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度地圖的 2020
整個 2020 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存在,人們的出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可以將這一年定義為「出行困難年」。
而時下正值歲末年初,人們的出行需求將越來越密集,但新冠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貫穿了一整年的「出行困難」局面仍將持續下去。
這樣的特殊時期,一張智能化且好用的導航地圖將成為人們出行的必備工具,幫助他們在「出行困難年」里享受到便捷的出行體驗。
當然,要實現美好出行體驗的前提是這張地圖的導航足夠精準、路線規劃足夠細致、使用起來足夠簡便,這些特性也是導航地圖廠商們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
作為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圖,百度地圖在過去幾年里持續引入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等一系列 AI 技術,在產品體驗上不斷精進。
隨著智能語音交互、車道級導航、智能停車等一系列創新功能的推出,百度地圖正在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圖」的技術實力,打磨出更智能、更便捷的功能服務。
當然,百度地圖也沒有把自己局限在導航指路等基礎功能上,而是要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
今年的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在這場抗疫戰中,百度地圖作為「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疫情期間,基于時空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百度地圖推出了遷徙大數據平臺和實時路況平臺,為民眾日常出行、物資運送以及疫情防控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百度地圖還相繼上線了「發熱門診地圖」、「疫情小區」專題地圖等實用功能服務,相信不少人都體驗過。
根據百度地圖的官方統計,其遷徙大數據平臺和全國實時路況平臺自上線以來訪問量已超 30 億次,這些功能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參考。
魔幻的 2020 年即將結束。
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集團首席信息官(CIO)李瑩
12 月 29 日,百度地圖舉行生態大會,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集團首席信息官(CIO)李瑩總結這一年:
百度地圖實現了「從國民出行工具到新基建數字底座的重要躍遷」。
那 2020 年了,地圖還能向什么樣的方向進化呢?
今年剛好是百度地圖誕生 15 周年,也是其開放平臺建立的 10 周年,當前百度地圖已擁有累計超過 200 萬名的注冊開發者,服務著超過 50 萬個移動應用。
目前,百度地圖的智能語音用戶量已突破4 億,個性化語音包每日播報次數達到 1 億次。
在海量用戶與龐大的數據規模之下,百度地圖已是當之無愧的「國民地圖」,而在 AI 加持之下,國民地圖正在全面進化。
2、 15 年技術積累,構建扎實的數據基礎,百度地圖修煉硬實力
無論是導航體驗的不斷智能化、人性化,還是在特殊時期提供「防疫服務」,背后都離不開百度地圖 15 年來的技術積累和生態建設。
在2020 百度地圖生態大會上,百度地圖升級發布生態全景 2.0。
生態全景圖的數據顯示,百度地圖在過去 15 年已經積累了海量的出行和位置數據,其中包括:
1200 億次日均位置服務請求
20 億公里日均軌跡里程
1.5 億全球 POI 覆蓋
1000 萬公里道路里程覆蓋
13 億張全景圖片等等
這些數據是百度地圖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數據基礎。
另外,基于大數據和全網數據源融合的技術,百度地圖已經搭建起了豐富的場景地圖。
比如司機實用地圖、充電樁地圖、全景地圖等等,不斷拓寬位置數據的應用范圍,在更多細分領域發揮價值。
