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理想汽車的CEO李想發(fā)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動態(tài):
圖為李想去年發(fā)的一則朋友圈
意思是,主機廠自建充換電服務體系對銷量提升有非常明顯的正向作用。這個論點看起來有點偏頗,但如果僅看充電,這個觀點是對的。
我認同的邏輯是,凡是對用戶體驗有提升的動作都是有價值的,而且越是需要付出真金白銀的,價值越大。
充電就是如此。
我們過去一直拿電動汽車對比燃油車,詬病最多的無非是這幾個方面:價格、續(xù)航、充/換電、安全。經(jīng)過這幾年的迅猛發(fā)展,這幾個方面的短板在快速被補齊。電動汽車越來越逼近燃油車的各項指標。
與燃油車最大的區(qū)別是其中的充/換電部分,這是與油車根本性的不同,因為能源補給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傳統(tǒng)燃油車的主機廠沒見過自己建加油站的,可現(xiàn)在的電動汽車主機廠,尤其是新造車勢力,卻自建充換電站,搭建自己的能源服務體系。
車企為什么要自建充換電服務體系?能算得過來賬嗎?最近我開了一周的小鵬P7,感受頗深,今天來和大家好好聊聊。
1
免費充電真的香
1年3000度電免費用,相當于15000km不用花錢,基本滿足一年的里程需要,就問你香不香?
這是小鵬汽車去年推出“免費加電計劃”:面向所有服務期內(nèi)的小鵬汽車首任非營運車主,他們在用車期間前往指定充電樁(站)充電時,每輛車每年可享受3000度電的終身免費充電服務。
那么問題來了,去哪充電?如何兌現(xiàn)?
第一步解決線上的問題。在小鵬汽車APP里有專門的充電板塊,提供充電站的查詢、篩選、導航、掃碼充電,解決充電場站數(shù)據(jù)接入及結算的問題。
圖為小鵬APP中充電板塊
除去小鵬汽車品牌超充站之外,小鵬還接入了國家電網(wǎng)、特來電、星星充電等主流運營商的充電樁數(shù)據(jù),車主們可以通過小鵬APP在不同運營商的場站掃碼充電,大大提升了充電便利性。
第二步解決線下問題。首先是小鵬的品牌超充站,截止5月底,已經(jīng)有充電站219座,2686根充電樁,基本的建設邏輯是:一二線城市優(yōu)先、小鵬車主多的城市優(yōu)先、人流量大的地方優(yōu)先、車主集中的區(qū)域優(yōu)先、優(yōu)質(zhì)目的地優(yōu)先(含酒店、景點、機場等)。
圖為小鵬汽車品牌超充站
純靠自建一時間還覆蓋不了那么多城市,小鵬還需要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充電站,但這些場站的充電體驗良莠不齊。因此小鵬還做了一個動作,就是對第三方充電場站進行篩選,從中推薦比較優(yōu)質(zhì)場站作為免費充電場站。
截至5月,小鵬的免費充電服務已經(jīng)覆蓋全國188個城市,共有1314個站點,21678根樁,并且力爭在2021年底,實現(xiàn)所有地級市都覆蓋免費充電服務。
如果你是車主的話,這么好的福利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2
當充電變成“鵬友”見面
我在從北戴河返京途中到天津順路去了一個免費充電站,是星星充電的場站。10個快充樁,在這里我看到了4輛小鵬在充電,算上我就是5輛,其中4輛P7,一輛G3。時間是下午3-4點,站點是隨機挑選的,這個概率和數(shù)量讓我吃驚。
圖為小鵬免費充電站
在場站里我碰到了另一位小鵬P7車主“小豪”,一個年輕的90后,非常熱情的跟我交流。他的一番話讓我意識到,原來他們不止是來充電,還可以說是來參加圈子聚會的。
“這個免費充電站是我們這片小鵬車主的據(jù)點,我們好多‘鵬友’都是在這認識的,后來還建了群,大家經(jīng)常一起約著來充電,一起出去玩”,小豪說。
免費充電成為一個基礎服務后,充電場站變成了一個物理連接點,匯聚了周邊的小鵬車友。對于新品牌的體驗者,大家總有一些惺惺相惜,充電站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社交場所。
當大家形成圈子建了群,組織與動員能力建立起來,車友們的力量就會放大,形成漣漪效應,慢慢輻射更多車友。不論是車友們自己的互動,還是與廠家聯(lián)動,都有了基礎。
這是我看到免費充電的另一個價值點。
3
免費充電劃算嗎?
免費充電劃算嗎?這里面其實有2筆賬要算,一個是錢,一個是錢以外的。
首先一個車主一年3000度電,算上電費服務費,一年成本在5000元左右,截至5月小鵬汽車累計銷量5.1萬輛左右,一年小鵬需要支付的充電成本是2.5億左右。注意這是在所有車主全部使用完3000度電的情況下,實際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用完。
2個多億的成本看似很高,但給到用戶的服務和體驗是實實在在的,比起傳統(tǒng)主機廠動輒幾億十幾億的市場營銷費用,把這個錢花在用戶身上太值了。
同時通過免費充電的服務可以拉動銷量的提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段,比起花在漫無邊際的廣告上,用戶對此的感知更加強烈。
更重要的是由此帶來的車主口碑傳播,對于小鵬品牌的美譽和粘性,用戶社群的運營,這些無形收益可無法用錢衡量。
另外當充電服務體系越來越完善,會形成越來越長的正向循環(huán),再加上小鵬是第一個喊出來免費充電的車企,搶到頭籌,再喊出來的友商得到的收益未必有小鵬多了。
現(xiàn)在,除了小鵬外,蔚來、特斯拉、保時捷等都在搭建自己的充電服務體系,包括理想也在籌劃,大家的基本邏輯都差不多,自建超充和目的地充電,同時引入第三方充電運營商。如此做雖然成本較高,但一旦形成所帶來的效益和競爭力是可見的。
所以李想基于充電部分說得對,充電是主機廠們的必修課。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4856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