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豐田汽車的掌舵人豐田章男對電動車“過度宣傳”的一番言論,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在豐田章男看來,“如果所有汽車都是電力驅動,那么日本到夏天時將發生電力短缺的情況。另外,向電動汽車全面轉型所需要建立的基礎設施,將使日本花費14萬億至37萬億日元(約合1350億至3580億美元)。在日本這樣一個主要依靠燃煤和天然氣發電的國家,電動汽車對環境并沒多大幫助。“緊接著,豐田章男還進一步解釋說,“電動汽車越多,二氧化碳排放就越嚴重。”同時,豐田章男還表示,如果日本在禁止汽油動力汽車方面過于草率,汽車行業當前的商業模式將會崩潰,并導致數百萬人失業”。
豐田汽車老板的這方言論,顯然就是對現實的電動汽車被“過度宣傳”而來的,表面上看,這是給電動車發展慢半拍的豐田在找借口,但仔細想來,豐田章男之所以這么認為,遠不是找借口推脫這么簡單,而是從更深層面看待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種觀點。因為,在現實新能源汽車發展問題上,不僅存在著汽車轉型的巨大震蕩問題、更存在著轉型所帶來的技術問題與失業問題,這些都是與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的。換句話說,作為新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能夠聽到主要車企掌舵人的觀點,無論是多么逆耳、都是有益于產業發展的。
在豐田章男看來,新能源汽車的過度宣傳,很大程度上不適合于現實的汽車制造。這是因為,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是電能作為替代能源,雖然在汽車本身的消費排放上有益于環保,但由于發電本身就構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自然會使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同時具有再污染的可能性。同時,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制造,也會給產業本身造成巨大的裁員潮,這就使現有的汽車工業面臨著不得不整體瘦身的可能性。如果按照這樣的情形發展,不僅使許多大企業難以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同樣也由于巨大的裁員潮出現,給社會造成難以想象的新負擔。
同樣,作為電動汽車第一大市場的中國,又將怎樣理解豐田章男的觀點,確實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新問題。由于,豐田章男作為豐田汽車掌門人,其戰略思考自然是為汽車長遠發展而考慮的;同樣,也由于現實的純電動汽車發展,無論是瓶頸問題、還是市場適應問題,都并不能讓人樂觀。這就需要在權衡電動車發展以及其他替代能源發展的同時,更應傾聽與尊重處在前沿車企決策者的聲音,否則,一味的為電動車而發展電動汽車,這不僅會產生更多難以想象的問題、還容易使汽車制造變得越來越不確定!這或許才是從實際出發、面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所在。
可以看得出來,在豐田章男的疑慮方面,最為突出的就是新能源汽車所提供的電能問題。因為,電能更多的來自于煤火發電所得,一旦百萬輛、千萬兩汽車一起涌入以電為主的消費環境,且不說增加了煤火發電所帶來的前期污染;更容易使本已接近飽和的社會用電,變成了更大的問題。而豐田章男擔心的另一點則是,大面積的建立新興產業,勢必會對已存在著的汽車制造產業,形成毀滅式的沖擊,不僅會造成難以計數的產業結構浪費,更會使參與汽車制造的人員減掉多一半,這就給現有的汽車社會帶來難以想象的負擔。為此,在國內普及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重復建設與多方面浪費的新問題,這就需要正確對待新制造與傳統制造的關系問題才成。
這兩天,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雖然已經制定了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但也提出了新產業不能重復建設與多元浪費的問題,這就進一步說明了,汽車新制造需要在科技創新與整體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產業的轉型與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制造,存在著明顯的技術集成過多、使用人力資源過少的新狀況,就需要企業客觀認識新發展與新需求的關系問題,否則,一旦低端的攤子鋪得過大,不符合新發展的產品過多,只能會加重社會與消費者的負擔,這才是最得不償失的新問題!
客觀地講,盡管豐田章男提出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站在豐田汽車自身的立場來批評電動汽車的過度宣傳。但也需要看到,他的指出的發電污染、用電超額以及人力資源等問題,都是國內汽車產業同樣面臨的嚴峻挑戰!這就需要,在新制造與傳統制造的發展上,有必要進行很好的協調,才不至于造成“丟了西瓜撿芝麻”弊端。所以,國內汽車產業要大發展,只有兼聽則明才更合理、更符合真正的發展需求!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451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