除了在應用層不斷開疆拓土,百度地圖也在不斷修煉技術實力。
據介紹,在地圖數據采集和制作方面,百度地圖已組建起國內最大的一體化高精采集車隊。
截止目前,百度地圖90% 的數據生產環節已實現AI 化。
據稱,AI 化制作相較傳統地圖生產工藝,其效率提升了30 倍以上。
在地圖內業制作方面,百度地圖已經建立起一套高度自動化的制作流程,包括道路要素自動化識別、底圖自動化差分、數據半自動化制作等多個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強大的數據能力,今年年初,特斯拉官宣百度地圖為其提供中國境內的地圖數據服務。
從今年 12 月開始,百度地圖的路口放大圖功能也正式登陸特斯拉車主的車機系統。
在特斯拉向中國車主推送的 CN-2020.48 及以上版本中,在遇到復雜路口、立交橋、高速出入口等道路場景時,用戶可以通過路口放大圖準確、快速找到正確道路。
在地圖制作技術 AI 升級、位置數據不斷累積以及生態體系不斷壯大的基礎上,百度地圖目前可為行業合作伙伴提供智能定位、路線規劃、導航、路況、地圖影像服務、軌跡服務、位置搜索服務等 9 大應用能力。
在這些豐富的應用能力之中,百度地圖最值得稱道的還是其在導航領域的應用和能力,這也是百度地圖核心的應用場景與能力。
3、智能汽車時代,AI地圖大顯身手
導航作為地圖的核心能力,其體驗優化和功能創新是沒有止境的。
在駕車場景中,為用戶打造一套好用的導航系統,關鍵是解決用戶用車出行場景中的各種痛點。
在 AI 技術的加持下,百度地圖推出了包括精準車道級導航、全場景智能語音交互、智能停車等實用功能。
(1)「精準導航」
在日常出行的過程中,用戶希望導航系統能夠清楚地告訴自己目前的位置在哪里、哪條路線是去往目的地的最佳路線、路線上的擁堵情況如何以及多久才能到達目的地。
只有準確回答這些問題,導航產品才算好用。
百度地圖的「精準導航」涵蓋以下五大維度:
定位信息準
道路數據準
路況信息準
路線規劃準
預估到達目的地時間
過去幾年,百度地圖在導航領域主要是圍繞這 5 個方向進行技術升級。
在智能定位方面,為解決用戶駕車出行場景中,經過隧道、涵洞、山區等 GPS 信號弱的路段和地區,會出現導航中斷的痛點。
百度地圖基于自研的 AI 技術推出業內首創的智能定位功能,結合高精度傳感器模式識別以及航跡推算技術,可輔助駕車導航功能在 GPS 信號弱的時候,依舊可以持續工作。
定位做好了,車輛便能知道自己的準確位置:
精確區分自己是在高架橋上還是在高架橋下、了解自己所處的車道等等。
針對精細引導服務,今年,百度地圖推出了「車道級導航功能」,在遇到復雜車道、路口、潮汐路、主輔路時,這一功能可以給予用戶清晰的語音和圖像引導,明確告訴用戶應該走哪條道以及如何走,進一步提升導航體驗。
據悉,車道級導航采用「一圖到底」的界面形式,能在復雜路口、分叉口給予清晰的變道提示。
當車輛接近路口時,百度地圖車道級導航會自動觸發路口放大圖,進行語音導航播報,精細引導用戶駛入最佳車道。
在路線規劃層面,百度地圖依靠其采集到的道路數據以及海量的實時軌跡,能夠對路網拓撲進行建模和道路通行的代價進行精確刻畫。
同時,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對用戶的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為用戶推薦最優的出行路線。
例如,百度地圖可基于路況預測、路線時間預估、用戶使用習慣等維度,為用戶推薦「用時最短」、「紅綠燈最少」、「優先高速」等不同偏好的路線。
此外,在路線時間預估方面,百度地圖針對性開發了一套「通行時間智能預估」系統(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ETA)。
這其中應用了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PaddlePaddle)的技術,從而讓用戶可準確掌握當下和未來的出行時間,合理規劃出行。
圍繞不斷優化的路況信息服務,百度地圖已經推出了實時路況及路況預測功能,這項功能應用了百度的 AI 圖像識別路況模型:
通過基于交通影像的 AI 圖像識別技術,可以識別道路上的車輛密度,使得路況識別準確度進一步提升,用戶可以更快速地了解到周邊的路況信息。
在用戶行駛途中,百度地圖導航界面可細致標記出「行駛緩慢」、「擁堵將緩解」等信息,方便用戶快速掌握真實路況和路況變化趨勢,選擇更優的出行路線。
同時,用戶還可根據屏幕中「氣泡+黃條」的提示信息,及時獲知擁堵情況更換行駛路線。
百度地圖還與城市交管局等多個合作方進行數據打通,確保路況預測更加精準、及時。
準確的路況信息還能幫助用戶在駕車過程中規避違章行為。
(2)「智能語音交互」
隨著智能座艙的不斷演進,車內交互方式也越來越多樣,語音交互已經逐漸成長為車內的主流交互方式。
