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導航輔助駕駛,是車企通往高階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在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得到充分實踐后,這些車企勢必會強化在更高等級自動駕駛領域的探索。
12月6日,理想汽車宣布開始推送OTA 3.0版本。更新后,2021款理想ONE用戶將可以開啟導航輔助駕駛功能。這意味著,繼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后,理想汽車的產品也正式上線了導航輔助駕駛功能。
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表示,車企爭相布局導航輔助駕駛系統,主要是由于L3級自動駕駛所需要的基礎能力和數據可以在導航輔助駕駛的應用中得到驗證,這對于車企進行自動駕駛場景驗證、地圖數據驗證、用戶體驗迭代、自動駕駛數據收集等均有很大的幫助。
上述人士認為,布局導航輔助駕駛,是車企通往高階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在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得到充分實踐后,這些車企勢必會強化在更高等級自動駕駛領域的探索。
相繼布局導航輔助駕駛
軟件付費模式逐步深入
在用戶的千呼萬喚中,理想汽車導航輔助駕駛系統終于上線了。在今年9月2021款理想ONE上市時,公司就曾透露了關于該系統的上線計劃。
據理想汽車介紹,此次上線的NOA導航輔助駕駛系統是2021款理想ONE車型的標配,不會對用戶單獨收費。在有高精地圖覆蓋的封閉道路上,該系統可以實現引導駕駛員出入匝道、推薦駕駛員變道、根據限速智能調節車速等功能,更便于駕駛員應對長途出行。
在此之前,特斯拉曾于2019年率先推出了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消費者可以通過付費的形式進行選裝,目前該功能在中國市場的售價為6.4萬元。據了解,FSD中最為核心的功能便是NOA自動輔助導航駕駛。今年2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重新上線了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EAP)選裝包,售價為3.2萬元,該選裝包同樣涵蓋了NOA功能。
日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宣布,特斯拉FSD Beta 10.6測試版將于近期推出,該版本的系統將解決一些“煩人的問題”,尤其會提升對目標的檢測精度。
雖然特斯拉并未在財報中披露FSD的收入體量,但多家機構對此非常看好。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未來特斯拉在銷售軟件訂閱服務中取得的利潤,會超過銷售汽車本身。
實際上,除了特斯拉外,國內的新造車企業也非常看好通過軟件獲得收益的模式。其中,蔚來推出了NOP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用戶可以通過付費的模式進行選裝;而小鵬汽車推出的NGP智能駕駛輔助并不向用戶進行直接收費,但其需要XPILOT 3.0系統進行底層支持,該系統的軟件及升級服務需要消費者另行購買。
“今年一季度,小鵬汽車首次確認了來自XPILOT自動駕駛軟件的收入。”今年5月,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第一季業績電話會中釋放了一則重要信息:即公司的軟件收入已達8000萬元,其中3000萬元軟件收入是今年一季度產生的,占營收的1%。
而在小鵬汽車今年第三季財報電話會中,何小鵬透露,今年1~9月,小鵬汽車的高速NGP月度使用率達到60%以上,NGP的高速里程滲透率已超過60%。
不久前,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業務副總裁吳新宙宣布,小鵬汽車在城市范圍內的NGP功能預計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會在首批城市部分道路開放。這意味著,小鵬汽車在自動駕駛輔助領域的探索將加速推進。
安信證券指出,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來臨,將促使產業的價值鏈從汽車銷售轉向為持續升級的軟件服務和“功能/性能解鎖”。軟件定義汽車所帶來的商業模式是長期變化的,圍繞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展開的收費模式僅僅是個開始,未來還會有層出不窮的新玩法和新模式。
不過,針對通過自動駕駛或自動駕駛輔助模式實現收費的模式,有業內人士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想認為,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功能應該是智能電動汽車最底層的操作系統,是標配而不是選配。未來,理想汽車也會考慮通過軟件服務獲得收益,但不會是來自于自動駕駛層面。
導航輔助駕駛只是開端
高階自動駕駛才是目標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爭相布局自動駕駛領域,導航輔助駕駛這條細分賽道也變得格外擁擠。今年10月,百度Apollo聯合威馬發布了兩款新車,其中一款便搭載了百度ANP領航輔助駕駛系統與AVP自主泊車系統的量產車型。
此外,以長城汽車WEY品牌等為代表的傳統車企,也在加速布局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并紛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搶灘高階自動駕駛市場。在今年廣州車展上,WEY品牌推出了摩卡車型的NOH智慧領航版。據WEY透露,摩卡是目前同級別車型中唯一可以實現智慧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的燃油車。據悉,目前長城汽車總體已經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了多重布局,尤其是針對L4等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開發了專屬的線控底盤。
今年以來,自動駕駛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各家企業均在搶占高階自動駕駛的制高點。其中,廣汽集團計劃在2024年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的量產;長安宣布在2022年要實現L4級智能網聯汽車上市。
對于新造車企業而言,自動駕駛更是其研發投入的重點。據李想透露,理想汽車2021年的研發投入預計增長到30億元,在接下來的幾年,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還會繼續增加,而研發的核心也將會重點落在自動駕駛領域。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也強調,自動駕駛是公司研發投入的重點方向。據悉,今年三季度,蔚來研發費用為11.93億元,同比增加101.9%,占當季營收的12.17%。李斌稱,今年公司研發人員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四季度的研發投入會進一步增長。
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提速
Robotaxi成落地前沿陣地
除了在產品層面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升級,越來越多的車企也在圍繞著自動駕駛商業化場景上進行了布局。日前,何小鵬在第三季財報電話會中宣布,2022年下半年,小鵬汽車將開始探索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
在何小鵬看來,通過量產前裝Robotaxi軟件和硬件的能力,以及未來和各出行運營商的合作,小鵬汽車能夠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業內人士判斷,小鵬汽車在Robotaxi上的布局,與近期自動駕駛出行政策的進一步放開有關。11月25日,北京正式開放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并公布了配套的管理政策,旨在鼓勵和引導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模式探索和創新。
據了解,在試點開發的首日,百度和小馬智行便成為了首批獲許開展商業化試點服務的企業。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迅速迎來了商業化運營后的第一單。
而在不久前,廣汽集團及旗下移動出行平臺如祺出行與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達成戰略合作,也開啟了Robotaxi前裝車型設計、研發,為量產落地做準備。
12月8日,上汽集團透露,旗下的享道Robotaxi項目也正式在上海嘉定啟動示范應用。據悉,今年年底前,享道Robotaxi項目計劃在上海、蘇州等地投放60輛L4級自動駕駛車輛,并開展示范應用。
中國信通院政策經濟研究所總工程師何霞表示,北京商業化試點的開放,意味著Robotaxi邁入了商業化新階段,而Robotaxi則將成為自動駕駛落地商業化的標桿。
東吳證券指出,共享出行服務將會成為現階段高級別自動駕駛市場規模最大的場景之一。據測算,到2031年,中國Robotaxi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8萬億元,同時Robotaxi行業盈虧平衡點有望在2025年達成,達到盈虧平衡后,自動駕駛行業將迎來加速發展。
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6331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