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2 月 30 日,長城在這年即將結束時舉行智能駕駛戰略發布會。
舞臺上,四十一歲的李鵬笑著向外界告別,并正式卸下長城汽車數字化執行官一職,奔赴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 SL 項目任上。
SL 項目,目前由上海沙龍智行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沙龍智行)運營。
這家公司與上汽的智己、東風的嵐圖定位類似,要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
作為中國市場最活躍的自主品牌,常年霸榜中國 SUV 銷量,當下又排名A股市值第二,長城再探高端的一舉一動引人注目。
但目前官方還未公布沙龍智行的下一步規劃。
汽車之心從多方了解得知,沙龍智行尚在組建初期,項目團隊近 50 人,負責人李鵬直接向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匯報。
據供應商隆基機械的公告,「沙龍智行」C30-C01 車型已選擇隆基作為前制動盤獨家供應商,相關車型預計于 2022 年量產。
汽車之心得知,沙龍智行首款車的樣車或將在今年內推出。
目前,關于首款車的定位有 3 個說法,對標蔚來 ES8、Model X 或者 Model S。
總之,沙龍智行的品牌定位將高于以魏建軍本人姓氏命名的 WEY 品牌。
長城布局高端新能源品牌,有魏建軍關于「如何突破中低端,持續打造爆款」的憂慮,也有長城對于未來汽車能源格局的思考。
為什么要做沙龍智行 長城如何突圍高端?
長城為什么要做沙龍智行?
當前,長城旗下已經擁有哈弗、WEY、長城皮卡、歐拉四大品牌。
剛剛過去的 2020 年,長城年銷量達到 111.15 萬輛,超過 102 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連續第五年突破百萬銷量。
這里面,哈弗 2020 年賣了 75.02 萬輛,長城皮卡 22.5 萬輛,歐拉 5.62 萬輛,WEY 品牌 7.85 萬輛。
WEY 自身定位豪華品牌,以燃油車車型為主,實際在售車型主要在 15 到 20 萬元價格區間。
歐拉屬于新能源汽車品牌,定位中低端。
從銷量來看,兩個品牌都是剛剛起步。
長城需要一個真正高端的新能源品牌。
一位曾在長城工作多年的高管認為,魏建軍想做高端的原因,是怕重走鈴木的老路。
「鈴木在全盛期后就一直走下坡路。低端車型主要靠量,魏總擔心如果有一天不能賣到百萬輛,之后怎么辦。」
時下,蔚來、理想已初具銷量規模。
北汽 ARCFOX、東風嵐圖、上汽智己陸續發布,長安也在聯合華為、寧德時代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
時間已經緊迫,能否從歐拉品牌進入高端市場?
特斯拉的經驗告訴我們,品牌自上而下,降維打擊容易;反之,則相當困難。
那能否從WEY 品牌直接延伸出一款高端新能源品牌車型呢?
WEY 品牌 2016 年推出,4 年后年銷量不足 10 萬輛,目前情況不樂觀。
這幾年,WEY 品牌的 CEO 已經三次換將。
前負責人嚴思、胡樹杰相繼離開,現在的 CEO 是李瑞峰。
2018 年 4 月,WEY 推出第一款新能源車 P8,這款車上探到了 25.98 萬- 27.98 萬的區間,但此后出現連續多月銷量為零。
如今,這款插電混動車型已經停產。
一位曾參與過 WEY 品牌車型開發的前長城汽車技術高管向汽車之心表示:
「WEY P8 為什么會失敗?后來我們一直在探討。有可能是我們沒有抓住用戶痛點,在三四線城市買自主品牌高端車的人并不多;在一二線城市,WEY的渠道網絡和營銷體系也沒有建立起來。」
另一位長城內部人士認為,WEY 的問題在于「定位混亂」,一看賣不好就降價,最終「自毀長城」。
從品牌建設維度看,WEY 對于高端新能源品牌沒有太多成功經驗可以輸出。
長城需要另立高端新能源品牌。
路線之爭 未來汽車的能源形式到底是什么?
