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又有兩家電動車初創企業傳出了即將IPO的消息。美西時間1月11日,媒體先后曝出FaradayFuture(FF)和Lucid將通過特殊目的并購(SPAC)方式登陸美股的計劃。
據報道,FF將與一家名為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PSAC.US)的公司合并,估值約為30億美金,目前正在通過路演方式力圖完成超4億美金的PIPE融資的目標。
Lucid則正在與另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Churchill Capital Corp IV(CCIV.US)進行合并談判,也希望借殼上市。
作為總部均位于美國加州的電動車初創企業,FF和Lucid究竟誰能成為真正的特斯拉“獵手”再度引起業內關注。巧合的是,這兩家公司都和賈躍亭存在或多或少的關聯。據知情人士透露,樂視投資Lucid并成為大股東之后,賈躍亭一度有意促成Lucid成為FF的子品牌,因為與相對傳統的Lucid相比,致力于打造共享智能出行生態系統的FF才是產業的未來。
FF成立以來累計投資過20億美金,遠超Lucid的十幾億美金;FF的產品技術領先性也已經得到行業認同,再加上相對較低的估值和未來的增長潛力,讓FF在本輪IPO前路演過程中,出現了被眾多投資人“哄搶”的局面。
SPAC上市方式受追捧 FF概念股大漲
SPAC,中文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也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是美股市場一種借殼上市的方式。與買殼上市不同,SPAC是由投資方自己造殼,其自身并沒有實際業務,在一定期限內通過并購非上市公司來實現注入業務和價值增值。
2020年是SPAC在美國資本市場前所未有的火爆的一年。根據SPACInsider的統計,截至12月23日,已有248家SPAC公司完成了IPO,融資額約828億美元。2020年SPAC募集的投資額比2019年增長了近5倍,并且超過了傳統IPO同期約700億美元的融資額。在電動車領域,已經有數家公司成功通過SPAC的方式實現IPO,其中包括Nikola、Fisker等,這兩家公司在上市后均不同程度地獲得了投資者的追捧。
FF和Lucid的IPO計劃經媒體披露后,其合作伙伴們也分別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良好反饋。1月11日美股盤前,FF合作伙伴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PSAC.US)股價大漲,截止北京時間17:14,該股漲44.16%,報14.56美元,最終收盤價報12美元,漲幅18.8%。據接近FF上市路演的投資人透露:“FF的路演效果非常好,有的投資人說這是他從業三十年來最燙手的投資。”同日,Lucid合作伙伴公司估計也出現了上漲。
幾年來,幾乎與賈躍亭或者FF產生關聯的股票均出現了大幅上漲的局面。2019年4月九城宣布與FF合作后,當日股票價格突破了兩年最高點;2018年恒大健康宣布投資FF后,市值更是增長了數百億港幣之多;就連美國混合動力公司的中國小股東德威新材,一家名不見經傳生產化工材料的公司,在FF宣布與美國混合動力公司的合作之后,德威新材的股價連續兩天漲停。形成資本市場上神奇的“賈躍亭概念股”或者“FF概念股”現象。
賈躍亭曾考慮合并兩家公司:Lucid作為FF子品牌推出大眾化車型
眾所周知,FF是賈躍亭個人于2014年在美國加州創辦的智能電動車公司。而在這之前,作為樂視創始人的賈躍亭已經關注到了電動車領域,并推動樂視投資了Lucid的前身Atieva。
Atieva成立于2007年,由華人謝家鵬(Bernard Tse)創立。謝家鵬是特斯拉的早期高管之一。2014年Lucid進行C輪融資,北汽集團以1億美元入股,約占25%股份,同年6月,樂視也投資數千萬美元。據《財經》報道,在2016年初,北汽集團已將所持Lucid股份轉讓給了樂視,也讓樂視當時成為Lucid的第一大股東。
有接近賈躍亭和Lucid的人士表示,Lucid一開始并不具備科技互聯網基因,早期的Lucid思維比較傳統,難以接受先進的智能電動車理念,這也是賈躍亭后來自愿放棄Lucid而專心打造FF的核心原因。
據悉,后期為了清償債務,樂視已經不再是Lucid的股東。不過,賈躍亭創辦的樂視作為Lucid的早期創投者,曾以最大股東的身份深刻影響了Lucid的商業模式和產品理念。這解決了Lucid發展早期最困難最基礎的問題,也為今天的上市發展鋪平了道路。熟悉相關交易的人士透露,在作為最大股東參與Lucid時,賈躍亭曾考慮合并兩家公司,并將Lucid作為FF的子品牌推出大眾化車型。
除了解決債務問題之外,賈躍亭放棄Lucid的重要原因是他認為FF才是產業的未來,產品技術水平也遠遠高于Lucid。近日,一份來自專利數據分析公司RSIP報告似乎佐證了這一考量的可行性。報告指出,FF在全球范圍內正在申請或已獲授權的專利約有880項,其中已獲授權專利530項,許多都與互聯網、自動駕駛和智能相關,報告還指出,FF的多元化專利組合在同類技術上比包括豐田、福特和本田在內的OEM廠商更加強大。業界由此認定,FF在電動汽車專利組合在關鍵技術上與特斯拉不相上下。
潛力巨大FF是資本市場最具價值的投資標的
作為極少數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智能電動車企業之一,FF自創辦初期就投入了20億美元進行核心技術的研發,正是這樣的技術實力才創造出了業界公認的最佳專利技術組合,以及革命性的產品FF 91。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初羅蘭貝格在對FF的產品和技術水平進行評估后,給出了“FF擁有最先進的智能電動車技術”的評價,這也是促成恒大集團在2018年20億美元入股FF的重要原因之一。未來,這些技術和專利積累將為FF上市成功之后的迅速發展奠定基礎。
除了產品和技術優勢之外,FF的中美雙主場戰略更是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作為一家由中國企業家創辦的純美國企業,FF既有位于全球電動車創新中心的加州所賦予的科技基因,又有中國企業家熟悉中國市場所帶來的中國市場基因,一旦FF中國項目在中美兩地開花結果,將會是特斯拉最大的威脅甚至“殺手”,也是專注于美國市場的Lucid和專注于中國市場的蔚來、小鵬或者理想汽車所不具備的優勢。
從另外的角度看,Lucid在被規模達到3000億美元的阿拉伯主權基金投資入主之后,已經開始逐漸缺乏危機意識和產品創新,長遠來說,成長空間和增值想象力也會受到限制。
盡管如此,賈躍亭在FF和Lucid發展歷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商界少有的案例,同日被曝出上市的消息更像是命運的安排,如果兩家公司最終都能上市成功,美股市場上的“賈躍亭概念股”也會成為一段佳話。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頭文字E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637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