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0 日,北京時間凌晨兩點,路特斯首款 E 級純電 SUV——Eletre(代號名為 Type 132)在英國倫敦亮相。
「Eletre」來自匈牙利語,譯為「新生」,這一命名也遵循了路特斯家族車型以「E」開頭的起名方式。
Eletre 定位中大型 SUV,采用前后布局的雙電動機四輪驅動,提供超過 600 馬力的最大功率。這是路特斯品牌邁入電動化時代后的第一款性能SUV 車型,新車將在武漢智能工廠生產,并于 2022 年下半年正式投產。
對于前身為超級豪華跑車品牌的路特斯,Eletre 作為首款兼具智能與性能的電動SUV,無疑是路特斯的一個歷史性拐點。
01、獲蔚來資本投資,李斌看中的豪華品牌
去年 11 月,路特斯最后一款燃油車 Emira 亮相。
Emira 又被外界稱為「燃油絕唱」,因為在這款車之后,路特斯將永久停產燃油跑車,正式轉變為純電品牌。
昔日賽道上引擎轟鳴、風馳電掣的路特斯,亦將成為歷史。
一邊廂是令車迷唏噓和遺憾的絕唱,另一邊廂,路特斯完成了 20 億美元的融資,A 輪融資的估值已達到了 150 億人民幣。投資方包括蔚來資本,金額尚未披露。
蔚來此次的投資動作并不讓人意外。
早在去年,在路特斯科技的線上成立儀式上,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曾以蔚來資本管理合伙人的身份出席并發表致辭。
儀式上,路特斯集團 CEO 馮擎峰表示:「蔚來除了資本的投入以外,我們也會探討更多合作的可能性。我一直講,未來的汽車市場,靠單打獨斗是行不通的?!?/span>
一句「單打獨斗是行不通的」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可見,蔚來除了資本投資,極可能還會參與到路特斯技術研發、發展戰略等更為核心的部分。
號稱「出行教父」的李斌,為什么會看中路特斯?
2016年,李斌提出要打造一款能夠刷新紐博格林北環賽道的超級跑車,也就是后來的 EP9。
EP9 憑一己之力刷新了包括紐北賽道在內多條賽道記錄,為后面首款量產車 ES8 的穩健上市奠定基石,也讓蔚來躋身為造車新勢力頭牌。
從此,蔚來品牌也擁有了世界級超跑的基因和歷史。
而這一臺超級跑車在最初設計的時候,李斌對它的要求是「極致速度與民用車屬性并存」。
現在看來,這個理念和路特斯簡直就是不謀而合。
超跑出身的路特斯追求「輕量化」、「極致速度」,如今在民用車智能化、電動化的路上,努力尋找平衡點。
現如今,蔚來在智能車賽道廝殺出一條血路,在智能駕駛的技術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和基礎,加之有長期收集分析的用戶數據,可以幫助路特斯更好地理解和開拓市場;
而生來就是超級跑車的路特斯,對跑車底盤架構、車身「輕量化」的理解也會比蔚來更加深刻,單從技術層面足以滿足李斌對超跑的幻想。
奧緯咨詢張君毅(前蔚來資本合伙人)在訪談中說:「有藍天聯盟,蔚來投資任何一個品牌都不出奇,更何況路特斯是一個落戶在武漢的企業。」蔚來資本管理的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注冊于武漢光谷,一個和蔚來頗有淵源的城市將他們連接起來了。
「李斌和馮擎峰本來就是彼此都非常欣賞的企業人才,投資路特斯是共享共贏的合作機會。」作為他們的曾經的合作伙伴,張君毅如是說。
如此一來,蔚來和路特斯似乎就一拍即合了。
02、智能化武裝到牙齒,路特斯 Eletre 搭載 34 個傳感器
2018 年,路特斯推出了面向全球的「Vision 80」品牌復興計劃,到今年,電動智能化之路已來到第 4 年。
「Vision 80」意為十年規劃,路特斯集團 CEO 馮擎峰解釋:
「我們在展望未來十年以后,路特斯會變成什么,路特斯將成為什么?這個戰略核心是擁抱未來、擁抱科技,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span>
起初有不理解的聲音。馮擎峰給出了他的答案:「我們只能向這個方向轉型,才有可能成功,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次機遇。轉型有可能會成功,但不轉型一定失敗。」
2019 年,首款電動超級跑車 Evija 面世,表明路特斯轉型升級、擁抱時代的決心。
隨后在 2021 年,又提出了「賽道級智能駕駛」概念。
今年 3 月,路特斯科技上海智能駕駛技術中心在上海嘉定落成,這是路特斯實現「賽道級智能駕駛」概念的重要一步。
路特斯的賽道級智能駕駛概念來源于「賽道基因」,在賽道上錘煉的自動駕駛,可以擁有像賽車手一樣的賽道級感知、賽道級認知和賽道級規控三大優勢,并確立了極富挑戰性的技術目標:「在未來十年,只要你能拿到駕照,就能跑贏 F1 冠軍?!?/span>
李博把「賽道級智能駕駛」比喻成一個在賽道馳騁多年的「老司機」為你一對一服務,更安全、更舒適、更高效、更個性化。
有人說,2000 馬力的 Evija 是扔在小池塘里的鵝卵石,而 Eletre 是路特斯希望在本世紀末實現目標的鋼筋混凝土墊腳石。
3 月 30日,路特斯發布旗下首款純電性能 SUV——路特斯 Eletre,正式迎來向電動化、智能化的高性能汽車品牌轉型最為重要的里程碑。
從外觀來說,Eletre 最標志性的設計是「孔隙率」——空氣流過車身以及車身下方、上方和周圍的空氣動力學原理。
孔隙率最明顯的好處是減少空氣中的阻力,在提高車輛行駛里程、速度和性能方面有所幫助。