上述前長城高管告訴汽車之心,魏建軍前幾年對發展純電動車持保留意見,魏的執念是發展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技術。
2018 年蜂巢能源成立,主攻動力電池。
一年后未勢能源也成立了,核心業務是研發氫燃料電池技術。
WEY 在向新能源汽車賽道轉型時,目前主要采取了插電混動和氫燃料電池的路線。
今年 9 月,未勢能源發布了 95kW 乘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發動機、最大可拓展至 150kW 的平臺化燃料電池堆及 70MPa 高壓儲氫瓶閥及減壓閥等產品。
據長城官方信息,95kW 乘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發動機目前已成功搭載于長城即將推出的首款燃料電池 SUV,將于 2021 年實現量產。
上述前長城高管透露,這款搭載氫燃料電池的車會是 WEY 品牌下的 SUV 車型。
「發布這款氫燃料電池車更多體現的是戰略意義,宣告長城是國內第一家氫能量產的公司。但真正的量應該不大,估計在幾百臺規模。」
不過,最近幾年,長城在電動化上頻頻落子,比如蜂巢能源以及與寶馬合資的光束汽車等等。
沙龍智行發展到哪一步了?
沙龍智行項目現在發展到哪一步了,它能肩負起長城發力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重任嗎?
汽車之心從多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沙龍智行尚處于籌備初期,目前項目團隊規模約 45 人,李鵬為總負責人。
一位長城內部人士透露:「在公司,魏建軍是超級產品經理,李鵬接下來會直接向魏總匯報,并由魏總拍板。」
目前關于沙龍的第一款車型,有 3 種說法:
坊間傳聞,首款車會對標蔚來 ES8 或特斯拉 Model X。
但汽車之心從長城內部人士得知,這個高端新能源品牌的產品要對標特斯拉 Model S。
無論哪種情況,沙龍智行定位高于 WEY 品牌。
供應商的公告披露了關于沙龍智行首款車型的部分細節。
2020年12月,上市公司隆基機械發布公告:
「公司近日收到通知,被確定為比亞迪汽車新能源車型漢的高配版前制動盤供應商和長城汽車新能源品牌沙龍智行 C30-C01 車型前制動盤獨家供應商。
5 年生命周期內,預計銷售額分別累積約 7000 萬元和 4000 萬元,相關車型預計分別于 2021 年和 2022 年量產。」
這條公告揭示了兩條信息:
第一是,沙龍智行的首款量產車或將于 2022 年進行量產;
第二,沙龍智行量產車將與售價 27.95 萬元的比亞迪漢高配版采用同一家供應商,我們可以大致管窺這輛車的定位。
多位熟悉該項目的長城內部人士向汽車之心表示:
「公司內部還在對沙龍智行的項目做策劃,(產品)定位暫時還不清晰。這個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樣車可能會在明年推出。」
沙龍智行的挑戰及李鵬其人
在加入長城之前,李鵬在汽車產業鏈工作超過 15 年。
在那之前,他先后供職于國際 Tier 1 奧托立夫、德國大陸集團,之后短暫在國內 AI 芯片獨角獸公司地平線擔任智能駕駛總經理。
2018 年 12 月,李鵬加入長城汽車。
2019 年,長城面向座艙智能化的關聯公司仙豆智能創辦,李鵬擔任 CEO。
2020 年 4 月,長城成立數字化中心,李鵬兼任長城數字化執行官。
無論在國際 Tier 1 、AI 獨角獸還是仙豆智能,可以看到智能化領域是李鵬的專長。
一位接近長城的人士告訴汽車之心,3 個月前,也就是 2020 年 11 月,長城內部公布了對李鵬的新任命。
當時的通知是,李鵬任 SL 項目總負責人,不再管理 GDC(長城數字化中心)。
在沙龍智行項目下轄的約 45 人,目前主要從長城的體系中抽調,包括 WEY 品牌項目總監楊艷青等人。
現在看,這一團隊人數并不算多。
以新近官宣的上汽智己為例,去年 12 月 25 日,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浦東新區完成注冊。
截至目前,團隊大概有 500 人左右的規模。
去年 7 月成立的東風嵐圖,目前已經發展到1000 人左右的規模。
從過往經歷看,李鵬是一位「有想法、愛折騰」的職業經理人。
李鵬在大陸集團工作期間,也兼任大陸與中國聯通的合資公司——聯陸智能的 CEO。
這家公司試圖在大陸的體系之外建立一套新的組織文化和流程。
一位熟悉李鵬的前長城高管表示,「李鵬是一位資源整合高手,作為職業經理人很優秀。」
不過,挑戰同樣存在:
「要進行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創新,職業經理人有沒有戲?造車新勢力最火的幾個人,馬斯克、李斌、李想、何小鵬,哪個是職業經理人?所以,牽頭人一定要是超級產品經理。」
當下 Model 3 勢如破竹,Model Y 殺入自主品牌強勢的 SUV 領域,國內新舊勢力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百花齊放,沙龍智行勢在必行。
接下來,定方向、搭團隊、建組織,沙龍智行要大步邁過萌芽早期。
沙龍智行和長安高端品牌等新軍入場,將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加精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66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