2017 年,百度地圖上線了智能語音助手功能,實現了車內全場景的語音交互。
只需要呼喚一句「小度小度」,它就能幫助用戶查周邊、播報天氣狀況,準確將用戶導航到目的地,諸如此類的功能還有很多。
百度地圖語音交互的實現,離不開百度大腦在語音領域的多項領先技術的加持:
比如,百度地圖可在駕車等各場景中完成語音的準確喚醒和精準識別;
基于百度在自然語言處理和知識圖譜領域的多年積累,復雜需求、口語化表述也不是什么難題;
2019 年 9 月,百度地圖上線了全球首個地圖語音定制功能,用戶只需花費 5 分鐘,錄制 20 句話,即可生成專屬語音包。
今年十一,百度地圖沈騰語音包當日導航總里程超 1 億公里。
這是實實在在的技術進步帶來的體驗樂趣。
(3)「智能地圖加持,停車不用愁」
很多人都經歷過在大型停車場內找車位、找車的經歷,特別是面對復雜的多層停車場,停車和找車便成「老大難」。
為了解決這一用戶痛點,百度地圖針對停車場景推出了智能停車系統,通過和頭部停車運營商進行深度合作,同時與城市相關部門進行數據對接,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智能化停車管理平臺。
今年,百度地圖與「萬科印力上海」達成合作,雙方聯手將上海南翔印象城 MEGA 打造成了業內首個「智能停車購物中心」。
在這個合作案例中,百度地圖為該商場打造了集智能停車與商場導航為一體的智能停車系統。
該系統通過對購物、停車全流程軟硬件及數據中心的信息融通,實現了車位預約、入場自動分配、自動記錄車位、室內導航到店、AR 步行導航、反向尋車導航、一鍵繳費等一系列智能購物停車功能。
簡單來說,有了這套系統,駕車用戶從進商場到出商場的全流程都有百度地圖的輔助,不用再擔心找不到車位和找不到車輛,在整個體驗和效率上都有長足的改善。
百度地圖智能停車解決方案的另一個應用案例就是成都東站。
據了解,成都東站的地下停車場共計 5 萬余平方米,擁有泊位 1600 余個,而且這里是軌道交通的樞紐,既有地鐵站也有高鐵站:路況很復雜,停車很困難。
百度的地圖系統可為車輛自動分配空閑泊位,并通過導航規劃將駕車用戶快捷引導至泊位,從而避免駕車用戶在停車場內盲目尋找車位,減少場內擁堵。
百度地圖的反向尋車功能也在發揮作用,這一功能打通了停車和取車之間的數據鏈條,將用戶導航到車輛所在的位置。
通過對城市停車場資源的整合,百度地圖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城市停車的供需差距。
4、「國民地圖」的未來圖景
經過 15 年地圖技術的積累,再加上百度 AI 技術的集成應用,百度地圖如今已經完成了智能化的蛻變。
百度地圖所擁有的智能融合定位、分鐘級的實時路況信息更新、精準的出行路線規劃和耗時預測、全場景的語音交互等核心能力,正一步步推動導航地圖的體驗實現質的飛躍。
百度地圖還在探索更多實用的功能,「智能停車」解決方案就是其探索的成果之一。
隨著智能汽車市場的爆發、智能交通新基建被寫入國家戰略,這些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共同的基礎設施,那就是智能化的地圖平臺、位置數據平臺。
在高精地圖方面,目前百度高精地圖已經完成了對全國范圍內高速和快速路的數據采集,其商業化也走在前列,已被蔚來、威馬、廣汽、長城等車企采用,實現在量產車型上的搭載。
百度預計在未來 3 年內,搭載其高精地圖的車輛將超過 100 萬輛。
在智能交通方面,百度地圖基于 GIS 能力和交通大數據打造了信息發布與研判、路況播報、誘導發布、專網地圖等一系列核心產品及服務,支撐了眾多城市的交通管理和規劃、智慧高速建設等,已成為智能交通項目標配。
未來,在「交通強國」戰略指引下,百度地圖的用武之地必然無限寬廣。
以導航地圖為根基,百度地圖通過應用 AI 技術,不斷提升導航的精準度,交互的智能化程度,同時還不斷探索推出更多創新性的功能,比如智能停車功能等,以此來解決用戶出行過程中的實際痛點。
以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為發展方向,百度地圖不但能夠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通過「遷徙大數據平臺」、「疫情地圖」等產品發揮重要作用,還能在未來的智能駕駛發展、智能交通建設領域提供位置服務能力和交通大數據產品。
穩固扎實根基,不斷拓展能力邊界,越來越智能化的百度地圖后續將為智能汽車、智能交通以及智能城市等各行各業創造出獨特的價值。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514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