Eletre 還在前擋風玻璃的頂部,以及兩側的前輪拱安裝了伸縮式激光雷達,配合車頂曲線、隱藏式門把手等設計,不僅讓整車的造型十分美觀,而且確保了超低風阻系數。
在軟件方面,Eletre 采用的是路特斯機器人公司的自動駕駛軟件算法。
去年 11 月,路特斯與 Momenta 合資成立寧波路特斯機器人有限公司,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家乘用車企與自動駕駛公司聯合發起的合資公司。
硬件方面,除了搭載 2 顆英偉達 Orin 芯片,Eletre 搭載了 34 個駕駛輔助傳感器:
4 顆激光雷達
6 顆毫米波雷達
12 顆超聲波雷達
4 顆 200 萬環視攝像頭
7 顆 800 萬輔助駕駛攝像頭
1 顆車內攝像頭
另外,Eletre 還搭載了 2 顆高通 8155 芯片,支持超級圖像渲染、支持 3D 影像等功能。
Eletre 全系搭載四驅系統,超過 100kWh 的電池容量與 600hp 以上的功率都為其駕駛體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350kW 充電條件下,20 分鐘補能可以行駛 400 公里(248 英里)。
按照全球統一輕型汽車測試程序(WLTP)標準測算,Eletre 最大續航里程可達到 600 公里(373 英里)。Eletre 同時兼容 22kW 交流電源充電。
此外,Eletre 進入 2 秒的超跑級零百加速成績更是讓國內一眾對手望其項背。
這主要源自于 Eletre 搭載了代號為 EDS2 的高功率高扭矩電機,分別布置于車身前后,并提供超過 600 馬力的最大功率。
在后橋電機上,Eletre 匹配了兩擋變速箱,再加上電控四驅系統,0-100km/h 加速時間為 2.95 秒。
全車擁有 5 個數字儀表+2 個流媒體后視鏡:
5 個數字儀表分別是中控中央的 15.1 英寸的懸浮式 OLED 多媒體觸控屏,具有 10 億色的車載顯示;
主駕駛與副駕駛前方均配備了 12.6 英寸的長條形全液晶顯示器;
另外還有 29 英寸的 AR HUD 視覺系統,后排則配備了一個可翻折的 9 英寸中央屏幕。
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Eletre 可以說是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了。
雖然路特斯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國內新興電動車品牌入局者」,但作為賽車品牌的前身,對于汽車的操控、Know-How,還是有一定的沉淀和延續,令它在入局之初就已經獲得了一張不錯的底牌。
路特斯主打 50 萬以上的超豪華車型,現階段,除了奧迪 e-tron、保時捷 Taycan 、高合 HIPhi X、蔚來 ES8、特斯拉 Model X 以外,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現階段仍較為松弛的豪華智能車賽道,無疑是路特斯入場的最佳時機。
03、2022 年下半年投產,2023 年上市
2017 年,路特斯被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收購了部分股權,吉利控股擁有 51% 的股份。和沃爾沃相比,路特斯擁有更高的自由度。
2019 年,路特斯全球總部智造中心、路特斯武漢智能工廠落戶武漢經開區。
其中,武漢智能工廠預計今年正式投產,并規劃年產量能超過15 萬輛。
去年 8 月,路特斯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全球總部落戶武漢。
路特斯科技作為「中英雙引擎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將整合中國、英國、德國研發設計機構及全球資源,面向全球市場打造超高端純電智能汽車。
前文提到的路特斯科技上海智能駕駛技術中心,是路特斯在中國建造的首個智能駕駛和車路協同應用測試基地,占地面積 2250 平方米,測試車間面積 1300 平方米。計劃裝配超級充電樁,以及完整的車輛維修設備,可以保障 50 臺車同時進行測試。
路特斯自動駕駛負責人李博在訪談中表示,在「中英雙引擎戰略」下,路特斯將分成兩大部分:
英國將專注于電動跑車發展,將跑車「輕量化」理念賦能到中國;
路特斯科技則專注生活用車,以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
具體來說,英國負責車身造型以及底盤的設計;中國則負責自動駕駛技術、軟件的應用,由路特斯自動駕駛負責人李博和 CTO 潘堅偉帶隊。
Eletre 將于 2022 年下半年在武漢投產,2023 年在中國、英國以及歐洲市場上市。
根據計劃,路特斯還將在 2023 年至 2026 年陸續推出新車型:E 級四門轎跑 Type 133、D 級 SUV Type 134、純電跑車 Type 135,包括今天正式發布的 Eletre 在內,將成為路特斯集團首個純電智能產品矩陣。
無論 Eletre 有沒有滿足我們對「賽道級智能駕駛」的理解和想象,在路特斯未來的電動車產品矩陣里面,我們期待還能看到更多。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7149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