已經死死盯上了底特律。谷歌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隨處可見;蘋果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芯片巨頭英特爾在2017年初以153億美元的價格與Mobileye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二大收購;競爭對手英偉達正在制造強大的車載芯片,旨在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中樞大腦;而亞馬遜公司甚至將夢想升到了“空中”,這家電商巨頭在2016年年底前在英國測試空中送貨無人機。
Waymo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一個部門,正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比如3月份在舊金山出現的這輛
這些項目中的大多數雖然持續到了現在,但炒作熱度已經大大消退。蘋果似乎做出了最大的反轉。據報道,去年從其名為“泰坦”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中裁減了200多名工人。
谷歌仍在努力,其Waymo汽車公司如今在鳳凰城提供“高度受限”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但Waymo仍然忙于母公司Alphabet其他業務板塊,它似乎并沒有產生多少實際業務。該公司最新的季度文件稱,其他業務的收入主要還是來自于其曾經被稱為谷歌光纖的寬帶服務以及Verily生命科學企業。
英偉達汽車部門(藍)和英特爾Mobileye(紅)2018-2020年季度總收入
與此同時,英特爾在Mobileye的發展并沒有完全提速。在截至9月份的前12個月時間里,該部門的收入僅增長了6%,落后于英特爾在此期間11%的整體收入增長。它在英特爾整體業務中的占比也仍然只有1%。
據英偉達稱,由于疫情對汽車銷售的影響,以及傳統信息娛樂系統的下降,該公司的汽車部門收入在過去三個季度中有所下降。現在汽車相關的銷售占該芯片制造商營收的比例不到4%,而四年前這一比例為7%。
事實證明,汽車市場并不是那么好進的。汽車設計多年來發展緩慢,涉及數千家關系深厚的供應商。大多數汽車制造商不愿意將鑰匙交給科技巨頭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科技巨頭已經控制了電信、媒體和廣告等許多其他行業。
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也是一項合法的艱巨技術壯舉,即使是對于那些在計算機方面有著深厚專業知識和現金囤積量超過1000億美元的公司來說也是如此。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今年曾報道稱,Waymo的“robotaxi”企業很可能是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中走得最遠的一個,配備“追蹤車”,有備用的人類駕駛員跟蹤每輛出租車。
所有這些都不能表明大型科技公司在汽車領域沒有未來。越來越多的車輛正在變得互聯互通,這為新的軟件和服務提供了機會,而不需要進行昂貴和耗時的物理性重新設計。而增強型駕駛輔助等功能仍然需要更多的計算能力,這為提供必要組件的芯片制造商提供了機會。New Street研究公司預計,明年汽車半導體營收將大增16%,從今年疫情帶動的10%的下滑中恢復過來。
未來,哪些科技巨頭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主角還有待觀察。亞馬遜可能后勁是最大的,該公司運行著一個龐大的、人力密集型的送貨網絡,現在每年的執行成本超過520億美元。
今年6月份,它以1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robotaxi企業Zoox,這一價格僅僅是Zoox在兩年前的一輪融資中所獲得的估值的三分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是雄心勃勃、面向長遠的亞馬遜也知道何時應該遠離一個虛高的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372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