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電動汽車行業動態的人,應該都知道,大眾集團CEO Herbert Diess是特斯拉的超級粉絲。他不但是傳統車企里,最積極擁抱汽車電動化的,還是最能放低姿態、努力追趕、對標特斯拉的企業領導人。然而,就是這么一位值得尊敬的老板,在推進汽車電動化的過程中阻力重重,近日還因大眾工會阻撓,取消了一次重要出差,而花時間來向員工解釋,他為何要將特斯拉視為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特斯拉汽車的軟件、續航里程、加速度,一直備受贊譽,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特斯拉在制造方面的進步和優勢。馬斯克曾說,制造能力是特斯拉的重要競爭力,這個制造,不止是制造汽車,其中也包括制造“制造汽車的機器”。據外媒最新報道,特斯拉已經證實,將在加拿大建廠,用于制造“制造電池的機器”。除此之外,特斯拉還先后收購了電池技術公司Maxwell、SiILion來提升自己的制造能力。特斯拉的8000噸甚至12000噸壓鑄機,也是業界領先的,但這些很多對手都重視不夠。
據Diess分享的信息,特斯拉的柏林工廠,將會是一個7000人年生產50萬輛汽車的超級工廠。特斯拉可以每10小時生產一輛車,而大眾的茨維考工廠則需要30多小時才能生產一輛車,Diess希望2022年大眾可以提升到20小時。這就是特斯拉的可怕之處,不但技術先進,制造效率還能做到傳統車企的3倍以上!
至于特斯拉飽受詬病的制造質量和品質管控,目前已經得到明顯的改善。大家可以對比一下網絡上的吐槽信息,現在和2019年上海工廠剛生產時,及特斯拉汽車完全靠進口時的數據,你會發現,現在吐槽質量的內容已經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簡單的數據對比,就能說明特斯拉的品質已經達到了行業平均水平甚至更高水平了。
盡管特斯拉歐洲工廠還未投產,但在9月份,Model 3已經是歐洲的銷量冠軍了,這個冠軍是包含汽油車在內的榜單冠軍。即使是,大眾引以為傲的高爾夫,也難以抵抗Model 3的攻勢。這樣一來,特斯拉柏林工廠遲遲拿不到量產審批也可以理解了,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多車企在幫忙!因為只要一量產,不管是寶馬、奔馳、奧迪,還是大眾、歐寶、雷諾都得承受數倍于現在的壓力。
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德國市場,電動汽車的份額占比達到了30.4%。每賣3輛汽車,就有1輛電動的,對于傳統車企來說,這種趨勢能不可怕嗎?能不想盡辦法給自己爭取時間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不看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6044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